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2018-05-15杨宁宁吴彩芬管丽芬王其莉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11期
关键词:流涕利巴韦消失

杨宁宁 吴彩芬 管丽芬 王其莉

1.浙江省台州市肿瘤医院 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浙江温岭317500;2.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儿科,浙江台州 318050;3.浙江省中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URI)是由各种病原引起鼻、鼻窦、咽、喉部的急性感染,包括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在儿童中发病率极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严重时会危害儿童的生命[1]。URI在儿童呼吸道疾病中居于首位,约占儿科门诊量60%以上[2]。由于儿童身体机能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抵抗力较差,在环境和空气污染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受染,临床上主要症状为咳嗽、流鼻涕、发热等,也有出现头痛、咽痛等表现[3]。大量研究证实[4-6],病毒感染是URI的主要致病因素,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少数为细菌感染或继发性细菌感染。临床上多采用抗病毒及对症治疗,但疗效一般[7],向下蔓延可发展成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8],严重者可合并病毒性心肌炎及病毒性脑炎或化脓性脑膜炎等[9]。抗生菌是儿科门诊使用最多的药物之一,但对病毒无效,滥用抗生素易诱发二重感染甚至菌群失调。近年来,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重视,开发出大量中成药,且取得了显著成绩。选择有效的、可靠的药物,避免抗菌素滥用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笔者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儿童URI,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浙江省台州市肿瘤医院,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门诊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URI的诊断标准[10]。年龄为6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52±1.48)岁,病程 1~2 d,平均病程(1.35±0.37)d,按就诊次序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纳入标准 (1)临床表现有打喷嚏、咳嗽、流涕、咽痛等症状,经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确诊为URI;(2)年龄 6 个月~7 岁;(3)就诊前未使用过任何药物;(4)家长签署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1)具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先天气道畸病、纤毛不动症、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胃食道反流等基础疾病[11];(2)合并下呼吸道感染、鼻窦炎、心肌炎、颅内感染者;(3)合并急性喉炎或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感染者,家属或邻居中患有肺结核者;(4)对本研究中的所有药物过敏或不能坚持用药导致中途退出者;(5)年龄小于6个月或年龄大于7岁者;(6)同时应用其他抗菌药物、抗病毒、激素类药物、免疫调节剂或白三烯受体阻断剂者;(7)2周内曾患有肺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出现发热者予退热等对症治疗。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气雾剂(上海信谊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349,0.5 mg×150揿),首次使用1 h内喷4次,以后每隔1小时喷1次,疗程5 d。

观察组予利巴韦林气雾剂(0.5 mg×150揿,上海信谊药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60304),首次使用1 h内揿喷4次,每次2~3掀,以后每隔1小时喷1次,每次2~3掀;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济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20160424,2 g×6袋)6个月~1 岁:每次 1~2 g;1~3 岁:每次 2~3 g;4~6 岁:每次3~4 g;7~9 岁:每次 4~5 g,疗程为 5 d。

1.4 观察指标

两组的体温消退时间、鼻塞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

1.5 疗效标准

治愈: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症状均消失,相关辅助检查均正常;显效: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症状部分消失,相关辅助检查接近正常;有效: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症状程度减轻,相关辅助检查接近正常;无效:发热、咳嗽、流涕、鼻塞等未消失或加重,相关辅助检查未恢复正常水平[12]。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8.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4.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的体温消退时间、鼻塞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 3。

3 讨论

王玉芳等[13]研究显示,婴儿阶段中病毒感染发生率为81.0%,幼儿阶段病毒感染发生率50.0%,学龄前儿童病毒感染发生率47.8%,少儿期病毒感染发生率37.5%,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逐渐增强,病毒感染发生率逐渐减少。利巴韦林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其作用机制主要对病毒RNA复制干扰,达到抑制病毒的作用。利巴韦林气雾剂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且用药剂量极少,能大大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本研究显示,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消退时间、鼻塞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缩短。目前我国儿童URI滥用抗菌素现象比较严峻。卫生部《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中要求综合性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20%,急诊处方抗菌素比例不超过40%的要求,特别强调由于URI绝大多数为病毒感染,除外少数细菌感染或继发性细菌感染,应避免使用抗菌药物。何铁飞等[14]研究显示,基层医院针对URI,抗菌素以第三代头孢菌素较高,而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应用比例下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甚至滥用,不仅增加患儿家庭的医疗费用,同时增加了较多不良反应如腹泻、呕吐、肠功能紊乱等,同时还会增加细菌耐药的产生。为此,我国卫生部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轻症呼吸道感染(明确为细菌感染者)可接受口服给药者,且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或全身性细菌感染者方在初始治疗时选用静脉给药。近年来,随着祖国医学在抗病毒和抗细菌药物方面的不断开发,如何合理、有效地选用中成药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15]。

表3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d)

组别 n 体温消退时间鼻塞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对照组观察组t值P 50 50 2.75±0.63 2.12±0.68 2.51<0.05 2.76±0.68 2.23±0.66 2.08<0.05 3.05±0.83 2.56±0.96 2.72<0.01 4.06±1.34 3.44±1.37 2.29<0.05

中医认为URI属祖国医学的“伤风”、“感冒”、“伤寒”范畴[16]。祖国医学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脏腑娇嫩,风热之邪侵袭肺经(系),以发热恶风,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咳嗽气喘,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状的证候,即使病初为风寒感冒,也可转化为风热感冒,临床以痰热壅肺最常见[17]。中医在治疗URI常采用消肿散结、清热解毒、清肺化痰平喘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量文献[18-19]提示,中药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退热消炎、抑菌、抗病毒的效果。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由中药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青蒿、黄芩、半夏、柴胡等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导滞作用[20]。方中淡豆豉、柴胡、荆芥等具有宣泄郁热等功效,黄芩、连翘和栀子具有清心泻火的作用,淡豆豉和半夏具有和胃止呕的功效,大黄、厚朴具有消食导滞的作用。徐旭等[21]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URI,发现观察组开始退热时间(首次给药后降温0.5℃所需时间)、完全退热时间(首次给药后体温恢复至正常体温,且24 h内部再反复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药理研究表明[22]: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 URI 5 d,有效率显著提高(χ2=19.40,P<0.01);且体温消退时间、鼻塞消失时间、流涕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提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儿童URI具有较显著的疗效[23]。

综上所述,儿童URI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通常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少部分为细菌感染,由于儿童特殊性如体质差,病情变化快,容易导致感染加重,临床上儿科门诊往往存在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为中成药制剂,具有显著缓解上呼吸道各种临床症状,可明显减少儿科临床抗菌素使用率,避免抗菌素滥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儿科门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喜红,马彩云,崔伟丽,等.双黄连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1):2584-2586.

[2]雷小英,彭东红.2009-2011年重庆地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特征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8(9):1052-1057.

[3]菅秀英.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联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33):6494.

[4]徐鹏,林荣军.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5,21(7):47-49.

[5]韩光跃,李岩,刘艳芳,等.河北省2013-2015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构成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9):891-894.

[6]余光清,茌静,雷蕾,等.2011-2013年深圳市某医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门诊患者中腺病毒的检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2):236-238.

[7]朱丽丽.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5):503-505.

[8]俞桑洁,高薇,史伟,等.上呼吸道感染儿童鼻咽部携带肺炎链球菌状况及血清型和耐药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10):988-992.

[9]刘梅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8):119-120.

[10]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7.

[11]黎涛.柴桂退热颗粒联合炎琥宁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14(4):181-183.

[12]张军.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4):3236-3238.

[13]王玉芳,李雪兰.2013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6):3814-3818.

[14]何铁飞,林志能.某院基层医院住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抗生素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6(35):5403-5405.

[15]李泽希,邱文梅.浅谈中医对寨卡热的认识和治疗思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94-195.

[16]李立,廖星,赵静.等.中国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临床指南的解读[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8) 1510-1513.

[17]王哲,陈海铭,王宇,等.清肺消炎饮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温肺热证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6) :80-82.

[18]赵明敬,赵晓琴,赵威,等.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4):839-841.

[19]李绍红,闫卫利,封继宏.不同种类中药制剂对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8) :27-30.

[20]张华.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6):584-586.

[21]徐旭,黄梦,陈忠波.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5):1330-1332.

[22]袁丹,谢辉辉,汪受传,等.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89-92.

[23]李笑各.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J].首都医药,2014,21(22):78-80.

猜你喜欢

流涕利巴韦消失
鼻腔冲洗对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塞、流涕的改善效果
利巴韦林:服用之前要三思
顺山倒
肺脾气虚致流涕怎样调治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片致溶血性贫血伴急性肾衰竭1例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
易感冒者多拍拍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