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时代创新

2018-05-14刘欣然

奋斗 2018年24期
关键词:资产阶级马克思建构

刘欣然

马克思主义学说一直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针对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又一次战略部署,对传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意蕴,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真实意蕴

马克思毕生都十分重视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他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对资产阶级旧有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并形成了系统的意识形态理论。首先,马克思从三个层面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从世界观层面,马克思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界定为“颠倒”的社会意识,即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构造出来的、抽象的理论体系;从历史观层面,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不仅是唯心主义的幻想,而且还体现着特定阶级成员们的个体诉求和社会理想;从价值观层面,马克思明确地对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与被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区分。他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一直力争将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升华为彻底的、革命的、批判的意识形态。其次,马克思揭示了意识形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关系。他指出,社会历史发展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只属于特定阶级的社会意识,是思想家构造出来的观念映象,意识形态既可作为一种正能量推动社会历史发展,也可成为一种消极保守的力量阻碍社会的进步。再者,马克思还揭示了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在本质上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现实矛盾在思想上的一种映象,所以也必将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而最终走向结束。马克思认为,要加强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设,从而唤醒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使之成为一种“物质的力量”去完成革命。他强调“批判旧世界而发现新世界”,在他看来,不仅要注重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还要注重在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同时建构革命的、批判的、彻底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这样,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就实现了批判与建构的有机统一,并且体现了其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整体性。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鲜明特征

第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革命性,两者是互为前提、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性是指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之上,不仅是对旧有意识形态的扬弃,还是对社会意识发展规律准确把握;革命性是指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看待意识形态,在对各种意识形态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反对把意识形态绝对化,更不允许把人的认识颠倒并虚幻化。正是站在这样的立场上,马克思才确立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第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指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于社会实践,并非凭空捏造,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它来源于实践活动,又反过来用以指导现实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第三,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其理论旨归在于由批判逐步走向革命的建构,使现存世界革命化。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们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诉求,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一直致力于实现批判性与建构性的高度统一,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的根本宗旨就是由批判逐步走向建构。可以说,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以往意识形态理论的一种扬弃,后经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并随着时代的变化,彰显出不同的理论特色。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这一时代课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内容、意识形态斗争面临的新问题、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都作出了科学回答,这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也为我们解决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三)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时代冲击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问题上,会发现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迫切需要继续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有力扭转了意识形态领域失声失语、被动挨骂的局面,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时刻准备好进行艰巨而复杂的伟大新长征。从国际范围看,当今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意志与思想”将走向台前,西方敌对势力十分注重通过意识形态渗透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其渗透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直接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进行思想渗透;第二种是以各种文化产品为载体,向大众渗透西方意识形态;第三种是以学术交流为掩饰,向精英知识分子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后面的方式更加隐蔽,往往能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而通过各种基金会拉拢知识分子,意在培养从内部瓦解社会主义的“文化基因”。从国内情况看,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念中既包含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因素,也包含逐利、拜金的消极因素。尤其是随着中西方交流的不断拓展与深入,多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使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冲击和淡化。可以说,进一步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建设的良好态势,是一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任务。

(四)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习近平意识形态理论的源头活水。習近平总书记从基层到中央的大量实际工作经验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智慧,为其理论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意识形态理论独具实践特色,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出现的问题,在201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最新成果。第一,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地总结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他把这种规律归结为“九个坚持”,即要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要坚持“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要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能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要坚持“讲好中国故事”。这不但是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规律的深入思考,也是对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回答,“九个坚持”不但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和任务,也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遵循。第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五项使命任务。这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工作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要把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凝聚起来,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断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这五项使命任务相辅相成,举旗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首要任务,聚民心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环节,育新人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职责,兴文化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实基础,展形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与追求。这五项使命任务为打开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引。第三,习近平总书记还指明了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具体任务,这为我们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重要抓手。他指出,一方面要切实提升主流舆论的影响力,努力抢占网络舆论高地,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各级党委(党组)还要做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不马虎、追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不含糊。要向世界讲好中国人奋斗的故事,要让世界了解我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和坚持和平发展的故事,为我国塑造更好的国际声誉。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一脉相承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虽然习近平总书记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理念已经形成,但这一过程没有止境,这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为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而且对于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郭存发guocunfa@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资产阶级马克思建构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最有思想的句子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建构游戏玩不够
“危险的侵略者”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