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建成美丽繁荣和谐新德阳

2018-05-16赵辉

党建 2018年5期
关键词:德阳市德阳建设

赵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德阳遭受了有史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特大地震灾害。10年来,德阳人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感天动地的艰苦奋斗,从灾难走向新生,从痛苦走向希望,从悲壮走向豪迈,夺取了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的伟大胜利。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科学规划发展新蓝图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德阳灾后重建10年来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一是贯彻新理念,优化发展路径。灾后重建中,德阳市委坚持科学发展,把握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城乡、科学重建的原则,分项制定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规划,科学推进灾区发展振兴。二是把握新形势,明确发展定位。灾后重建完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德阳市委主动调整发展定位,着力在做强产业、做大城市、做牢基础、做富县域、做美农村、做活开放、做优科教、做实民生上实现新突破,经济增长逐步向中高速转换。三是瞄准新目标,完善方法举措。新时代,德阳市委明确突出“一个中心任务”、实施两个“一号工程”、做到“三个率先”、建成“四个示范”、实现“五个走在前列”的“12345”实施路径,奋力开创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德阳新局面。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10年来,德阳始终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践行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一是经济增长呈现“双中高”。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2008年的687.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960.6亿元,年均增长10.1%,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在全省第3位。2017年,经济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高2.1、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扭转“总量靠前增速靠后”,实现“双高双靠前”。产业结构迈进“中高端”。“5·12”地震以来,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凸显。二是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重大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智能制造集群化发展,C919的130余项锻造件在德阳生产制造,德阳被联合国授予“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成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注重统筹融合发展,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

“5·12”地震造成德阳市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严重损毁。德阳市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一是科学推进全域城镇化。扎实推进“百镇建设行动”,高标准打造航空小镇、年画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构建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现代城镇体系。全市城镇化率达49.6%,规划建设7条覆盖186个村的“四好”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带,重灾乡镇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功能更加完善。二是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10年累计开展灾后生态恢复重建项目25个,城乡绿化建设总投入58.5亿元,生态修复项目投入7.1亿元,完成营造林192.65万亩,“5·12”地震损毁林地和裸露山体重新披上绿装,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三是准确把握德阳城市发展定位,不断推动形成以成都主城区为核心,南有天府新区、北有德阳新城的“一核两中心”格局。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民生事业取得新突破

德阳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怀真情办好民生实事,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坚持群众需求导向。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与2008年比,2017年德阳市教育经费增加26.2亿元,医疗卫生机构增加2694个,1884个图书馆、乡镇文化站等全部免费开放,建成三级医疗机构8家,3个县(市、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县,民生保障稳步提高。二是全面决胜脱贫攻坚。选派220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821名驻村干部进行对口帮扶,创新实施“三强书记”头雁扶贫、“股份园区”产业扶贫、“双基共建”金融扶贫、“双引领”思想扶贫的4大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17.2万人下降至2017年的2.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6.2%下降至0.77%。三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创建省级“村民自治模范单位暨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11个。以“主动警务战略”为核心深入推进平安德阳建设,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依法妥善处理地震遇难学生家属、灾后重建信访积案,化解纠纷2.7万余件,德阳市获评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城市。

从严从实管党治党,政治生态呈现新气象

德阳市坚持把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统筹起来,做到灾后重建、发展振兴推进到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

一是凝魂聚神加强思想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等党内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利用漢旺遗址、抗震救灾基地等开展党性教育。二是聚焦事业发展选贤任能。先后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援藏援芦先进典型中提拔重用干部2000余名。实施“185墩苗工程”,深入推进“递进培养”计划,5年遴选培养2600名优秀干部。三是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基础。“两新”党组织覆盖率由2008年的26%扩大到78%,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质量双提升。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全面推进“百名书记雏雁培育计划”等,建立了一支政治素质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基层干部队伍。2018年德阳市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

猜你喜欢

德阳市德阳建设
《德阳散文》以散文的力量记录和歌时代
寒露
清明馍馍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车祸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