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胸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2018-05-14张力白晓晶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超声引导评分

张力 白晓晶

【摘 要】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2例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在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时间点MAP、HR变化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 VAS 评分。结果:切皮后5min研究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h、12h研究组患者休息、咳嗽时的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对切皮后5min MAP、HR影响小,术后6h、12h疼痛轻微,在开胸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 开胸手术;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VAS 评分

开胸手术创伤性大,机体应激反应强烈,术后疼痛剧烈常对机体刺激较大,常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术后恢复。全身麻醉是开胸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手段,但麻醉药物常难以准确地注射于理想位置,从而影响麻醉效果 [1]。椎旁神经阻滞(PVB)可有效阻滞手术侧躯体椎旁神经,且对机体生理影响小,通过超声成像技术明确椎旁神经及周围结构,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实施神经阻滞更为精确 [2]。本研究选取本院42例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开胸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42例开胸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且排除凝血障碍、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背部皮肤损伤及感染、手术禁忌证。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8~73岁,平均(46.53±3.58)岁,疾病类型:肺大泡7例,胸部外伤11例,食管癌9例,肺癌15例。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于麻醉前0.5h给予0.5mg阿托品及0.1g咪唑安定肌内注射,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患者取术区朝上的侧卧位,于手术切口处肋间距脊柱2cm左右的椎旁间隙为穿刺点,超声探头频率为7.5MHz,探头与脊柱垂直在穿刺点周围进行扫查,获取椎旁间隙图像后于探头一侧进针至椎旁间隙,确认为满意后注入12~15mL 0.5%的罗哌卡因行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之后行全身麻醉诱导,将3μg/kg芬太尼、1mg/kg丙泊酚、0.15mg/kg 顺式阿曲库铵静脉滴注,气管插管后给予间歇正压通气,术中持续泵入4~8mg/(kg·h)丙泊酚及1~2μg/(kg·min)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维持,并根据患者BP、HR变化适当追加芬太尼,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全身麻醉,两组术后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切皮前、插管后、切皮后5min、手术结束前及术后2h患者MAP、HR变化,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量表评价患者术后6h、12h、24h的疼痛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麻醉时间点MAP、HR变化

切皮前、插管后、手术结束前及术后2h两组MAP、HR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切皮后5min研究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比较

术后6h、12h研究组患者休息、咳嗽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以往临床上常通过盲探法阻力消失来定位椎旁间隙,但易损伤椎旁神经及血管,且定位不够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麻醉及手术效果 [3]。超声可准确定位椎旁间隙,神经成像清晰,麻醉师在超聲引导下可直观地了解神经及周围结构,有效增加了神经阻滞的成功率,且能避免及减少探针错穿所致的胸膜损伤 [4]。有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符合全身麻醉,可有效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患者疼痛轻微,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5]。本研究结果表明,切皮后5min研究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h、12h研究组患者休息、咳嗽时的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对切皮后5min MAP、HR影响小,术后6h、12h疼痛轻微,在开胸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何建华,马曙亮,顾连兵.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01):3134.

[2] 汲振荣,唐冰,裴凌.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及术后镇痛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6,39(02):168171.

[3] 龚燕,瞿玉莲,何清泉,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效果[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05):975976.

[4] 曹桂林,张传阳,张建欣,等.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29(07):100103.

[5] 孔令春,张瑞.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7):20522054.

猜你喜欢

超声引导评分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2020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十一)
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