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牛痢疾的病因、临床症状、类症鉴别及防治

2018-05-14石磊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病因分析

石磊

摘要:肉牛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类疾病,在秋冬季节非常容易发生,尤其是某些集约化、规模化的牛场会发生大面积传染。通常是新生大约1周的犊牛容易发生,往往突然出现发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部分犊牛在发病大约6h之后会由于明显脱水和自体中毒而发生死亡,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肉牛痢疾;病因分析;临床症状;类症鉴别;西药治疗;中药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 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5-0124-01

1 病因分析

引起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在临床上可分成单纯性下痢和中毒性下痢。单纯性下痢往往是由于母牛缺乏营养,犊牛消化器官发育不良以及饲养管理不当导致。通常是小于1月龄的犊牛容易发病,往往在出生后2周内出现致命性腹泻。当气候变化(如温度骤变、气候寒冷、连绵阴雨等)、吮食初乳过少、未固定饲养人员、生活环境突然改变以及舍内潮湿阴暗、通风不良、缺乏光照等,都会导致犊牛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该病。中毒性下痢是由于感染病毒、细菌和寄生虫而发生,比较常见的是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近年来,有报道指出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也能够引发痢疾。

2 临床症状

犊牛患病后在临床上主要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为败血型,该类型从犊牛潜伏期到死亡只需要较短时间,大部分只有24 h,最长也只能够持续大约3天。通常是小于7日龄的犊牛患病后最容易呈现这种临床病状,主要表现出体温正常或者有时升高,发生腹泻,并在出现这种症状的几小时或者24 h内快速死亡。第二种为肠型疾病,这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主要是处于初乳期以及大约10日龄的犊牛容易发生。发病初期,患病犊牛会表现精神不振,压抑沉闷,体温急剧升高,往往能够达到大约40℃,几小时之后就会出现下痢症状,且此时体温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如果此时没有及时对病牛采取诊断和治疗,病死率能够达到大约30%。

3 类症鉴别

与牛病毒性腹泻进行鉴别。该病具有7~10天的潜伏期,病牛往往突然出现发病,体温明显升高,一般可达到40-42℃,部分呈现双相热。经过2~3天,口腔黏膜及鼻镜发生糜烂,舌上皮出现坏死,此时流涎增多。接着发生明显腹泻,初期排出水样粪便,后期排出混杂黏液、血液以及纤维素性伪膜。

与牛肠型结核病进行鉴别,主要特点是机体消瘦和持续性下痢,或者交替发生便秘和下痢。

与副结核病进行鉴别,主要是引起顽固性腹泻,排出混杂大量气泡的稀粪,有时会存在坚硬的粪块。

4 防治措施

西药治疗。病牛可静脉注射500 mL 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00 mL复方氯化钠、1.5~3 g头孢曲松、o.5~l g利巴韦林注射液、5—10 mL安钠咖注射液、250~500 m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5~1 g肌苷注射液、2.5~5 g维生素C。

中药治疗。湿热型,可使用芍药散加减,即取45 g白芍、40 g白头翁、25 g大黄、30 g黄连、25 g木香、25 g茯苓、25 g槟榔、30 g黄芩、15 g肉桂、25 g当归、10 g甘草,全部研成粉末,添加适量温水调服,每天1剂,连续使用1—3天即可康复。方中白芍为主药,用量较大,具有止痛除痢、调气和血的作用;白头翁、黄连、茯苓、大黄、黄芩为配药,主要具有祛湿导滞、清热解毒的作用;槟榔、肉桂、当归、木香为佐药,具有调气导滞、和营行气、软坚消积的作用;甘草为使,用于调合诸药。疫毒型,可使用黄连解毒散加减,即取60 g黄连、45 g黄柏、40 g银花、60 g葛根、45 g栀子、45 g黄芩、60 g白頭翁、25 g赤芍、30 g土茯苓、30 g丹皮、60 g秦皮、15 g甘草,加水煎煮,待温度适宜后灌服。如果出现痉挛抽搐,可添加30 g石菖蒲、30 g石决明、30 g钩藤、25 g防风。方中黄连、黄柏、黄芩、茯苓、栀子共同清泻三焦实火,导湿热下行,通过小肠、膀胱排出;白头翁、秦皮用于凉血、清热燥湿、止痢、除后重;葛根、丹皮、赤芍、银花用于散淤治血痢、清热凉血。虚寒型,可使用养脏汤加减,即取30 g白头翁、45 g党参、45 g白芍、45 g白术、30 g肉桂、30 g赤石脂、30 g当归、15 g木香、25 g肉豆蔻、30 g秦皮、30 g坷子、15 g甘草、30 g炮姜,加水煎煮,待温度适宜后灌服。方中肉桂为主药,用于温补脾肾;白术、党参、炙甘草、炮姜为臣,用于温中散寒、健脾益气;当归、白芍、木香为佐,前两者用于补血活血,后者用于行气导滞;坷子、肉豆蔻为使,用于涩肠止泻、固脱;秦皮、白头翁为辅,用于凉血止痢、清肠除湿。

加强饲养管理。犊牛早期哺乳必须进行精细管理,推荐使用奶壶或者喂奶器喂奶,后期逐渐过渡到使用桶或者盆喂奶。犊牛刚换成使用桶或者盆喂奶时,推荐工作人员将食指、中指伸入犊牛嘴中,对味觉器官产生足够刺激,促使食道沟充分闭合。另外,对犊牛的视觉、听觉等方面进行训练,使其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让其白行吮奶。推荐使用不同的用具来进行喂水和喂奶,促使机体自觉采食。犊牛1周龄后可开始供给品质优良的干草,让其自由采食。犊牛在2~3周龄,可开始训练采食精料,一般早期每头饲喂10—20 g,后期喂量慢慢增加至80—100 g。在过渡期间,必须严格管理饲料,不可饲喂品质低劣的料草,防止不愿采食而发生下痢。

猜你喜欢

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病因分析
中西医结合和西药治疗性早熟的效果对比
电脑中频药物导入治疗仪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
神经内科100例头晕患者影响因素研究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升降散治疗湿疹皮炎应用体会
观察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汁反流胃炎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