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幼儿文学》教学的思考

2018-05-14麻慧群

参花(下)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

摘要:《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语文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师生学习的难点。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师在《幼儿文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分析,以“幼儿戏剧”教学实验为例,提出了一些教学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幼儿文学》 幼儿戏剧 教学实验

《幼儿文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语文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门文学课,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设置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素养,培养他们一定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从而为将来从事幼教工作,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结构层次,要求在教学过程思考教学内容

高职班的学生有过高中学习的经历,接触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和部分的文学理论知识。而《幼儿文学》课程内容因作品接受对象的特殊性,语言表达浅显,结构不复杂,一看就懂,一看就通,没有深邃的思想,让很多初次接触的学习者都觉得“小儿科”“不值一提”,更难以引起他们的思考。尤其是现代网络的普及,学生在网络上搜集知识与资料的能力不断加强,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加不能吸引学生。因此,学生学得勉强,教师教得辛苦,教学的效果还不理想。所以,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特点,重组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不足,要求对教学方式有调整

如果课程教学时间充足,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组织学生进行多种活动的辅助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运用。例如擅长绘画的教师,可以结合绘本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绘本的创编;擅长语言表达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幼儿文学作品的表达。而现实是本课程教学时间普遍较短,《幼儿文学》一般开设一个学期,每周2课时,合计36课时的教学时间。针对庞杂的教学内容与知识体系以及高职学生相对涣散的学习状态,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赢得学生的“芳心”。

二、教学实验的尝试

以上两个问题使不少教师难以适应,学生的种种反应也常常让教师觉得沮丧。为了突破这个瓶颈,笔者找到国家教育部职教司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对《幼儿文学》课程的要求进行解读,并且尝试搜集了幼儿园一线教学中对《幼儿文学》知识点的使用,结合部分的保教知识与能力,吸收了同行许多关于幼儿文学教学成果,尝试着对《幼儿文学》的教学做些许的改变。

笔者选取了“幼儿戏剧”作为教学内容,用两个不同的班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教学实验。《幼儿文学》教材中关于幼儿戏剧的呈现是:概念、特点分析、作品分类、作品欣赏。重点特征是戏剧冲突单纯而有趣,戏剧语言动作化、形象化……幼儿戏剧文学的鉴赏与创作只有掌握和遵循它的文体特征,才能学以致用。

第一个班:传统教学

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阅读课后作品《小熊请客》,结合作品谈幼儿戏剧的特点,然后再播放视频幼儿戏剧作品《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比较幼儿戏剧剧本与幼儿故事的区别,最后思考教学中应该组织孩子进行幼儿戏剧的学习。

课堂上学生分组学习讨论,但是回答问题的时候却是照本宣科。学生表示,幼儿戏剧作品在《雷雨》《茶馆》等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瞄一眼,翻一翻,便一目了然了,实在没意思。

第二个班:教学实验

(一)利用学生的“功利心”进行引导

学生普遍都有一个想法,就是希望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能立刻转化成作品呈现出来。例如进行手工制作,一堂手工课之后,学生就可以做出一朵精致的玫瑰花;一次舞蹈课之后,学生就可以练习一个优美的动作,因此学生对各种有成果性的、能够学有所成的学习非常感兴趣。而《幼儿文学》是一个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如何让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触摸得到的“作品”是笔者重点思考的。

因此,本次教学实验展现了全国多所幼儿园进行幼儿戏剧表演的案例,并告知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前教育研究的深入,幼儿戏剧在全国越来越受到青睐,幼儿戏剧的知识学习也非常必要。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幼儿戏剧比赛”活动,强调“好的理论基础才能导演好的戏剧剧本,好的戏剧剧本才能排演出精彩的戏剧作品,精彩的戏剧作品可以帮助你冲刺奖项”。这样,学生就从心理上提起了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储备的知识进行对比学习

1.呈现高中课文中的《雷雨》片段。学生对该作品只有内容上的记忆,呈现该作品使他们又回到高中的课堂,使他们回忆起高中所学的部分知识。但是因为时间相隔比较久和学生的表达问题,需要教师给出方向引导,并要总结板书。本部分学习时,因为突然拔高了作品的层次,学生们学习得尤为认真。

2.利用对作品《雷雨》的回忆结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记忆、语言等方面),并结合幼儿文学的理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对比幼儿戏剧剧本《小蝌蚪找妈妈》和之前的《雷雨》作品,总结出它们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因为有了对《雷雨》的回顾,学生很快就在语言上、冲突上发现异同。这样就有效引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利用特征实时体验

幼儿戏剧是充满了游戏性与表演性的课程。幼儿园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演员,幼师生在心里也应该有一颗游戏的种子,一颗艺术的心。因为在第二个环节,学生对《小蝌蚪找妈妈》的作品已经进行了阅读与分析,对各种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需要学生们按照幼儿戏剧的要求与特征将作品呈现给小观众。因为课堂的时间问题,也是进行分组分片段准备的。学生们根据人物描述,自己设計形象。由于学生有差异,各种形象设计与表现方式都不同,学生们互相提意见。最后请两组同学上前边来进行片段展示,并点评。

(四)结合一线,补充问题

在课堂的结尾,抛出了幼儿园里进行幼儿园戏剧排演遇到的几个问题,如“幼儿园要进行幼儿戏剧表演,所有家长都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你怎么办?”将一线案例与戏剧教学理论作为补充与支持,让学生有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化体验。

(五)课后安排

课后要求学生首先观看幼儿戏剧视频作品《小蝌蚪找妈妈》,直观感受剧本转化成舞台表演的形式;然后按要求修改学生剧本作业,并用该剧本编排作品参加幼儿戏剧表演的活动。

相比而言,第二个班《幼儿戏剧》的教学明显比第一个班好,并且第二个班在后来的参赛结果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次大胆的尝试使笔者对《幼儿文学》的教学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本次教学实验尝试中,首先用幼儿戏剧作为教学实验的内容,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用作品案例进行点拨,然后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作品展开“比较学习法”。初步体验作品之后,再通过鉴赏作品提升自己。最后将修改的作品转化成参赛作品。这种设计颠覆了传统的讲授、归纳、鉴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耳目一新,学习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因为课堂设计环节较多,课时有限,将修改作品转化成参赛作品的过程缺少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很多问题没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其次,各个教学环节紧紧相扣,尤其是第一环节的教学,是整个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才能比较好地推动后面的教学环节。

戏剧具有表演性与舞台性等特征,课堂教学便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职业学校对学生学习要“理实一体”的要求。但是在《幼儿文学》课程中能有效地将理论转化成实践活动的内容并不多,也并不一定能吸引学生。《幼儿文学》课程的“文学性”使实际教学会偏重理论知识,实践活动主要是在作品的创编上。教学中也发现,即使学生的层次提高了,学习了一定的幼儿文学理论,也难以创编出比较成功的作品,幼儿文学的“实”就没有了意义。因此,仅仅是作品文字上的创编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理论,结合作品,分析学生的特点,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参与性与游戏性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参与、評价与认可,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水平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维群.《幼儿文学》“教什么”与“怎样教”[J]考试周刊,2012(11).

[2]瞿亚红.对高等师范院校《儿童文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

[3]李莹,肖育林.学前儿童文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麻慧群,女,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幼儿文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
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课中的实践应用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实验教学建设研究
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应用对比教学实验探究
乐高NXT与威尼尔传感器优化整合的实践研究
情景教学模式在足球战术意识教学过程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虚拟机技术在计算机组装课堂中的应用
基于“互动教学”理论的高职篮球教学实验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应用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
具身教学应用于小学绘本故事课堂的研究
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