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在中小学过渡阶段的作用研究

2018-05-14方世云

考试与评价 2018年6期
关键词:家庭教育

方世云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结合21世纪人才竞争的大背景分析,家庭教育在中小学过渡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家庭教育在中小学过渡阶段的需求分析,论证了家庭教育在中小学过渡阶段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为了使家庭教育更好的在中小学过渡阶段发挥其作用,提出家庭教育从三个方面转变,以便引导孩子顺利地从小学过渡到中学。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小学生过渡阶段 三个转变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的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教育是有目的的影响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家庭教育作为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现在的教育不单单是学校教育,而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紧密结合,因此家庭教育在学校外的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在当代中国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相对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有着长期性、持续性和稳定性。在中小学过渡阶段学生能否取得顺利过渡和身心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家庭教育。可见,当前对家庭教育在中小学过渡阶段作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教育在中小学过渡的背景分析

重视家庭教育已成为21世纪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随着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当今的教育改革的势不可挡,当今世界各国根据世界发展的大势和本国的国情制定了教育改革的方案和措施。现在,大多数家庭只重视了孩子的小学、高中时期而忽视了孩子从小学到中学过渡阶段的教育引导,因而错了孩子学习理念、人格塑造,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的关键时期,造成了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站在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角度上,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从小学到中学过渡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家庭教育在中小学过渡阶段的需求分析

中小学过渡阶段,是指孩子完成小学教育去接受更高层的初中教育的时间阶段。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就读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阶段和逐渐增多的课业负担,有着许多的身体和心理变化,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在这个过渡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中小学过渡阶段对家庭教育的需求。

1.孩子心理起伏变化

根据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从小学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处在自我统一和角色混乱阶段。孩子进入初中的新环境,对于环境的改变他们的心理也会产生一些变化:一是首先是学习成绩的变化,一些孩子在原来的小学还是所谓的佼佼者,但是到了初中,学习难度的增加和优秀学生的增多,感觉自己在班里表现平平,同时获得老师关注较少,获得的自我成就感较少,导致产生心理落差。二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在读小学父母亲人的陪伴的时间长,生活起居有家人料理、贴心照顾,但是当上了初中大多数初中都是寄宿制,或是离家较远,没有了父母的殷切照料,就不能很好的适应生活的变化,表现出孤僻、冷漠、茫然、失落甚至是害怕等不良情绪。家长这时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思想,引导孩子如何适应新环境,鼓励孩子树立信心,从而使孩子逐渐顺利适应中学生活。

2.孩子课业负担的变化

在小学阶段,孩子的课业负担较少,其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小学的课程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易懂,课后作业较少,休息、娱乐时间较多。但是,当孩子进入初中阶段后课程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初中学科的知识相对于小学来说其复杂性和内容的广泛性、知识的深度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作业总量增多、难度也大大增加,导致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增加,影响了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第二天学生的精神状态不好,从而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学生成绩不断下降,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因此,家庭教育在这时就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轻松和谐的家庭可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另一方面及时引导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与孩子一同探讨解决方法,使孩子能始终感受到家庭的爱与温暖。

3.中小学生普遍的偏科现象产生

从小学跨入初中之后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偏科现象。这种现象是家长最为担心老师最为头疼的。进入初中之后孩子的课程种类增多,由原来的一门课程增加到现在的7门或是8门,初中生的精力和智力水平有限,加上老师、家长、个人影响,就导致了学生各科成绩参差不去,出现了最为害怕的偏科现象。根据“木桶效应”,孩子的短板决定着孩子的整体成绩,同理,孩子能否顺利考上理想的高中,主要是由他最差的那门课程决定的。如果一开始就能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从孩子进入初中,家长对孩子的偏科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能及时与老师沟通配合学校,防止或是解决偏科问题。

三、我国中小学过渡阶段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家庭教育也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家庭教育观念也发生着很大变化:首先家长的受教育时间增长,家长的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其次,家庭教育的环境不断发生改变,家庭之间的关系融洽,家庭教育环境不断变好。最后,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1世纪是人才的竞争,也是素质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不再是单单只注重孩子的成绩提高而是注重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

但家庭教育在孩子从小学过渡到中学这个时期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报许多的辅导班、培训班,孩子在休息时奔波于辅导班、培训班之间,超出了孩子的心里和身体承受范围。二是家庭教育的观念存在严重的误区,一些家长认为,这个时期,孩子长大了,现在家庭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而忽视了孩子的精神需要,这样就导致了孩子在青春期精神教育的缺失。三是家庭环境不够优良,包括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问题家庭和隔代教育。四是与孩子相处时间较少,有些家长忙于工作,与孩子相处时间短,或者回家就沉迷于手机、网络,与孩子交流较少,不关注孩子的心里变化。五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尚未紧密的配合。

参考文献:

[1]邱京.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 河北经贸大学2016

[2]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新时期家庭教育的特点、理念、方法研究》課题组. 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M]. 人民教育, 2012 1

[3]邹强. 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研究[D].湖北 湖中师范,2008

猜你喜欢

家庭教育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离异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