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记忆中暖身暖心的竹火笼

2018-05-14谢菁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3期

谢菁

【摘要】现在人们生活在水泥城市里,邻里之间可以说是互不相干,缺乏亲情和友情,而在以前的生活中,牵起邻里之间情感的往往是些小物件,如竹火笼、暖水壶等,本文通过对竹火笼的描述,回忆当年的温暖时光。

【关键词】火笼;取暖;各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54 【文献标识码】A

好像一夜之间,天气就变冷了,许久不见了太阳,南方的冬天是湿冷地,即使坐在屋子里也会不禁地打颤。在这阴冷地的天气里,看到大家基本上是使用空调、取暖器或是热水袋,这些电器虽说取暖速度快,但想着能一身自下而上地暖好像还是要传统的竹火笼才能达到这种效果。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村老家常用过的竹火笼,想起小时候和伙伴们在一起做过的许多趣事,如今竹火笼已经离我们很是遥远,但它却依然那么清晰地存在于我的脑海中。

竹火笼的历史可谓悠久,竹火笼之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庭雪乱如花,井冰粲成玉。因炎入貂袖,怀温奉芳褥。体密用宜通,文邪性非曲。本自江南墟,便娟脩且绿。暂承君玉指,请谢阳春旭。”这首诗是南朝齐人谢朓为咏竹火笼而作。可见,竹火笼是古人寒冬生活中的神器,冬天可以暖手。当然,暖脚也是可以的,南北朝诗人阴铿在其律诗《秋闺怨诗》就提到了其暖脚的作用。“独眠虽已惯,秋来只自愁。火笼恒暖脚,行障镇床头。”总的说来,竹火笼的最大功能还是取暖。

赣南客家地区的竹火笼,可以说凝结了祖辈们的大智慧,样式简单,但是取暖效果最好。在以前的艰苦岁月中,竹火笼也可以说是非常具有亲民性,制作原料取自身边随处可见的竹子,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是它走进千家万户的老百姓家的重要原因。

以图为例,此种竹火笼在客家地区可以说是最常见的形制。竹火笼的构造大体可分成三个部分:火笼盖、火笼钵、火笼篮。

火笼篮的构成较为复杂,称之为篮,是因为它的整体形状像个提篮。火笼篮的底部,是起着承托整个火笼的作用,先是按照火笼钵的大小编好一个比火笼钵直径稍大一些的圆形框,然后在竹框底部用铁丝或是两根竹片呈交叉状固定住,用来托住火笼钵。中间部分是它先由六到八根短竹片立在底部的圆筒边上(起到支撑和固定火笼高度的作用),再用竹蔑丝围绕火笼钵的大小编织成的一个筒状物。接下来会在筒状物里面用铝皮围绕一圈,用来保护竹篮。两边是一条1寸宽的竹片,两头破开成两层,内层再破开成两片,总的成为三片,它连接着竹火笼的外围和底部的圆形框,并在两边固定住。起着提手的作用,可以用来提或挽。

火笼钵,可以是砂钵、或烧制的碗状瓦、亦可以是陶钵。通常会在里面放入从柴火灶膛里铲出柴火灰和红木炭倒入钵内,用热灰盖住红炭,一般还会用铲子或火钳在里面捅几下,好让炭火之间通风,不至于熄灭。接下来就可以尽情享受,用来烤手烘脚,连续五六个小时都是热乎乎的。

火笼盖,先是用竹蔑片做成一个圆形的圆圈,高约一寸,直径大小比内胆稍大些的筒状物,再用铁丝由中间开始往外扩散编成拱形网状的盖,最后和竹编的盖相连接。这个盖是起着放手和脚的作用,也可用来烘干小的物件。

下图为江西客家博物院馆藏的另一种形制的竹火笼,此款竹火笼竹编工艺较为繁杂,造型美观,简洁大方,在客家地区并不多见,可称精品。

寒冷的冬天,夾几块烧红的木炭放进竹火笼里,木炭上面盖些冷却的木灰(目的是为了降低火笼的热度,使温度不会过高,避免灼伤皮肤),就可以烤火了。火笼里的木炭一般是用做饭的灶头里烧红或烧剩的木炭,有时为了让火笼的热量保持长些时间,也会把旧的灰铲掉一些,再添加一些未用过的木炭。

盖上一条围裙或是一件旧衣服,再将两手或双脚放在火笼上,手和脚很快就会暖和起来,通过双手和双脚的热量传递,全身也很快会感到热乎乎的。还记得以前,在寒冷的冬天,那时我们的衣服都不多,可以说缺衣少食,大冷天的穿得很少,一般上身只穿两件衣服,下身只穿两条裤子,如果在室外,那肯定是脸上挂着两条冰柱子。但在室内的话,只要去灶里铲些炭火盖些灰,身上就立马有了暖意。有了这个热火笼,整个冬天,无论是寒风凛冽还是冰天雪地,都可安然度过,并浑身感到温暖融融。

竹火笼在那个年代也是个聚会必不可少的物件,饭后,大娘们一群,大爷们一群的,纷纷从家里提着竹火笼出来,聚在太阳底下,晒着太阳,话着家常。也有的会四人一桌,聚着打打扑克牌,手上没功夫了,就把竹火笼放在脚底下取暖,真可谓娱乐生活两不误。生活的简单幸福也就如此吧。

竹火笼是个宝,不仅白天可用,晚上也可用。晚上睡觉的时候,将竹火笼放进被窝里,一会儿被子和垫被、草席就热烘烘的,人躺在里面很暖和,就像睡在北方的炕上一般。但快睡着之前,要把竹火笼取出放到地上,否则,人睡着了,竹火笼倒了,会将被子和草席烧坏,引起火灾。

如果遇上连日阴雨,竹火笼除了取暖,还有烘干衣物的功能,在提手上放置一件薄小的衣服或袜子,不一会儿竹火笼上就会生起细微但是持久的的热气,数个小时就可以把衣物烘干。

竹火笼也是个美食制造机,小时候我们经常会把红薯丢进火笼里,等上一段时间,烤火薯就做好了,扒开烤地焦黑的红薯皮,露出里面黄灿灿的红薯内里,一阵香气扑鼻而来,在旁边看着的口水就会止不住往下咽。调皮的哥哥还会拿着在家门前小溪里捞上的几条小鱼,一条一条地摆在笼罩上,冷热一冲突,顿时一种焦香地烟气就冒了出来,时不时地翻动一下,烤上二十分钟左右,一条条烤小鱼干就好了,吃着酥酥地,嚼在嘴里又是那么香香地,也许是那时候的物质缺乏,所以,我们基本上都是偷偷地拿着这些红薯、芋头、土豆等小东西放到火笼里去烤,什么都觉得好吃,什么都觉得好玩。但无论我们事后怎么掩饰,都会被父母亲们看出来,小时候还总是认为爸爸妈妈是不是有千里眼、顺风耳,为什么我们做的事他们都知道,然后就是一顿“竹笋炒肉”(被竹条抽到鸡飞狗跳)。偷吃是要付出代价的,记得每次我吃过烤红薯都会流鼻血,即使挨了打,但下次又会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继续这样,不停地轮回,许是忘不了那个嘴里的香甜味吧。

虽然现在生活中电气化的物件越来越多,但简单且方便、存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忘的还是记忆中那个有着温暖内里的竹火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