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基于啦啦操运动的实验探究

2018-05-14马红杨兰生

知识文库 2018年7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实验

马红 杨兰生

十九大中提出要全面提高促进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作为新时代的领军人物,大学生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而根据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逐年下降,承受能力差,无法面对社会上日益加重的压力,缺乏自我排解的能力,心理问题越来越严峻。啦啦操是一项近期广泛传播流行的体育运动,因其具有健身、舞蹈、娱乐、团体等特点,受到大学生的欢迎。起到有利于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培养良好品质的作用。所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啦啦操间的关系,是利民、利国的一项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研究。

1主要研究方法

SCL—90共有90个题目,涵盖了躯体化,强迫,抑郁,偏执,焦虑,敌意,恐怖,人际敏感和精神病性九个因子。测评采用五分制,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数理统计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法实验组的人员,根据日常啦啦队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一共跟踪实验十周,训练的目的是学习掌握啦啦操的理论和技能,熟练的运用。为了保证实验的效果,在训练期间对学员多进行鼓励,表扬等,保持活动气氛的轻松愉悦。并记录每次训练前后脉搏数,确保进行强度适宜的运动,才会有利于达到实验目的。对照组的学生则不进行任何的实验及干预,使他们保持平常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同样跟踪观察十周。实验前后让参与实验的人员填写SCL—90表,并当场进行收集,统计回收的份数。发放200张表格,回收200张,实验组100张,对照组100张。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在稀里健康上不存在显著差(p>0.05)。实验后,对两组的心理健康的数据进行样本T检验,表明心理健康各维度上出现了显著差异(P<0.05)。最显著的差异在抑郁,焦虑,敌对上(P<0.01)。再观察实验前后的实验组的变化,除强迫症和精神病性两个因子外,其余都产生了显著地改善。从这些数据的对比可以得知,啦啦操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100名运动员的心理状况远比100名普通学生的状况好。

2 啦啦操具有的优势

啦啦操将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融合,作用于精神世界,改善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啦啦操运动员们要充满自信,用自己的身体语言去展现每一个动作所具有的线条美、动作美、展现啦啦操韵律美。并且在与队员的配合和交流沟通中,锻炼自己使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消除孤独感,祛除寂寞。同时啦啦操动感的音乐,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内心世界,压力得到缓解,消除疲劳,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调节人们的兴奋与抑制,是睡眠质量得到提高。由于啦啦操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这就使得同学们平时要坚持锻炼,合理饮食,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锲而不舍,不惧磨难,也有助于坚强人格的形成。从而促进了心理健康。

3啦啦操对于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从实验中发现,练习啦啦操在对人们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体现在许多方面,根据运动员的表现,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自信心和表现力的作用。人类生来就具有表现力,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曾提出这样的观点,美既不是单纯的人主观精神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单纯自然进化的结果,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产物。人类应积极的展示出美。作为可以张扬自我的运动,啦啦操要求表演者时刻具有激情与活力,可以培养表现力。长时间锻练可以有效的改善形体,使形体优美,举止优雅。可以提高审美意识,激发自身潜能,从而散发自信的光芒。

第二,对调节情绪和缓解压力的作用。人的身体伴随着音乐跳动时,身体能量的大量消耗,声波的传播,有助于缓解大脑的紧张与疲惫,令人们集中注意力。啦啦操的音乐节奏通常积极明亮,在这样节奏带动下的身体运动能带动练习者的热情,在运动中忘却烦恼,舒缓压力,以使身心轻松愉悦。

第三,对人际关系的作用。一个优秀的啦啦操队员必需具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的能力,才能在这个集体运动中发挥作用,使团队的表演做到最好。这就要求每个人都互相配合,相互沟通,密切配合。整个团队之间相互信任,形成一定的默契,最终达到协调一致。而且在训练中,队员要与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伙伴进行交流、沟通、不断的磨合,使彼此之间越来越配合和熟悉,成为好伙伴、好朋友。才会令表演更成熟。认识的朋友越多,个人的人际关系越丰富,对孤独感,和缺乏信任感的体会就会越来越少,相对应的心理问题也就得到了缓解。

第四,对形成良好品质的作用。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对初学者而言都不简单,在练习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肢体不协调,体力跟不上,柔韧性差,受伤等等。在面临这些挫折与挑战时,教师会积极的鼓励队员们,队员本身也会凭借对啦啦操的热爱而选择坚持不懈,勇于面对困难,顽强拼搏。在这样的坚持努力下,学生的意志力一遍遍的得到锤炼,增强了毅力,逐步形成堅强,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的良好的精神品质,进而能够承受一定强度的心理压力,并及时的自我排解,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第五,对抗挫能力的作用。在进行啦啦操训练中,在面对某一动作和某一难度的练习时,不可能永远一蹴而就,也许要面临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失败的打击,尤其是在比赛中的失败,对一些新成员更是沉重的打击。这就要使学生在一次次的失败、挫折中站起来,不放弃,吸取经验,不断进步。经历过许多次这样的循环后,学生们的抗挫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有利于日后的工作生活。

第六,对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自我效能感是说个体相信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行动以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在班杜拉的认知之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取决与4种因素,行为成就,代替经验,言语劝说,生理和情绪状态。其功能有影响或决定个体对行为的选择,决定个体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个体的思维和情感反应模式,决定个体对成败的归因方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及习得行为的表现。在训练期间,指导老师多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自信心,并在同伴的赞美,彼此比较过程里增强了自我效能感。通过调查发现,自我效能感好的人存在的心理问题较少,不会轻易的被压力烦恼所困扰,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而且会更快的融入到新的社会环境中。由此得知,两者之间呈负相关。

4解决心理问题的措施

通过统计得知啦啦操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后,各高校应采取一定方法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第一,加强教研组工作研究,落实各项方案措施。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指示,开设各类体育课,课外活动等,并监督学生每天进行一定适宜程度的训练。教研组定期举行会议,讨论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开展活动,鼓励学生多运动。

第二,定期关心大学生的心理。规定一定时间内对大学生安排心理健康检查,有医务人员与学生进行交流,同时辅导员老师定期进行问卷调查,这样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情变化,及时的给予意见与帮助。以便从源头处预防问题出现,并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第三,设立合理的啦啦操课程。在体育课中设计并开展适合广大学生练习的啦啦操课程,教学模式。并逐步推广,争取形成流行运动。在开展课程时要时刻注意与学生沟通,听取他们反馈回的意见,结合学生的意见及时的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做到最适宜,最有效的啦啦操课程。在课堂上,老师要始终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营造一种轻快地教学氛围,并适时的加入新鲜元素,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流行舞蹈,会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使大学生对啦啦操的热情更大,有利于通过运动忘却积攒在内心的压力烦恼。有效的减少心理疾病的产生。更重要的是合理的啦啦操更能被大众接受,有利于在学生间传播,建立起学习的热潮。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被拿到许多场合上广泛谈及。本文随机抽取200名在校大学生通过实验法对其进行跟踪监测,对他们运动了九周啦啦操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证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啦啦操有着显著的关系。啦啦操这一新兴的体育活动的教学模式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一致具有有效的预防与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符合当下的时代特色,迎合了大学生的兴趣,有力的解决了这一社会问题。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未来的领军人,可以更好的面对机遇与挑战,能够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由此可见良好的心理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的必然要求。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各高校应大力推广啦啦操,以解决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体育部)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实验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心理小测试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