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赣南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几点思考

2018-05-14张旻新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5期
关键词:客家文化生态保护旅游

张旻新

【摘要】赣南是客家诞生地和大本营之一,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是全国最大的客家聚居地,被誉为“客家摇篮”。本文就赣南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契机,从增强文化认同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同步保护、“文化+旅游”等方面提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客家文化;生态保护;文化+旅游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1月6日,文化部正式发文,同意在江西省赣州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继广东梅州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客家是汉民族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原汉民迫于战乱、饥荒等原因渐次南迁至赣、闽、粤毗连地区,与当地土著和畲瑶等民族融合而形成的一支重要而稳定的民系。[1]赣南的客家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目前,已有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于都唢呐公婆吹、赣县东河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上犹九狮拜象、赣县田村花灯制作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6项;信丰大阿子孙龙、杨村过山溜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5项,在客家文化领域影响极大。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提出的创新性尝试,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整体保护的重要途径。如何使保护区建设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如何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问题,如何保护兼利用甚至开发问题,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思考意见,以供参考。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文化认同感

生态保护,意识形态是前提。赣南辖章贡区、赣县区、南康区、瑞金市、大余县、上犹县等19个区(市、县),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880余万,是海内外最大的客家聚居地,除章贡区和信丰嘉定镇外,其余均属纯客家地区,客家人口占比达95%以上。赣南客家研究肇使于20世纪90年代,2004年11月第19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召开,使赣南客家语言、血缘、生存方式、生活环境、客家渊源等研究进入第一个高峰期。

国家级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申报成功,成为赣南客家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峰期。要打造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提高思想认识和增强文化认同感是关键,主要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要由政府牵头,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媒体,以客家为赣南的文化标签,大力宣传客家文化,宣傳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让民众增强文化认同感,自觉加入到文化生态保护队伍中。二是加大教育引导。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步展开,以家庭为单位普及客家话,将客家地域文化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课堂,并与当地博物馆结合,开展社会教育,实现客家文化的传承、发展。

二、生态保护,物质文化保护是载体

物质文化包括遗址、遗迹、文物和实物资料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传承活动的空间场所和载体。建设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物质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

(一)加大对客家传统民居、客家历史文化名镇、文化街区、古村落等的开发、保护

赣南客家民居分为“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厅屋组合式”民居分布于全区各县市,主要有“四扇三间”“六扇五间”“九井十八厅”等建筑形式,是赣南民居的主流形态。赣南“围屋”被海外专家誉为“建筑教科书”“东方的古罗马”,在定南、龙南、全南、寻乌、安远等县迄今尚存500余座明清时期的围屋。围屋是赣南客家最具历史、文化内涵的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赣南现有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15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6条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还有不少保护完好的古村落、古祠堂、古寺庙、古戏台、古塔和风水林。近年来,这些珍贵的物质遗产得到了政府较好的修缮和保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坯房改造,空心房拆除,客家传统建筑正在逐渐消失,传统建筑风格正在没落,保存这些传统民居、历史文化名镇(村),在注重保护的前提下,加大开发力度,让这些古民居、古建筑再度涣发生机,对赣南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加大资金投入,对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征集、保护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客家先民的智慧,遗存下了客家匾额、客家木雕、石雕构件、客家生产、生活用具、客家刺绣等丰富、珍贵的文化遗存。2010年9月,江西客家博物院在赣州市赣县区设立,博物院致力于对客家历史文化遗存物(可移动文物)的征集、收藏和保护,现已收集客家民俗文物藏品万余件,抢救性保护了一批濒临灭失的客家可移动历史文化遗存。但文博系统经费有限,急需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对客家历史文化遗存的抢救性征集、保护。

(三)加大对客家地方史志、文献、族谱的保护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谱。国史、地志、家谱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地方志全面、系统地记述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家谱述说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一个家族的来源、迁徙轨迹,记录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历史文化全过程。

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先生从1930年开始着手征集客家族谱,并在广东各地报刊上刊登《征集客家史料启示》。在研究方法上,罗香林先生开创了把历史文献与方志和族谱等民间文献相结合,把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察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筹建客家地方史志馆、谱牒馆并加以研究,对客家文化的生态保护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生态保护,非物质文化保护是核心

(一)客家语言的保护

客家语言是汉语言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在被迫迁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客家民系一直把“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当作祖祖辈辈恪守的信条。“不卖祖宗言”折射出客家人对祖先辛酸迁徙史的一种记忆,以及客家人对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自尊与自信,无论漂泊何方、迁居何处,客家人始终认为自己的根在中原。“祖宗言”不仅是客家人对中原故土的历史记忆,更是维系客家族群世代相传的精神纽带。[2]客家语言最独特的一点,是联结了客家相关各省市,以至全球各华人地区客家人的乡音认同。笔者呼吁,客家语言的保护与普及在赣南客家生态保护中应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非遗陈列,服务于民

赣南辖十九个县(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分散,笔者建议搭建一个大且具影响力的文化平台,建设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陈列馆,将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出来。同时,在古民居、历史文化名镇(村)选择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点缀性活态展示,为古民居、历史文化名镇(村)增添文化内涵,涣发生机。

2.培训、开发,传承发展

一是对客家花灯、手工酱油、石城肉丸、沙地板鸭、阳埠腐竹、定南客家服饰等有市场发展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非遗保护资金通过政府与培训机构合作,以免费培训的方式对市民进行培训,把技艺代代传承下去。二是加大引导、鼓励,让非遗传承人从单一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发展成为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者、经营者,在增加他们收入的同时,让文化产品反哺文化传承。

四、文化搭台,旅游唱戏

文化与旅游从来都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赣南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依托厚重的客家文化资源,努力打造“旅游+客家文化”模式,文化搭台,才能唱响赣南旅游的好戏、新戏。

(一)文化搭台

一是精心打造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点。赣南的客家人文景点非常丰富,其中在全国具一定知名度的有龙南关西围、燕翼围、乌石圍、赣州通天岩、八境台、蒋经国故居、兴国三僚、赣县白鹭古村等,但这些人文景观虽硬件扎实,内涵稍显薄弱,应针对每个景点的特点丰富内容,增加文化内涵。

二是整合客家传统音乐、曲艺、舞蹈、戏剧,创作《客家人》舞台剧。在赣南非物质遗产名录中,客家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33个,几近一半。能否尝试创作、编排一台诉说客家起源、客家历史、客家文化、客家民俗的舞台剧,以客家山歌、采茶、舞蹈等展演形式,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客家文化、客家内涵,把赣南客家文化真正保护起来。

三是每年定期召开客家旅游文化节、客家文化论坛、客家山歌、美食大赛,擦亮客家文化名片,提升客家摇篮形象,让赣南客家文化再度热起来。

(二)旅游唱戏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将赣南“客家摇篮”的品牌融入旅游开发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底蕴深厚的客家文化,把文化融入旅游的各个方面,提升旅游品质。

一要突出主题,设计精品线路。根据旅游客流市场的需求,精心设计以客家文化为主线的特色旅游线路。同时,将赣南“红色、绿色、古色”文化融入客家文化旅游主题线路。

二要加大投入、引导,把客家文化纳入旅游六要素。让每一位来赣南客家旅游的游客吃客家特色小吃、特色菜肴,住客家特色小栈,游客家民居、古村,看客家文化大剧,购客家特色纪念品。只有把文化做到纯粹和极致,才能真正把客家“文化+旅游”做大、做强。

赣南,保留着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地道的客家方言、古老的客家民居、淳朴的客家风情、精湛的客家艺术、神奇的客家风水以及丰富的客家人文景观[3],设立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对赣南客家文化的传承将起到积极、深远的作用,相信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模式,赣南的客家文化将会得到长远的保护与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金培.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多维解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

猜你喜欢

客家文化生态保护旅游
旅游
唐开大庾岭路、赣水交通与石固神信仰
贵阳生态保护法庭的成立与发展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闽学四贤”理学思想与闽西北客家文化特质
谈客家擂茶文化及其传承
客家文化外宣材料英译研究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调查分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