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筋施工排布构造对框架梁节点处承载力的影响

2018-05-15张宪江

城市建筑空间 2018年3期
关键词:纵筋保护层承载力

张宪江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对于框架结构,一类环境下框架梁、柱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取值20mm。结构施工时框架梁、柱纵筋保护层厚度施工允许偏差为±5mm,按此要求施工时,框架梁(KL)、柱节点区钢筋将产生碰撞。因此,实际施工时一般采用KL纵筋适当避让其他钢筋的施工方法。但当KL纵筋避让其他钢筋时,必然造成KL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增加,从而使KL截面有效高度h0或截面核心部分面积Acor减少,进而影响KL的承载能力。

1 KL钢筋施工排布构造做法

标准图集中给出了3种KL钢筋排布构造做法:构造(一):梁宽不变,梁、柱平齐一侧梁混凝土保护层加厚;构造(二):梁宽度加宽;构造(三):将梁向平齐边的另一侧整体平移。以上钢筋排布做法对KL的实际有效宽度或平面位置有所改变,但这种排布做法施工操作规范性好。

框架梁、柱侧面平齐时也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钢筋排布构造做法。根据目前工程经验,采用图1的工程做法比较常见,但一般KL纵筋采用自然弯曲排布于柱纵筋内侧的构造做法。

框架节点区KL纵筋立面排布构造如图2所示。或主梁底模安装时,将梁底设计标高下降1个次梁顶部纵筋直径,以确保主梁施工有效截面高度h0,但这种做法将增加梁高,减少梁底净高。

图1 框架梁、柱侧面平齐时钢筋排布构造

2 钢筋施工排布构造对KL承载力影响的分析

某办公综合楼为3层框架结构,结构高度12.45m,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基础顶 ~标高4.200m框架柱施工图(局部)如图3所示,框架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0mm,且不小于钢筋公称直径。

2.1 框架节点区KL钢筋施工排布构造

次梁大多数为水平方向,为避免过多的KL上部纵筋弯曲避让次梁上部纵筋的情况发生,KL6、KL2与KZ4节点处KL2梁上部纵筋位置不变,KL6梁上部纵筋位置整体下移一层,下部纵筋位置不变。KL纵筋均自然弯曲排布于KZ纵筋内侧(见图4)。

图2 框架端节点钢筋立面排布构造

2.2 对KL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以KL6为例,分析钢筋施工排布构造对KL承载力的影响(不考虑受压区钢筋对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

1)KL正截面承载力降低率p的一般分析

图3 基础顶~标高4.200m框架柱施工图(局部)

图4 KL6、KL2与KZ4节点区钢筋施工排布构造

式中,Mu1为原设计正截面承载力;Mu2为考虑钢筋施工排布后正截面承载力;db为梁顶避让纵筋直径;x为梁截面受压区高度;h为梁截面高度;c为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g为箍筋直径;d为受拉纵筋直径。

2)KL6正截面承载力影响程度分析

由式(1)可知,钢筋施工排布避让钢筋直径越大、截面高度越小,对框架梁节点处正截面承载力的影响越大。对于本例KL6:

对于本例KL6,若避让纵筋直径为25mm时,正截面承载力降低率p=5.01%。

2.3 对KL抗扭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1)KL扭曲截面受扭承载力降低率v分析

式中,Tu1为原设计扭曲截面受扭承载力;Tu2为考虑钢筋施工排布后扭曲截面受扭承载力;βt为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取1.0;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Wt为受扭塑性抵抗矩;ζ为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一般1.7;fyv为受拉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ASt1为受扭箍筋单肢截面面积;ds为梁侧避让柱纵筋直径。

2)KL6受扭承载力影响程度分析

由式(3)可知,KL钢筋施工排布避让的梁、柱纵筋直径越大、梁截面面积越小,对KL节点处承载力的影响越大。对于本例KL6:

由式(6)可知,KL截面宽度改变对节点处抗扭承载力的影响较截面高度的改变要大。对于本例KL6,若梁宽不变,梁高为500mm时,正截面承载力降低率p=12.40%;当梁宽为220mm,梁高不变时,正截面承载力降低率p=13.74%。

3 结语

一般而言,框架节点区梁钢筋施工排布构造对KL正截面承载力削弱的程度约为4%;对KL受扭承载力削弱的程度约为11%。当多道斜向梁相交时,这种影响会更大。故节点区钢筋施工排布构造对KL承载力的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建议在结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钢筋施工排布对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并在结构施工图中对框架梁、柱节点区钢筋排布构造做法加以明确,施工时严格按照此排布构造进行施工,以确保结构施工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2010版)[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与改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2G901-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4]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13G101—1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5]贾华远,郑林进,贾栋.高层框剪结构中钢筋构造问题的研究[J].施工技术,2004,33(12):64-66.

[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6G101-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纵筋保护层承载力
再生混凝土抗剪键接缝受剪性能及承载力计算
反复荷载下CRC梁柱节点纵筋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机械臂绑扎钢筋网笼中长纵筋导向方法
纵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一种混凝土框架节点内钢筋的(抗震)锚固的设计与应用
寻找空气保护层
CFRP-PC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研究
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
基于因果分析的保护层分析技术研究
保护层开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区期间瓦斯综合治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