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促进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2018-05-14邢倩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师

邢倩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到好处,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明确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数学课堂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有计划的教学,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也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问题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兼顾课堂的具体要求和学生的思考方向。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提问促交流,激发兴趣

教师提出一个好问题,如一条纽带架起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学生可以用表述、说理、举例、板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认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2.提问可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在一个问题学习后,是否已经达到教学目标,达到了什么程度,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要保证教学的质量,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借此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问比其他形式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更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和及时性,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提问,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差异程度,及时地调控教学程度,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提问能吸引、增强学生注意力

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使提问达到预期效果。恰当设置问题,可以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上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题的勇气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提问能引发思考,开拓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听教师讲授,只用耳朵;阅读教科书,只用眼睛,大脑很少参与思维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针对知识重难点,提出一些题意明确清楚的实际问题,诱发学生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突破教学重难点。当学生头脑中有理解不了的问题时,就会使其在认知上产生矛盾,从而使他们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独特性和创新意识。

二、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所谓“有效”,《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备教材要“懂、透、化”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

2.备学生要“实”

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3.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很自然地问一问学生:“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也往往很配合地回答:“没问题。”“没问题”的问题,反映了教师的一种教育观念,似乎只有顺顺利利的一节课才是好课。其实不然,课上的这种“顺利”,只会培养出唯书唯上的人,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会使学生缺少一种精神,一种实事求是、刨根问底的精神。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提问要围绕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总要经历导入、展开、总结几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目的、任务。提问时要围绕教学各阶段环节目标,明确所提的问题预计要达到怎样的目的,这样才使提问具有针对性、有效性。

(2)提问要精炼、准确

“精炼”、“准确”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且恰当,准确无误,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有效,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

(3)提问要抓住学生的认知联系

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每个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而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它们内在的共同因素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架起了桥梁。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不停地思考和实践中学习,既弄清了本节课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4)提問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异,合理评价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鼓励学生广泛的参与教学活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是仅培养一小批尖子生,而应该是立足于全体学生。设计问题时应该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还要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出积极因素,要树立学生的信心,做出合理的评价。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偶尔回答不好的学生,除充分肯定其可取之处外,要注意在较短时间内再给他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写字大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