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重庆美景美食 析矛盾基本属性

2018-05-14贾义文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火锅美景矛盾

贾义文

一、设计思路

总体思路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通过对重庆美景和美食的分析来展开教学活动。具体来说,通过对重庆美景中动与静、高与低、现代与传统等的对比分析归纳出矛盾的一般概念;通过对重庆美食——火锅的分析得出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通过对重庆十八梯改造方案的辩证分析归纳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从重庆美景和美食的分析中感受到一种哲学之美。同时将视频、文字、图片资料等信息有机整合,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做到教学直观性、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二、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今年国庆前夕上映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火了一座城。哪部电影?哪座城?

生:《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重庆。

师:大家看过吗?

(生议论纷纷)

师:我想看过的同学和我一样在猜地名中看完了这部电影。洪崖洞、十八梯、上清寺、解放碑……

(生七嘴八舌说电影中呈现出的重庆地名)

师:没有看过的同学我们也要给重庆扎起(点赞)。今天我们就跟着《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带你从我的大重庆走过,共同寻觅重庆之美。

(二)新课教学

1.矛盾的含义

探究1:美景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播放视频《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片段,学生激动地盯着屏幕)

师:这部电影简直就是写给重慶的一封情书,美哭了全世界。请同学们说一说重庆究竟美在何处?

生:重庆城市很美,建筑物高低错落有致,既有传统建筑又有现代建筑,给人一种立体感。

生:重庆的夜景很美,灯光忽明忽暗。一片高下井然、错落有致、远近互衬的灯的海洋。

生:有山有水,山清水秀。

(生积极主动地述说着重庆的美)

师:重庆的美在于她以一种混搭的风格,呈现出奇异的美感。这种美就表现在高与低、远与近、山与水、明与暗之中。想一想,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生:相辅相成、相反。

师:很好,这种相辅相成叫作统一,相反叫作对立。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叫什么?

生:矛盾。

师:(总结)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

师:重庆的美,让你不能错过,这节课的美,同样让你不能错过。全体同学都到了吗?没到同学请举手。

(生疑惑不解,窃窃私语)

师:我刚才说的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到的同学不能举手,你刚才说的话自相矛盾。

师:(想一想)这种自相矛盾与哲学上的矛盾是否是一回事?

生:自相矛盾的矛盾指的是前后不一致,不能自圆其说。而哲学上的矛盾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师:(总结)很好,自相矛盾是一种逻辑矛盾,哲学上的矛盾是一种对立统一。因此,二者不是一回事。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师:山城重庆,山雄浑,水秀美。空气中散发着一种特有的味道,什么味道?

(教师用语言、肢体与神情表现:像是在嗅闻搜寻某种气味……)

生:火锅的味道。

师:重庆人对火锅有着特殊的感情。端午节到了,走,吃火锅;中秋节到了,走,吃火锅;下课了,走,吃火锅。

(生大笑,说道:走,吃火锅)

师:火锅不仅是美食,也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便浓缩在这首《老火锅赋》中。请同学们在欣赏这首《老火锅赋》的同时,找出其中存在的矛盾。

探究2:美食篇——《重庆老火锅赋》

(配音朗诵中,唯美《重庆老火锅赋》画卷徐徐展开……)

课件展示:

渝天巴地,人灵物杰。险山急水,炭火铜锅。

鲜鸭肠、脆鱼肚。红腰花、金凤脯。海陆空一齐入锅。盐咸糖甜,椒麻酱醋,香脆鲜嫩,醇厚甘卤,悉为火上佳菇。

人有冷暖,世有炎凉。点起锅里一把火,吼出心中一首歌;悲喜不惊,情自锅边生;宠辱皆忘,心在火中活。了无贵贱,不分贫富。欣然同嗜,众口一谱。

和谐天地人,快乐你我他,重庆精气神,尽在老火锅。

生:冷—暖、悲—喜、宠—辱、贵—贱、贫—富、天地人、你我他、精气神……

师:冷—暖、悲—喜、宠—辱、贵—贱、贫—富、天地人、你我他、精气神……这些矛盾中的统一的属性叫什么?对立的属性又叫什么?

生:同一性,斗争性。

师:(总结)这种同一性和斗争性便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1)同一性

师:正如《老火锅赋》所言:悲喜不惊,情自锅边生;宠辱皆忘,心在火中活。可谓一口火锅解千愁。

问题1:人生中是否存在着只有悲或者喜?请说明理由。

问题2:一口火锅解千愁,这表明矛盾双方存在怎样的关系?

(分组讨论,小组内讨论热烈)

生:不是,因为人生中有悲才有喜,有喜才有悲。它表明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师:很好,一口火锅解千愁,这又表明矛盾双方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生: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师:为什么可以转化?朝什么方向转化?

生:因为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朝相反的方向转化。

师:(总结)很好,其实,在冷与暖、宠与辱、贵与贱、贫与富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关系。矛盾双方这种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属性和趋势便是矛盾的同一性。

课件展示:

(2)斗争性

师:悲与喜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彼此又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这种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便是矛盾的斗争性。

课件展示:

师:(总结)冷与暖、宠与辱、贵与贱、贫与富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关系。

师:“斗争”这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如敌我斗争,有时候和班主任也在斗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斗争与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是一回事吗?

生: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

师:(总结)哲学上的斗争是从各种丰富多样的、具体的斗争形式中高度概括和抽象出来的。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师:重庆老火锅的味道,我们刚才只是尝其“初味”,而它的“底味”是这样的:

(生全神贯注,拭目以待……)

课件展示:

师:不同的锅,不同的碟,不同的桌,指的是矛盾的什么?

生:矛盾的斗争性。

师: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用图示将二者的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理由。

(分组协作完成图示)

师:一口小小火锅,兼容各路菜品,汇聚麻辣鲜香,烫出百味人生,蕴涵天下大道,重庆人的精气神,和谐世界就在这火锅之中。

(课件动态展示上图中的“和天下”)

师:重庆火锅很多时候以鸳鸯锅的形式出现在食客面前,也有人将鸳鸯火锅称为“太极鸳鸯锅”。

课件展示:

师:红味与白味是一对矛盾,红味中有白味,白味中有红味,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这口锅中包含着红味与白味的对立,因而同一是对立的同一。另一方面红味与白味的对立又存在于这一口锅之中,因而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

师:如果单独只有紅味或者只有白味是否构成矛盾?

生:不构成。

师:那如何让它们构成矛盾呢?

生:组合在一起。

师:(总结)并不是任何两个事物都构成矛盾,它们必须在同一个统一体中。所以构成矛盾是有条件的,因而矛盾的同一性具有相对性,而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3.矛盾的作用

师:作为重庆美食名片的老火锅,在束缚于传统工艺还是尊重健康的矛盾中呈多元化发展。电影中,作为重庆记忆的十八梯,也正在改造之中。

(十八梯是重庆“母城”——渝中半岛的一条老街,象征着真正的“山城”老重庆,然而也日益成为外人眼中的重庆“贫民窟”,距离解放碑中央商务区仅一街之隔)

师:(议一议)改造后的十八梯将会是什么样子?这是由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公司——LXD设计的十八梯改造方案。方案一经公布,便引来无数吐槽,有人担心这会是第二个解放碑。

你是否赞成这一方案,请说明理由。

(小组内激烈讨论)

生:在十八梯的改造中要保留优秀的传统建筑,传统建筑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生:要对传统建筑老建筑进行改造,以适应城市现代发展的需要。

(教师板书:传统—现代 保留—改造)

师:十八梯的改造具体实施方案仍在征求意见中。这是调整方案,既保留了传统巴渝民居的风格,又在改造中融入了现代元素。这里将会打造成重庆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成为一条由过去通往现代的时光隧道。

(生好奇地看着即将呈现的修改方案)

师: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在保留与改造的矛盾中,十八梯得以重生。在传统与健康的矛盾中,重庆火锅呈多元化发展。那是什么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生:矛盾。

师:对,是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三)课堂总结

师:一条街是这样,一座城也是这样,让我们从电影中见证它的发展。

(播放视频《我爱重庆》,学生眼光聚焦屏幕)

师:(总结)重庆在发展,在讲着不同的故事,重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会更好、更美。重庆之美,美得让你无怨无悔。正如电影中所说的那样“我在山城隐居,我在重庆等你”。

(课堂在听课师生热烈而愉快的掌声中结束)

【专家点评】(重庆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肖志农)

这节课在教师引领下,以重庆之美,析矛盾属性。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在启发、对话、激励、唤醒、鼓舞、平等的教学策略中,教学活动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大视野,生活化、生态性的政治大课堂观,使抽象生涩的哲理演变为生动的生活探索体验,从而获得可人的教学效果。

1.情境设置的趣效性。教师选择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导入,让学生在电影中感受重庆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重庆美景中呈现出的各种矛盾,最后概括总结出矛盾的含义,使得知识呈现自然。

2.材料选择的合理性。教师选用了重庆美景(渝中夜景)和重庆美食(重庆火锅),同时深挖火锅中的文化,让课堂既有“火锅味儿”,又不俗气。全部教学活动凭借这两个很接地气的本土素材展开,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有话可说”,较好地引导学生从生活逻辑走向理论逻辑。

3.问题思考的进阶性。在学习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时,通过设置生活情境,以归纳的思维指向引导学习;而在分析二者辩证关系时,则通过提出让学生动手图示二者关系以演绎的思维指向合作探究,展示评析;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再次运用重庆火锅中的“鸳鸯锅”的事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在最后十八梯改造项目中则综合运用、辩证思考,学生在更深入的思考中学会了运用所学的方法论。

4.学科价值的引领性。思想政治学科肩负着价值引领、立德树人的特殊使命。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真诚、深情地引导着学生对家乡,进而对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关注和发展自信,最后以重庆十八梯改造方案作为讨论话题,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培育,特别是在理性的思辨中,更激发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的感情。

5.课程资源的建设性。教师做到了对教材的创新性处理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运用。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掘利用本土生活的教学素材,发挥学生解读感悟本土生活素材的兴趣和热情,发现学生对教学素材的认知敏感,发展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扩展和丰富了教学资源。

6.教学设计的示范性。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主题情境式”和“对话探究式”教学,命名为“重庆之美”,通过对美景、美食的分析展开知识的解析,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可以复制为“成都之美”“杭州之美”“南京之美”等,为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提供了可鉴的范式。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尽管这堂课充满生活的气味儿、生动的趣味儿、生成的鲜味儿,但对于哲学课的学科特味儿(哲学性)和学术深味儿(思维性)以及课后余味儿(延展性)上还可再提升。但整体上瑕不掩瑜,仍然是一堂值得学习和推广的课。[□][◢]

猜你喜欢

火锅美景矛盾
火锅博物馆
矛盾的我
兴义的美景多
“矛盾多发”可怕吗?
伤人的火锅
趣说火锅
海洋美景
田园美景
你说的美景我知道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