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18-05-14刘卫杰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史实李鸿章资产阶级

刘卫杰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的主角,和历史事件构成了最基本的历史史实。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关系到对历史知识的基本认识,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是评价的着眼点

如有人认为北朝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魏鲜卑族的消亡,如果按照是否推動社会发展历史进步这个着眼点来看,应该说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尤其是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该说在历史上是进步的,有功的。

是否顺应历史潮流和历史趋势的发展、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是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则。在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作用时,不要受小说、戏剧中人设的影响,而应尊重客观史实。比如《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塑造的曹操是一个狡猾奸诈的小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实际上,真实历史中的曹操是东汉末年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史料记载,曹操在政治上“唯才是举”,大量招贤纳才,在经济上大举“屯田”,促进了北方黄河流域流民的安置及北方经济的恢复,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最著名的就是官渡之战,为北方地区黄河流域的社会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样的人才我们不应该为他翻案吗?

二、一分为二,客观公正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要求

历史人物也是人,也会有功有过,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我们既不能因为他的过失而抹杀他的功劳,也不能因为他的功劳而对他的过失文过饰非。如评价秦始皇嬴政,既要看他的政绩,又要看到他的过失。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他发动了对东方六国的兼并战争“一扫六合”,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五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完成了中国的首次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政治上,首创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对全国推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在经济上、在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在军事上,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与开发,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以上史实不难得出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千古一帝”,但从另一方面,他推行暴政,实施残酷的刑罚,征收沉重的赋税,无止境的劳役和兵役把广大人民逼到死亡的边缘线上,导致民不聊生。从这一点上看,他又是一位暴君。另外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他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对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严重的摧残,这一点也是应该被否定的。

三、“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评价历史人物的根本方法

如评价拿破仑,就要根据他掌权后施行的内外政策来分析,对内,他颁布《法典》,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所以,他虽然加冕称帝,但实际上他却是一位资产阶级利益的坚定维护者。所以对他的评论,就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四、评价历史人物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或历史环境下,不能超越那个时代的局限

如对晚清历史人物李鸿章的看法,有人一味地说他是个大卖国贼,因为他同洋人签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可是在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李鸿章有更多的选择可能吗?实际上,除了签署条约这事,李鸿章在当时的晚清,他是一个与时俱进、不甘落伍的,站在顽固守旧派对立面的“洋务派”,在“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指导下,以李鸿章为首的一部分人,在中国掀起了长达三十年之久的洋务运动,在中国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大机器、工业化大生产,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部队,其思想之先进,其行动力之果断,在当时能有几人比肩?单凭这一点,李鸿章可称得上是中国近代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根据历史记载,即使在签署《马关条约》时,他也已经拼尽全力减轻中国的损失,而签署《辛丑条约》时,他只是慈禧的一名傀儡和替罪羊,因为国运衰败,李鸿章在许多时候也不得不低下头,正所谓“弱国无外交”。我们不能苛求历史人物能超越历史局限性。

总之,对于中学生来说,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能恰当地评价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不但能提升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而且有助于深刻地钻研探究真实的历史知识,这样就能做到以历史的眼光来客观 地看待历史人物了。

猜你喜欢

史实李鸿章资产阶级
李鸿章的尴尬
李鸿章的崛起
改变李鸿章一生的那顿早饭
“危险的侵略者”
例谈史实、史论与史观之间的辩证关系
引领学生追求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史学素养视域下“三史”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俾斯麦奚落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