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2018-05-17邹钰城

财税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

邹钰城

摘 要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不断开展,互联网在金融领域深入渗透,由此产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推动了金融市场加快發展,而与之相关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尤为值的关注。本文指出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相对于传统金融风险具有风险控制难度较大、风险的传染性较强以及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的特点,同时在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以及监管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风险特点;风险防范

互联网金融作为信息技术发展与传统金融行业融合的产物,给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我国经济市场带来了一种“互联网+金融”的全新运作模式。然而,相比于传统金融行业,效率高、多元化、范围广、联系紧密的特点使得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更加复杂。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

1.风险控制难度较大

由于传统金融行业交易范围有限、交易时间相对较长,在一定交易期限和空间范围内发生的风险通常能够被及时发现并纠正。然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依靠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金融交易操作流程十分迅速,同时互联网金融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交易范围大大拓宽。因而,相比于传统金融行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风险难以在较短的交易时间和较大的交易空间范围内得到纠正,风险的控制难度大大增强。同时,互联网金融风险可以依靠多种媒体渠道进行传播,传播媒介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频繁,风险散播程度和影响程度加重,这使得风险的可控性大大削弱。

2.风险的传染性较强

分散经营、独立监管的运作模式有效地切断了金融风险的传播渠道,使得传统金融机构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向外传播扩散的可能性较小,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缩小。而互联网金融依靠互联网实现整个金融业市场的紧密连接,行业内隔离性较弱,各金融企业间、金融企业与其他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因而,某个企业一旦发生金融风险,风险将很可能依靠互联网迅速传播到整个金融市场,甚至演变为系统风险,较强的分险传染性将使整个金融行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3.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务而言,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由真实的货币转化为数字化的虚拟货币,由现场交易转变为网络交易。数字化货币和网络交易场所使得交易信息的流动性增强、交易范围扩大、交易数量增多,这使得金融风险的产生来源增多,金融市场更加容易受到网络环境变化及金融行业波动的影响,比如黑客攻击金融系统、网络病毒感染交易系统等问题很容易损害到金融机构及顾客的利益。同时,政府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制尚不完善,监管的力度和难度相对于传统金融业加大,某些企业可能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从中获得非法利益,而政府相关部门难以发挥有效的监管、营造良好的监管环境,从而会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

二、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措施

1.构建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体系

网络环境安全是发展互联网金融、规范金融市场的基础和前提。为了营造安全的互联网环境以及防范互联网金融网络风险,首先我国政府应当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尽快为互联网金融发展建立安全的网络环境。其次,相关信息技术行业应该创新网络安全保护技术,优化升级我国计算机的硬件及软件设备,增强互联网及计算机对网络病毒的免疫力,为建立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体系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应加强与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有效地融合金融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加快研发出高效、安全的互联网金融操作系统。

2.建设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建设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互联网金融企业与传统金融企业之间应该加强沟通合作,依靠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建立涵盖整个金融市场的互联网风险管理网络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市场上的潜在风险,有效的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及传统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应重视内部风险管理,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上升到战略层面,积极引进专业人才和先进的风险监控技术,并建立专门风险防控部门,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制定全面、系统的互联网风险管理企业规章,从而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内部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控制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发生。

3.营造良好的法律制度监管及公众监督环境

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约束和完善的政策监督。营造良好的法律制度监管环境,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尽快填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相关法律空白,加强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立法,拓展金融相关法律的约束范围,为国内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转提供法律准绳。二是,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完善与互联网金融相关的政策制度,加强对金融业的政府监管,拓宽传统金融行业市场监管标准的试用性,进一步规范整个金融行业。三是,社会公众应增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督意识,善于运用互联网公开平台,敢于举报违反法律制度的不正当行为,切实维护自身和社会的利益,共同营造良好的监督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阿娜.众筹融资运营模式及风险分析[J].财经理论研究,2014,03: 99 -103.

[2]由曦,宋玮,刘琦琳,袁满,董欲晓.交战互联网金融[J],时代金融,2013,01:29-35

[3]高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其法制监管[J],中州学刊,2014,02:57-61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互联网金融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