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愈疡汤治疗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9例临床观察

2018-05-14滕志勇蒋菊琴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腹股沟疝

滕志勇 蒋菊琴

【摘 要】

目的:探讨愈疡汤治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796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后的9例切口感染,给予敞开切口引流换药,配合自拟中药愈疡汤内服。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9例切口感染全部治愈,有5例患者3周愈合,3例4周愈合,1例50天愈合,随访半年至3年,切口均愈合良好,无复发及切口不适,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自拟愈疡汤治疗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安全有效,为探索中药治疗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了一条良好途径。

【关键词】 愈疡汤;腹股沟疝;疝无张力修补术;切口感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工生物材料的不断改进,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适应证越来越广泛,它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组织解剖的干扰,层次分明,且术后周围组织无张力,术后舒适度好而越来越为患者所接受。但近年来切口补片感染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由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具有特殊性,异于常见的切口感染,因此不易处理 [1]。如何治疗和控制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这一并发症,是外科医生长期努力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相关文献报道,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并非很高,国内统计显示术后补片感染率为0.40%~1.12%,国外补片感染的发生率一般为1.00%~8.00% [24]。笔者自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796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无张力修补术,其中9例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13%,与国内报道感染率相符。应用自拟“愈疡汤”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笔者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共796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9例,感染率为1.13%,与国内外相关资料统计比例接近。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最大者67岁,最小者35岁;其中7例为腹股沟斜疝,2例为腹股沟直疝。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分型标准 [5],本组Ⅰ型疝1例,Ⅱ型疝5例,Ⅲ型疝3例,9例患者中3例选用疝环充填式补片,6例选用聚丙烯平补片。其中9例患者中有1例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2例合并糖尿病、痛风病史,2例有高血压病史,均经严格术前准备,至无手术禁忌证后实施手术。

1.2 起病

9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有8例在术后4~7天出现发热、切口红肿疼痛并有渗液,拆线敞开引流发现有浑浊液体溢出,1例出院第40天出现切口红肿、疼痛、流脓性分泌物后而再次来院就诊。感染患者均取切口分泌物培养,有4例患者分泌物中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5例未见明显细菌生长。

1.3 方法

外科传统治疗方法是:轻度感染因多是浅部的感染,感染多局限于皮下脂肪组织,表现为局部蜂窝组织炎,早期给予抗感染治疗,部分病例间断拆除切口缝线,敞开引流,局部换药即可。重度感染处理时较为棘手,感染达深层组织,可探及修补的补片,换药难度较大,不易愈合,部分切口或等到3月后切口组织水肿消退,窦道形成后,切除窦道,甚至取出补片,缝合切口至愈合 [67]。笔者的做法是:术后勤观察切口,一旦发现切口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时立即拆开切口缝线,敞开切口,彻底清除手术部位的坏死组织和分泌物,注意保护精索及腹壁下血管清创时勿受损伤,并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0.9%的氯化钠溶液交替反复冲洗至切口清洁。首次换药切口内用油纱填塞压迫以防止出血,24h后行二次换药。待二次换药时只轻柔填塞油纱,留出一定腔隙,同时内服愈疡汤以促进切口内肉芽组织生长。愈疡汤基本药物组成:生黄芪200g、当归60g、川芎40g、赤芍20g、白芍20g、三棱9g、莪术9g、茯苓15g、银花15g、连翘10g、败酱草30g、穿山甲10g、皂刺15g、浙贝母10g、熟地10g、白芥子10g、肉桂6g、党参20g、鹿角胶10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2次饭后服。经临床观察,一般服药3~4d后切口分泌物显著减少,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覆盖裸露补片,创口开始缩小。

2 结果

本组9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有5例患者3周愈合,3例4周愈合,1例50天愈合,随访半年至3年,切口均愈合良好,无复发及切口不适。

3 讨论

感染是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较为少见的并发症,它可以仅表现为切口的红肿或沿着皮肤缝线周围少量脓性分泌物的渗出,也可以表现为深层组织广泛的组织与筋膜坏死,特别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的切口感染,原因比较复杂,如和患者的营养状况、自身的免疫力低下、糖尿病、高龄;手术切口损伤程度、术者的操作技巧及腹壁修补的经验、伤口的缝合技术及术后伤口早期并发症的及时处理等均有一定关系。一旦发生感染,处理尤为棘手,需要长时间住院,静脉输注抗生素,再次手术引流甚至取出补片,才能治愈。给患者在精神和肉体上造成痛苦,亦增加患者额外的经济负担,影响患者的预后,是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甚至造成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切口创面不愈合,切口感染症属祖国医学之“疮疡”范畴,由于患者手术损伤皮肉筋膜,致局部气血凝滞或营卫不和,经络阻塞,毒邪内陷,肌肤失养,或瘀毒久郁,化热内腐成脓,伤气耗血,导致元气亏虚。在辩证上,术后切口感染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症,虚为气、血、阴、阳之不足,实则为瘀血、湿毒之内蕴 [8]。在治疗上,应采取扶正祛邪,调和阴阳,在益气、养血、回阳、滋阴的基础上,佐以清热解毒,行瘀之品,标本兼治。愈疡汤由出自《普济本事方》的佛手散,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的阳和汤,以及出自《校注妇人良方》的仙方活命饮,托里消毒散四方化裁加减而成。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黄芪中所含黄芪多糖能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使组织生长旺盛,其所含的多糖皂苷对造血功能有保护和促进作用,黄芪总苷具有正性肌力作用。方中重用黄芪,取其甘温益气扶正,托毒排脓,敛疮生肌,补气养血的作用。配当归、川芎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加三棱、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二者相须为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微动脉血流恢复,改善局部微循环。佐赤芍、白芍加强养血行瘀之力,配合穿山甲、皂刺抗毒生机,透邪外出。肉桂、熟地、鹿角胶滋补肾阳,丹参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浙贝母清热解毒,散结消痈,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组织耐缺氧能力,使创面肉芽组织增生。茯苓利水渗湿,增强免疫功能,减轻切口组织水肿。银花、连翘、败酱草、甘草清热解毒,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均有不同程度的广谱抗菌作用。诸药合用从而促进炎症的吸收,加速创口的愈合。

自拟愈疡汤治疗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安全有效,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患者的病程,減少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探索中药治疗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提供了一条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昌平.疝气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9):80.

[2] 吴钧,许建伟,张军,等.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13例治疗体会[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01(24):103.

[3] 谭嗣伟,梁存河,田然,等.成人腹股沟疝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后并发症1572例[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07(04):5355.

[4] 唐健雄.腹外疝手术治疗规范化实施与质量控制标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01):5558.

[5] 唐健雄.重视腹壁疝规范化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05):381383.

[6] 杨先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116117.

[7] 马晓媛,刘瑞.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09(05):4648.

[8] 主嘉佳.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术后切口不愈126例[J].江苏中医药,2014,46(12):5354.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腹股沟疝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疗效对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对比
术后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
门脉高压大量腹水合并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体会
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