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QM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8-05-14贾博安玉红苟潇珊

科技风 2018年14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贾博 安玉红 苟潇珊

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300401

摘要:自2007年我国建立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以来,加大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现行的资助体系,受惠学生范围广,资助金额较大,社会关注度高。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效果不仅关乎国家资助制度的顺利推行,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理念和方法,在PDCA指导下,提出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TQM;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贫困生已成为大学校园中普遍存在的特殊群体,贫困生资助工作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维护校园稳定、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07年以来,我国重视建立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形成了“奖、贷、勤、助、免”为主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然而,随着制度的推行,不公平现象和各种问题日益凸显。而资助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助对象的评选和把握、资助过程的执行和资助效果的反馈,即资助工作的管理水平。

因此,本文借鉴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TQM)理念和方法,分析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问题,构建了基于PDCA循环的贫困生资助管理办法,使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更加系统、科学、规范、高效、具有实操性,以实现公平公正并适应贫困生发展的需要。

1 TQM理论综述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途径。” TQM的概念由美国人提出,经美国质量管理大师戴明、朱兰、克罗斯比的各自演绎和发展,八十年代初又被引入美欧企业界并得到迅速推广,与此同时,TQM思想也被应用到教育研究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解决了不少教育实际问题。

2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2.1 贫困生资助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资助管理工作程序不规范、考量指标亦不明确

目前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没有具体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对资助对象、资助目标、资金比例等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从而导致资助政策难以稳定连续,也影响资助政策的可信度。

2.2 贫困生的界定标准模糊

各高校现在普遍采用的贫困生界定办法是依据学生家庭收入状况和在校生活状况。但是由于东西部地域差异、贫困生消费观、家庭收入难以调查等现实原因,贫困生认定的难度很大。贫困生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人为因素较大、公信度低、可比性差,不能仅以贫困证明作为认定贫困等级的依据。

2.3 资助管理工作的监督机制比较薄弱

尽快社会各界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问题比较关注,但是缺乏资助管理监督体系。特别是对关键环节的透明度、流程的规范等缺乏明确要求。主动监督很少,多是被动监督,效果比较差。

[HTH]3 运用TQM进行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基本对策[HT]

参照PDCA循环系统模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

3.1 建立可靠的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执行主体,做好资助管理计划

对贫困生的经济状况和贫困等级进行客观、准确认定,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以往贫困生所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不能客观反映其经济状况。在国家、学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学生工作组研究讨论,细化评比工作的指标,全面考虑诸如地区差异、家庭成员结构、月均生活费水平等因素,确定贫困生评定的范围和等级标准。按照民主集中和公开、公正原则,采取宿舍、班级推荐和自愿申请等形式以确定班级贫困生候选人;由班级确定由班委、贫困生代表、同学代表组成的班级评定小组,该小组作为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执行主体;评定结果经辅导员和学生工作组审核、在班级和学院范围内公示无异议方可生效。

3.2 优化组合各种激励措施,保障资助工作有效实施

在资助实施的过程中,应优化组合,以确保最优的资助效果。资助政策的多样化,拓宽了贫困生受助的范围,同时也增加了资助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工作中既要保证贫困生受助的权利,又要尽量避免同年度连续、重复、大额资助。资助过程中,应对学生不同贫困等级或程度加以区别对待,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等形式协同解决贫困生的困难,通过合理并且规范的资助配置手段,使每个贫困生都能获得与其家庭贫困状况相匹配的经济资助。

3.3 建立贫困等级动态调整机制,随时跟踪监视资助效果

为使资助工作达到最好成效,定期地检查和反馈必不可少。所有贫困生均应建立档案,信息及时入库,并实时更新,对贫困生档案的维护、检查和监督应纳入学生日常管理。经济状况级别评定完成后,每个学期初可进行调整;如果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出现重大变动,需要进行级别调整,由本人在学期初向班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同意后提交评定小组讨论;如果同学发现贫困生经济状况级别与个人日常消费不符,可向评定小组提出异议,核查后,讨论级别调整;辅导员可以根据贫困生平时生活、学习、遵守校规校纪、与同学关系,参加社会活动等日常表现,对不符合相应级别的贫困生向评定小组提出建议;所有调整均由学生工作组进行讨论决定,并进行公示。

3.4 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标准化

从资助对象的发展情况入手,定期考核资助工作的成效,定期对受助贫困生进行考核,可从身心健康、在校综合表现、课业成绩、获奖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通过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考核资助工作的绩效;也可通过座谈、焦点小组讨论、深度访谈等方式,了解贫困生的现状与困难,为资助工作打下基础。

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应及时加以总结、推广,失败的案例也应该共享、学习、吸取教训。在一个个PDCA循环过程中,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周而复始地进行,发现的问题解决到,再进入下一个循环,才能达到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以实现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向着标准化、健康、持续地发展。

4 结论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指导高校贫困生的资助管理工作,在PDCA的指导下将有效解决贫困生资助过程的问题,以实现贫困生资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庆贺,新形势下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效能的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6.32.

[2]杨天平,沈培健.学校质量管理新概念[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杨亮,邹农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索[J].质量论坛,2007.5.

作者简介:贾博(1981),男,河北黄骅人,硕士,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理论与实践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贫困大学生“精神资助”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对策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高校贫困生消费能力与消费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