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除了玛丽苏,我们还有什么?

2018-05-15

大众电视(蓝天下) 2018年4期
关键词:玛丽现实主义女性主义

前几日,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一位同学兴致勃勃地带来了一个让老师觉得不可能硕果累累的题目:论中国大女主电视剧的玛丽苏化。几位答辩老师面面相觑,一时教室中弥漫着“最怕空气突然安静”的尴尬。

老师们觉得无言以对在于,这个题目不符合学科论文应有的表达模式,但同学很精准地说出了国产电视剧流行IP两个突出问题:大女主和玛丽苏。同学举出的例子也颇具典型性——《那年花开月正圆》,一个颇具灵性和特点的女主人公生生被扭曲成“封疆大吏爱上我”、“商业精英爱上我”,丧心病狂到连剧中的反面人物也不放过。历数近些年的电视剧爆款,从《甄嬛传》一路向下,《武媚娘传奇》《芈月传》《锦绣未央》《楚乔传》,或多或少带有所谓玛丽苏的痕迹。从公布的片花看,备受关注的《赢天下》(抑或《巴清传》)也是这一模式,秦始皇也未能幸免。一时间,拜倒在石榴裙下才俊的数量和质量,成了衡量女主成功程度的标志。

大女主剧盛行带有产业发展的合理因素。所谓IP剧,基本改编自流行的网络文学,其文学剧本的源点多为“所有人爱上女主”的模板。正如当年众多少女是看着琼瑶的书长大,80后和90后中也有不少网络言情文学的读者。这批读者成为所谓大女主剧的观众,不足为奇。在市场逻辑下,存在即为合理,有人看,自然有人拍。但是如果从文艺批评的角度观察,这批大女主剧,至少存在两个层面的缺憾:女性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建构。

女性主义基本是流行文化的一个死结,基本只要拿性别这个维度分析,大量作品就变得槽点百出。所谓大女主剧也许本意在于建立一个女子当自强亦能自强的拟态环境,但是一旦如学生批判那般成为“玛丽苏化”,所谓女性的自强不过是在男性的宽容和协助下的产物,其间的智慧博弈就被极大解构。女性最终仍然成为通过征服男性从而征服世界的“第二性”,这种虚假的自信心,不要也罢。

理性的性别构建,很大程度上在于还原社会现实。举一个不玛丽苏但是仍然发人深省的女性主义文化作品——最近在年轻人中大热的《非正常死亡》(Unnatural)。这部日剧描写了一个性格普通的女法医,执着于事实本身,通过专业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其中有一集,德高望重的法医学界权威在法庭上因女主的性别和资历攻击她提供的证词,而包括被告在内的社会大众因此显露出对女性专家怀疑。如果放到美剧或者国产剧,大团圆的结局一定是女主苦心孤诣,最后发现了无法驳斥的铁证,反败为胜,最后发表一番自由平等的宣言让所有当事人羞愧万分。日剧的套路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女主拜托了男性同事在法庭上发表最新的法医学发现,最终反败为胜。这是女性的胜利吗?不是。因为一个女性专家最终基于公众压力只能让男性同事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同样的证词只不过换了发表者的性别,就变得令人信服。但恰是这样的表现,不但符合社会现实,也深切地揭示了为什么性别平等在不少文化中任重道远。这种冷峻克制的表现风格,其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即便公诉人和同事没有爱上“我”。

从这个案例也牵扯出另一个创作的主要源泉,现实主义。当然我们无法要求所有的电视剧都走现实主义风格,其实《非正常死亡》绝非现实主义题材,作为广义的刑侦剧,其间充满了绝非反映现实的戏剧冲突。但是无论什么类型的电视作品,都可以带有现实主义创作的因素。例如《美国犯罪故事第二季》,在剖析刺杀范思哲的凶手的心路历程中,留给人们沉重的关于性别认同,关于幸福来源的思考。一个天然带有煽情主义色彩的类型剧,没有花大力气在同性恋这一主题上打转,相反它反复揭示社会成功和生活幸福来自辛勤工作,绝非坐享其实。一个聪明的年轻人最终沦为连环杀手,除了原生家庭的固有问题,更多地在于他不愿意努力工作。

近期邻国的剧种多体现出“小确丧”的风格,缺乏禀赋资源的年轻人、中年人,即便用尽全力,也未必能获得通俗意义的成功。阶层固化是不少发达国家的通病,稀缺资源配置的不平等,逐渐增加社会流动的难度。目前流行的丧文化,或者说佛系,其实也是年轻人面对未知未来和社会板结的一种自我安慰。类似题材总是令人心情沉重,也绝非大众文化造梦的主流。但是一个健康而有反省能力的产业,也需要类似的题材以证明自身的社会反思能动性。

并不反感大女主剧,也不反感玛丽苏,咱中年妇女也有自恋的权利!但是中国的电视剧市场,迫切需要多元化。而达到这一目标,不是单靠编剧和导演,还需要每一个观众影像素养的提升。

二次元电视报告

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构建一个比现实更真实的拟态环境,我们即将面对的媒体环境是一个消灭了二次元和三次元差异的世界,是一个几乎重构了时间和空间的场域。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声称不再看电视的今天,我们对“电视是什么”产生了诸多新的困惑。那就让我们尝试用更多元的眼光看电视,来一次多次元头脑风暴。来,年轻人,让我们一起!聊聊电视。

猜你喜欢

玛丽现实主义女性主义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难忘的八个字
和我一起玩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女生玛丽莎Ⅰ
也用泥土造人的玛丽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