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

2018-05-14范树华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矛盾情感活动

范树华

理智是指:辨别是非、厉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理智感属情感范畴是指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认识现实,掌握知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有新的发现,会产生喜悦的情感;遇到困难尚未解决时,会产生疑惑的情感。理智感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自信感和追求真理的强烈愿望。它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人成材的必要条件。

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情感。学生的理智感主要表现在:上课时,如果教师对教材组织得好,分析得透彻,逻辑性较强,生动具体,就会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满足和愉快的情感,否则,就要产生失望、懊恼、怀疑的情感,当我们长时间解决不了所要解决的问题时,就会产生一种特有的渴求,而又感到困惑的情感。表现在认识活动中的惊讶感、好奇心、确信、怀疑等。

理智感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丰富的理智感的激励下,一个人才有可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求知欲,从而不懈地追求真理和坚决地维护真理。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理智感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理智感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这时,学习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痛苦,当然有利于他们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也可以说“理智感是成才的起点”,“也是最好的老师之一”,理智感在人的生活和学生的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每位教师都应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智感。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的理智感?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肤浅的实验尝试:

一、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发现生活领域中盛开的数学之花

我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诱发研究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觉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分数时,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上课前我启发谈话说:盛夏的傍晚,妈妈买来一个大西瓜。小明高兴地拿起刀来刚要切下去,突然抬头一看客厅里刚好有8个人,小明思索了一下,灵机一动,三刀下去,把西瓜“平均”分成8块,请问小明是如何切的?一时教室里七嘴八舌,有的说:“不可能!”有的说:“如果这样?”“如果那样?”最后通过讨论,同学们终于想到了:两刀切成4块后,合起来再横过来在腰上切一刀,就成了8块。教师的教学安排独特并注意结合教学,培养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理智感。

二、创设矛盾,寻找规律

当矛盾产生后,解决矛盾的欲望也就随之展现,学生就乐意去思考。教学中要经常在关键之处,有意识地创设一些矛盾:知识点上的矛盾、知识链上的矛盾,思维方法上的矛盾。通过教学激起了学生对数学规律的追求,进而促成志趣;教师巧妙创设矛盾,培养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理智感。

三、角色扮演和合作学习

本人进行了颇有意义的研究:传统上由教师执教的职能逐渐转交给学生,让学生轮流扮演承担某种职责的角色。例如:一个学生充当“讲解员”,讲解某些问题;一个学生充当“演示员”,用教具或图片,直观展示教材内容;一个学生充当“评论员”,评定讲解演示的准确性;一个学生充当“评分员”,就每个角色扮演者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加以评分;一个学生充当“辅导员”,督促帮助自觉性不高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个学生充当“记录员”,将所有经过争论认定的结论记錄下来。再经过轮换角色,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经历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全部角色。又如:构建合作学习小组:传统的学习组,往往形被重视,神不被重视,以座位自然划分,这种稳定性的划分只利于常规化管理:收作业、集合点名、卫生分工、纪律管理、干部行使权等,但对于教学中的交互不利。为了发挥人员搭配的功能优势,合作学习应根据:兴趣爱好、人际关系、共同关注的问题、教材内容的特点,并在短时间内自由组合,达到大容量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可以是同桌交流,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小组分工合作,大胆交换较难问题。实验研究表明:角色扮演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信,激发动力、克服畏难情绪,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和空间。从而培养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理智感。

四、使学生在学习中常获成功,受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生学习取得成功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正确的评论,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表明,对学生的学习,赞许优于责备,而责备又比没有评价好。因为赞许能加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责备会使一些学生振奋起来,如果不作任何评价,使学生对自己学习成绩一无所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从产生。例如:奖励积极的智力活动,将数学计算后的成功与愉快的情绪组成新的动力,老师的赞许,同学的掌声,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可创设特殊的奖励办法,凡在课堂上做对一道题,奖励再做一道题,这种别出匠心的办法,使学生以做“奖励题”为荣。又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答错了要安慰他:你很勇敢,能说出自己的不同观点。答对了鼓励他:真能干,很了不起!希望你继续努力!作业做错了批注上:你能完成作业,并尽了力!做对了激励他:希望你继续保持!从而使学生享受到智力活动的欢乐、愉快、自豪、陶醉。又激起新的欲望,培养了学生数学活动的理智感。

总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数学活动的理智感,让学生爱学数学、乐于学数学,今后到社会上也迷着数学。

猜你喜欢

矛盾情感活动
“活动随手拍”
矛盾的我
情感
“矛盾多发”可怕吗?
台上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