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小学数学教材特点进行教学

2018-05-14徐婷婷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材过程

徐婷婷

小学数学教材,它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引导学生创新,使他们不仅有创造意识,而且具备勇于探索的实践能力。

一、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生活促进学习

1.要将学习内容融入生活

对于现在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学前教育比较好,在他们看来,一年级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显得“太简单”了。记得我在教学1~20各数认识的时候,有的学生就大嚷着向我宣布:我连加减法早都会了!还要从学1、2、3……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心应该向“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上转移,使他们切身地体会到数学的吸引力,让学生喜欢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学习“6、7的认识”时教材中设计了“在教室里打扫卫生”的情景,给初入学的学生初步展示了学校生活,进行了热爱劳动的教育。在实际操作时,我有意识地增加了“找找我们的教室、校园里哪有6或7”这一环节。学生都睁着渴求的眼睛,有的观察,有的思考,真的找到了很多,各个脸上都喜洋洋的,我知道孩子在找的过程中,深深體会着学习的乐趣。在孩子的心中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孩子养成习惯,以后学完知识就会主动思考这个知识和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联系。

2.要将课堂活动融入生活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方面,要想不断地增强学生的教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课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把数学学习融入现实生活。如我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活动:先让学生说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十个十个放在一起的,学生当时举出了许多例子,如铅笔、筷子、雪糕……..然后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十个一捆的铅笔发给每个小组,由组长做销售员,玩小小售货员的游戏。我走到售货员跟前说我要买十五支铅笔你该怎么给?然后让学生依次向组长买铅笔,并要求所买的支数是11~20之间的数。这样的课堂活动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学习兴趣特别高,记得当时有个孩子说:“老师原来买东西也是学习数学啊!以后我要天天去帮妈妈买东西。”我认真地告诉他们:“对呀!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就连你们喜欢吃的油饼都蕴藏着数学知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孩子以后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3.要将练习作业融入生活

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把许多问题都放到生活情境中去解决,让学生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学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家庭作业是孩子最头疼的事,在学校学了一天,回家再去做那些枯燥乏味的作业,孩子真是没有哪个耐心,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相关的练习作业。例如,学习过“分类”后,在课堂练习我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家庭作业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房间进行整理,东西分类摆放。这样的作业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同时又锻炼了学生作家务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东西分类摆放给人一种美的感受,从小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二、教学中还要多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机会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注意力放在教学的结论上,还应当重视对获取知识思维过程的学习,教学时尽量让学生人人动手、动脑、动口,经过他们自己的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1.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一年级教材多数知识都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运用的,我们教师就应放手大胆让学生去画一画、算一算、数一数、量一量、称一称、拼一拼、剪一剪、比一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新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了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同时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不同的,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要多给学生动脑的机会

新教材中的一些实践活动课,它一方面满足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其特长;另一方面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敢于标新立异地提出问题和设想,对课本知识提出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勇于探索,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在一年级数学第82页“数学乐园”中的“走数学迷宫”,这是一道要求掌握1-10数字顺序的题目,这道题的走法多种多样:有一个出口时,走法70种;有两个出口时,走法多达140种,当时我只引导学生一种方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在汇报时,个个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说出了许多的新方法,有的学生意见不一致还争论起来,孩子从小具有这种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对以后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3.要多给孩子展示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轻过程重结果,侧重于结论的记忆和运用,弱化了结论 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展示。这个弱化导致了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识难于形成有机的系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构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如在计算“9+8=( )”的教学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完成。有先数出“9”后,再接着数出“8”得到答案“17”;也有从“8”中拿出“1”来与“9”合成“10”,再算出答案“17”也有从“9”中拿出“2”与“8”合成“10”,再算出答案“17”;还可一眼看出或直接算出答案“17”等等,这个思考过程要让学生充分展示出来。这样学生不仅理解知识的由来,还可以感受到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同时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是学生相互学习,相互补充,不断完善,共同提高的反思过程。

总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习有情感的数学,体验成功;让学生学习动态生成的数学,感受过程,这是课改的根本实质所在,也是我们课堂所要追求的根本。以上是我对一年级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还有很多不当的地方,希望对各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材过程
教材精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