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庆草原园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2018-05-14万晓燕

学前教育(幼教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那达慕敖包园本

万晓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和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我园地处内蒙古地区,沉浸在浓郁的蒙古族文化氛围里,蒙古族勇敢进取、团结合作、自由豪迈、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都十分值得挖掘、传承与发展。依托蒙古族文化,积极开发适宜幼儿发展的园本课程,以蒙古族文化和精神为核心,以蒙古族节日为线索,对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构建,最终形成了吉庆草原园本课程。

吉庆草原园本课程的内涵与目标

吉庆草原园本课程以蒙古族四大节日为活动主题和载体,以节日庆祝和分享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艺术、体育和社会领域活动为主要内容。吉庆草原园本课程注重节日中体验、课程中提升、生活中渗透,让幼儿通过园本课程体会草原民族活动的乐趣,欣赏草原文化之美,了解并体验蒙古族的团结与情义、美丽与勇敢、勤劳与分享、智慧与创造。我们秉持着“种下一颗种子,不做揠苗助长,静待来日方长”的原则,让幼儿自然地去理解和感受蒙古族文化的丰富和意义。

吉庆草原园本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节日主题活动是吉庆草原园本课程的主要载体和内容,主要包括春日敖包节、夏日那达慕、秋日马奶节和冬日白月节四大节日主题内容。

春日敖包节

——祈福·团结与情义

敖包节是蒙古族春天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具有很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祭祀天、地、日、月、大自然的节日,每逢节日,蒙古族人相聚在一起共同祭敖包为族人祈福,在祈福活动中体现出草原民族的团结与情义。

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逐步生成敖包节的系列活动,从“趣品敖包”到“共建敖包”,最后到“小小敖包会”,逐步递进生成节日活动,在活动形式上以艺术活动、亲子活动和最后的节日展示活动为主,综合而全面地让幼儿体验敖包节的乐趣和精神。

作为敖包节系列活动的初始,我们根据幼儿的经验储备和民俗知识水平,在社会和语言等领域渗透有关蒙古族相关内容,让幼儿对于蒙古族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音乐活动“《诺木罕山》和《那林呼和》”“学跳蒙古族舞”,美术活动“羊毛卷卷”“美丽的蒙古族饰品”等。

在草原上,敖包是由各个部落和周遭的蒙古族人一同搭建而成,在蒙古族心目中,敖包象征山神,外出远行,遇敖包必下马参拜,祈祷平安,并随手拣石添上。幼儿在讨论后,用一些小石头在操场中间搭建一个迷你小敖包,通过彩绘石头画、制作祈福饰品和福袋、悬挂彩旗等,把具有民族神秘色彩的“敖包”自然地引入幼儿园课程中,

最后的“小小敖包会”是祈福主题节日活动。家长和幼儿共同进行祈福活动,家长和幼儿在围着敖包行走中将自己彩绘的石头放到敖包上,表达对自己家人的爱意和祝福,以及对草原民族祖先的无限敬意,并伴着《诺木罕山》和《那林呼和》的音乐随意尽兴起舞,感受草原的热烈氛围。

由一个小小的敖包自然地感受着蒙古族人的团结精神,敖包节期间感受的民族情义也在幼儿的心间涌动。

夏日那达慕

——盛会·美丽与勇敢

夏日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不但有体育和歌舞项目,还有草原文化、经济和信息的交流盛会。通过谈话、调查等方式了解到幼儿的兴趣点,再结合现有资源以及可行性等综合考量,对那达慕活动有了三方面的活动设定和实施:以蒙古族舞蹈为主题的艺术活动、以“吾娃三艺”为主题的体育竞技活动和以“草原小市场”为主题的贸易活动。

活动开始是“舞动那达慕”——那达慕舞蹈展示和欣赏,分别有《筷子舞》《快乐牧童》《为内蒙古喝彩》;在竞技项目结束后加入“心由我动”——那达慕庆祝随性起舞。随后是以蒙古族竞技为主的综合体育活动:小中班进行的是图腾争霸赛,不同班级的幼儿纷纷选择了代表本班级的部落(如土尔扈特、察哈尔等),各个部落的勇士们通过摔跤、骑马、射箭和飞盘来进行比拼,最后获胜的部落可以获得象征无上荣耀的那达慕蒙古图腾。大班幼儿则要先进行闯关活动,依据线索运用智慧解决问题,闯关通过才有资格知道自己将参与哪项竞技比赛,这是智慧和竞技的双重挑战。顶碗接力赛活动把“顶碗”这一舞蹈元素转化为体育竞技项目,让女孩们在比赛中找到更多的优越感,从而做到蒙古族竞技项目的全面平衡。蒙古族傳统那达慕活动,除了有歌舞有竞技之外,也有牧民们的贸易交易活动。为此,我们结合幼儿的兴趣点,组织了“草原跳蚤小市场”的迷你贸易活动。

通过那达慕,幼儿对于蒙古生活有了深入的了解,蒙古族的美丽与勇敢也更为自然地走入到幼儿的心里。

秋日马奶节

——丰收·勤劳与分享

蒙古族的马奶节是在秋天收获的季节,具有丰收之意,草原上牧民的马奶节有“制作蒙食、赛马放歌、品食分享”几个典型活动,通过劳作而得的美食无不体现蒙古族牧民的勤劳美德,围坐一起品味美食又展现了乐于分享之意。我园的秋日马奶节主要由“喜悦丰收”和“乐享马奶节”两部分组成。

“喜悦丰收”是以蒙古族歌曲展演为主的艺术活动,如演唱《吉祥三宝》《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还有蒙古族饰品展出活动,大班把平时制作的蒙古族饰品进行整理和汇集,选出精美悦目的作品给大家展示,并且亲自给弟弟妹妹讲解和介绍。

“乐享马奶节”综合活动主要由蒙古族家庭的家长们组成了“蒙古族食品指导小组”,分别指导幼儿和家长们进行蒙古族食品制作,并且每个班的幼儿都十分乐意把自制的食品共享和交换。

在活动过程里,幼儿渐渐地明白,要享受得先付出,正如草原人民若要丰收必须劳作一样,这是马奶节所要传递的精神之一:勤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草原民族传统里也是所见略同,也正是马奶节所传递的精神之二:分享。

冬日白月节

——吉庆·智慧与创造

白月节是蒙古族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蒙古语“查干萨尔”意为白色的月亮,跟春节时间大致接近,相当于汉族里春节的地位。经过一年劳作的蒙古族人希望把自己的创造和收获与家人分享,不管是丰富的美食还是独具特色的民族游戏活动,无不蕴藏着蒙古族人民集体的智慧与创造。幼儿园的活动分为“乐知白月”和“游戏白月”两个系列。

乐知白月活动是以蒙古族乐器欣赏为主的艺术活动,在活动中系统和全面地给幼儿展示了蒙古族乐器,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乐器的样子、声音特点,欣赏这些乐器所演奏的著名歌曲,最后由真人为幼儿表演一场视听盛宴,让幼儿在眼看耳听的现场中感受蒙古族乐器的魅力。

游戏白月活动是以蒙古游戏为主的数学益智系列活动,对于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意义。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发展特点,我们将蒙古族民间游戏又细分为棋类游戏和其他益智游戏,由“爱棋艺”和“爱游戏”两部分组成,通过棋类PK和游戏竞技的形式组织和实施。

此外,我们还注重民族文化在日常的渗透性活动。让幼儿走进蒙古族草原生活,全面了解草原人民的文化和精神。例如语言活动“美丽的敖包”“草原英雄小姐妹”、社会活动“民族风”等;衔接环节中,在起床时用蒙古族童谣“挺着肚皮的小淘气”,在盥洗之后用蒙古族生活游戏“找手指”来放松和游戏等。益智区可以让幼儿尽兴地玩蒙古族棋类和数学益智游戏;美工区里幼儿可以自由地了解和制作一些蒙古族饰品和服装;美食工坊品尝制作蒙古族食品。孩子们还探访昭乌达小学,进行了“赏环境、说蒙事、听美乐、重体验”活动,找寻昭乌达小学校园环境中的蒙古族元素,对小学的哥哥姐姐讲述自己了解蒙古族的有趣事情,也听小学生说昭乌达小学的历史和故事,并欣赏了哥哥姐姐精湛的马头琴演奏。幼儿在多听、多看、多玩、多动手中,蒙古族文化和活动不再遥不可及。在马头琴的悠扬乐曲中,在幼儿的游戏玩乐中,蒙古族的民族智慧与创造也自然地生根在幼儿的心里。

吉庆草原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重视教师的学习。对于蒙古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幼儿园课程不但要以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为依据,还要建立在“民族和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上。首先,要把握民族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不带功利性地去探索、选择和利用。其次,要以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为依据,掌握课程资源观的相关理论,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再次,要促使教师将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教师的课程实践经验,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启发教师的思维,转变教师的观念,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注幼儿的体验。民族文化对于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距离感,但民族活动的豐富和有趣又可以在幼儿园里充分利用和开展,围绕蒙古族四个节日和相关领域开展各种活动,以幼儿的经验基础和知识水平进行设计、组织和实施。

多种形式相互补充。吉庆草原课程以艺体特色活动为基础,日常渗透性活动为补充,主题节日活动为主体的模式,层层递进,打基础,凸重点,让老师和幼儿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文化、享受快乐、获得发展。

聚焦民族精神的传承。民族活动无论以何种形式和载体呈现在幼儿生活中,其重点都是指向民族精神的传承。我们用“传统民族精神的了解、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注重活动的体验、幼儿自我总结表达”四个阶段来进行民族精神的渗透与传承,引导幼儿将抽象的感受具体化为可描述的语言表达,清晰明确地呈现出来。

吉庆草原园本课程让幼儿、老师及家长都感受到了草原的美,蒙古民族的豁达与勤劳、美丽与勇敢,这些美好的品质和精神,自然地植入幼儿的心里。盼望着他们有一天长大走出去,会更加体会到这些草原的深情与美好,这才是我们吉庆草原园本课程的的意义。

猜你喜欢

那达慕敖包园本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祭敖包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关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现状的研究
草原上的传统盛会
神圣的符号:还原一个真实的敖包
巴彦呼硕
起底园本课程实施中的“碎片化”现象
神圣的祭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