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 提亮阅读教学的色彩

2018-05-14林燕瑜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困苦漫步语文课堂

林燕瑜

阅读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又要注重滋养学生的心灵。课文,作为言语作品,它是“言”与“意”的统一。在语言阅读教学研读中如何融入多媒体呢?

(一)重点词句研读中的画面感

重点词句研读就是面对文章中的一些对突出文章内容、文章思想有重要作用或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作用的语言文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在“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中,适时地应用信息技术展示文本核心区的画面,学生才能深入发现文本里边的无限风景。

例如,《大禹治水》中有这样一段话: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

这段话中的“吃尽 千辛万苦”“走遍 千山万水”,概括了大禹治水的万千磨难。通过重点词进入文本深处,感受文本思想,打动学生的心灵。在文本的园地里品味打转,充分感受大禹治水的苦与难,才能在学生心中激起对大禹的敬。

以重点词句,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场”,使学生主动走进大禹治水的“千辛万苦”,再播放洪水泛滥,大禹受尽磨难的情景。肆虐的洪水、吃尽万千苦难的大禹在学生心中变得丰满。学生将所看所听所想的感受专注、兴致勃勃地读出来,读出文本背后蕴藏着的精神家园。把躺着的文本读活,把复杂的文本读简单,把厚重的文本读薄。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拥抱语言,令个性化朗读流光溢彩。

(二)换词研读中的氛围营造

换词比较是研读的有效策略,学生只有在不同语句、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应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而多媒体能应用声音、视屏等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

例如:《东方之珠》中有这样一句话: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学生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我出示三组词:漫步——走 沐浴——吹 倾听——听

师:请同学们将这三组词改变后,放入句中读读,感受如何?

学生多次试读句子,感觉不美。

师:为什么呢?“漫步”与“走”有什么不同呢?

生:“漫步”是悠哉悠哉地走。

教师以播放轻音乐指导朗读语速的快慢来感受“漫步”,用风儿吹过,仿佛母亲的手抚摸着我们的脸颊,温暖而舒服,使学生理解“沐浴海风”的感觉,再以课件播放海浪声并做侧耳倾听的姿势,让学生理解“倾听”比“听”来的专注、用心。最后让学生将“漫步着”“沐浴着”“倾听着”的感受伴着音乐用读表达出来。

我们用换词比较扣击语文课堂的情感大门,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漫步”“沐浴”“倾听”的感受与它们各自的近义词进行比较读,用品读课文,掀起了语文课堂的情感涟漪;用研读激荡了语文课堂的情感浪花;用诵读呼唤语文课堂的情感升华,课件中阳光、沙滩、海风、音乐的播放,使文、声、景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走入作者的世界,走进迷人的浅水湾,并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语感,让学生在美好的氛围中入情入境,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

(三)移情体验中的催化剂

小学生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亲近感,产生共鸣。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变文为画、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引入指定的教学情境,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悟语言,陶冶情感。让多媒体成为亲近文本的催化剂。

如《普罗米修斯盗火》中,对没有火,人类生活非常困苦的描写,学生无法理解,更无法体会。

我先请学生读第一节,说说没有火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再出示句子,让学生在小组中汇报调查到的火的其他用途,并用上“没有……只好……”的句式说说没有火的困苦生活还会是怎样的?学生畅说没有火就不能照明、不能取暖、不能制造工具,只好使用简陋的工具,只好宿冰天雪地,无法抵抗凶猛野兽的袭击……在学生初步感受无火年代困苦生活的基础上,教师用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以语言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黑暗的长夜。

师:我们的夜晚总是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漆黑的夜晚已离我们越来越远。没有火的蛮荒年代,人类是怎样度过漫漫长夜的?(播放蛮荒无火时代人们的生活)视屏中的困苦生活拉近了学生与无火时代的距离。

师:请同学们拿出手帕遮住眼睛,是无火年代的人类,在黑夜里,要学习、要画画。请同学们写自己的名字,或画上一幅得意的画。

学生费力摸索着。

师紧迫不舍:口渴了,去倒杯水喝;衣服破了,需要修补;指甲长,自己剪剪。

学生乱成一团,感受到没有光明的不便与困苦。

师:在这样无边的黑夜中,一日又一日困苦地生活着人类,有时头疼脑热;有时需要赶路;有时遭受野兽的袭击……

最后用幻灯展示刚才蒙眼写的名字和图画,学生看我自己的“作品”,一片唏嘘。

我用激情的、緊扣文本内容和儿童心弦的导语,将学生带入到“困苦的蛮荒年代”,移情体验无火的种种不便,增强主体感受,调动情感参与,开启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闸门。再用课件播放无火时代人类的生活,并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让学生直接走入文本。以学生的感受、体验为主体的课堂抓住了学生的“心”、激发了学生的情、点燃了学生的“趣”、活跃了学生的“思”。学生在感受、体验、品读中入情入境,缩小了现实与文本内容的距离,理解了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来的丰富的情感光芒,这样的教学再也不是一杯清淡的白开水。

语言阅读教学中的研读多种多样,还可以通过课文题目的研读、作者背景的研读、课文标点符号的研读、写作特色的研读等。让学生咬文嚼字,读中感悟。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适时、适量的合理应用,使语文课堂“立体”了。学生能够在文字、图像、音乐、动画中深入文本,把握精髓,感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和“一览众山小”的顿悟。研读与信息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亮了语文课堂的色彩,真正成为学生走进文本的一扇智慧之门。

猜你喜欢

困苦漫步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十二生肖·马
父亲(新韵)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忆中伞
漫步在冬日仙境
粉琢绿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