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词中的茶文化与音乐审美意境研究

2018-05-14张展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茶文化

【摘要】茶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灿若星河中的一支,是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精品。纵观古诗词,有大量有关茶的论述即所谓的茶诗,而在这些茶诗中与音乐形态相关联的不在少数。本文拟以古诗词中的茶文化和音乐形态为研究对象,在甄别大量茶诗中涉及音乐形态的古诗词基础上,探讨茶文化与音乐的结合方式及内在关联,研究古诗词中茶文化与音乐审美的意境。

【关键词】茶诗;茶文化;音乐形态;音乐类别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发源地。中国茶文化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达到鼎盛,宋时期茶文化大发展并发挥到极致。茶文化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茶。人们常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形容美好事物用“琴棋书画诗歌茶”;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可见茶深入寻常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从卢仝的《七碗茶歌》、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杜牧的《题茶山》、苏轼《汲江煎茶》等脍炙人口的茶诗中可以看到,茶文化也备受文人墨客雅士的青睐。在众多茶诗中,不乏有“隔时尝茶坐,当山抱瑟吟”“泉美茶香异,堂深磬韵迟”“长剑舞余烹茗试,新诗吟就抱琴眠”“满院茶香敲句稳,一帘花影韵琴清”等将茶与音乐相结合的诗句。

一、茶诗中与音乐相关联的诗词整理概述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可以寻找到大量的有关茶的踪迹,成为茶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记载,可以搜集到的唐代茶诗有665首,宋代茶诗5298首,金代茶诗117首,合计唐宋金三代茶诗作者1158人,茶诗6079首①。本人依据这些茶诗进行进一步整理,发现这些茶诗中涉及琴、瑟、磬、歌、笙、笛、管弦等与音乐相关联的也并不在少数,粗略统计,唐代茶诗中涉及音乐的有62首,宋代167首,金代2首。这些被筛选出来的同时具备茶与音乐符号的古诗词,对研究古诗词中的茶文化与音乐审美意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茶诗中的音乐形态

鉴别茶诗是否与音乐相关联,是以茶诗中是否出现与音乐相关联的文字符号为依据的,比如“音”“声”“乐”这类直观表述声音形象的词语,还有如“弹弦”“抚琴”“吹笙”等这类直接描述演奏乐器的词语。在众多古诗词中的茶诗中,循迹到“琴”“瑟”“磬”“歌”“笙”“笛”“管弦”等多种乐器种类,它们形成了主要存在于茶诗中的一种特殊的音乐形态。

(一)弹拨乐器

1.琴

在大量茶詩中,尤以“琴”出现的频率最高。琴即古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魏晋南北朝时确定了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形制。古代文人墨客对琴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古琴音色古朴悠扬,有实音、散音、泛音三种基本音色,在茶诗中多次被提及。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琴茶》中诗句“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代诗人严维《云门寺小溪茶宴怀院中诸公》中诗句“猿饮无人处,琴听浅溜边。黄粱谁共饭,香茗忆同煎”。唐代诗人李群玉《与三山人夜话》中“酒思弹琴夜,茶芳向火天”。宋代白玉蟾《题清虚堂》中“长剑舞余烹茗试,新诗吟就抱琴眠。”宋代诗人陆游《梅天》中“轻阴昏茗色,余润咽琴声”等等。

2.瑟

瑟是中国古代弹拨乐器,常为25弦,每弦一柱,形状似琴。茶诗中提到用瑟演奏的诗句有:唐代诗人郑巢《秋日陪姚郎中登郡中南亭》中诗句“隔时尝茶坐,当山抱瑟吟”。唐代诗人周贺《玉芝观王道士》中诗句“蠹根停雪水,曲角积茶烟。道至心机尽,宵晴瑟韵全”。宋代诗人陈棣《叠韵春日杂兴五首之三》中“遣兴文揪内,微吟锦瑟旁……茶余齿颊香”等诗句。

3.筝

筝是中国古代传统弹拨乐器,春秋战国时已十分盛行,其形制似瑟,音域较宽,高音明亮清脆,低音浑厚饱满。诗人崔珏《美人尝茶行》中诗句“明眸渐开横秋水,手拨丝簧醉心起。台时却坐推金筝,不语思量梦中事”。其中,“丝簧”指管弦乐器,这里指拨弦乐器。“金筝”指装饰华美的筝。

4.琵琶

琵琶是自魏晋时期由西域传入的外来乐器,有曲项琵琶、五弦琵琶之分,其音色清丽,怀抱演奏。白居易《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中诗句“左手携一壶,右手挚五弦”。其中的“五弦”即指五弦琵琶,在隋唐代已融入宫廷音乐,十分盛行。还有宋代诗人张绶《昌国寺来景堂》中诗句“石灶未烹鸿渐茗……琵琶亭上月明时”等。

(二)吹奏乐器

1.笙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唐代诗人白居易《自题新昌居止因招杨郎中小饮》中诗句“春风小榼三升酒,寒食深炉一碗茶。能到南园同醉否,笙歌随分有些些”。这里的“笙歌”指笙合奏的声音,或吹笙与歌唱合奏的音响。还有宋代诗人吕本中《正月十五日试院中烹茶因阅汉碑》中诗句“南楼灯火漫明灭,北里笙竽频送迎”等等。这里的“竽”因与“笙”形制相似,同为吹奏乐器,因被连用。

2.笛

笛,中国传统吹奏乐器,唐代诗人韦应物《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中诗句“茶果邀真侣,觞酌洽同心。旷岁怀兹赏,行春始重寻。卿将横吹笛,一写山水音”。宋代诗人许及之《再赋纪实》中“遥望画船云锦外,好风吹到笛声长”等。

(三)打击乐器

1.钟磬

钟与磬是不同形制的打击乐器,声音洪亮悠远,常连用。诗人李中《寄庐山白大师》中诗句“泉美茶香异,堂深磬韵迟”。唐代诗人杜旬鹤《赠元上人》中有“煮茶童子闲胜我,犹得依时把磬敲”。宋代诗人李彭《用韦苏州神静师院韵寄微公》中“云卧衣裳冷,岩幽钟磬微”等。

2.箫鼓

箫是传统的吹奏乐器,鼓是打击乐器,箫鼓常连用,本文将其归类在打击乐器中。宋代诗人陆游《题野人壁》中“箫鼓相闻村社密,桑麻无际岁时丰”。以及宋代诗人欧阳修《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中“腊市渔盐朝暂合,淫祠箫鼓岁无休”等。

(四)歌

歌,指人声。唐代诗人郑谷《寄献湖州从叔员外》中“茶香紫笋露,洲迥白蘋风。歌缓眉低翠,杯明蜡翦红。”宋代诗人陆游《吴歌》中“因睫凭茶醒……试为若吴歌。”其中,“吴歌”指流行于建康一带的民间徒歌。

(五)管弦

唐代诗人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中诗句“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秋日梁王池阁好,新歌散入管弦声”。唐代诗人朱庆余《秋宵晏别卢侍御》中诗句“风亭弦管绝,玉漏一声新。绿茗香醒酒,寒灯静照人”。其中的“管弦”指管乐器(即吹奏乐器)与弦乐器(即弹拨乐器)合奏而产生的声音,也代指丝竹乐声。

三、茶诗中茶文化与音乐的几种关系

在大量的茶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谈及茶与音乐形态的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普遍存在的、大多数茶诗均按此形式出现的,即茶与音乐相关的词语、诗句是依次出现的,它们存在于两个不同的诗句中,有的中间或间隔二至三句甚至更多。这种情况本文称其为“依次关系”,说明古诗词中茶与音乐的关系呈一种先后次序出现,有承接关系,关联或许并不是很大,但也不至于太远。第二种情况是古诗词中的茶词语与音乐形态的词语出现在同一句诗词中,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聯关系,同时出现在同一语境环境下,这种关系本文称其为“共存关系”,它体现了茶文化与音乐相关联的巨大意义。还有一种情况,即诗词标题中就清晰表明是茶赋、茶晏等无需质疑的茶诗,这种情况将全诗都笼罩在茶的标题情境下,音乐形象成为其中的一个要素,即面与点的关系,本文将其称为提领关系。

(一)依次关系

很多茶诗中与音乐相关联的古诗词均是按这种依次关系先后出现在不同诗句中的。如白居易《晚起》,“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描述了作者晚起床后慵懒、悠然自得、自我陶醉的生活状态。代指茶的“茗”出现在第三句中,作者用雪水煎茶,以酥油调制煮粥,呈现了古人起床后烹制早餐的情景。第四句描绘了作者自我嘲笑、快活愉悦的心情。第五句以酒的温润无毒和琴声的淡雅不悲相对应,体现了作者闲和宁静的处世之道。由此看来,第三句与第五句的关联并不是很大,但第五句亦是在第三句的铺垫和基调上产生的,有着共同的对待生活悠然自得的状态。

(二)共存关系

茶诗中与音乐形态形成共存关系的诗词比例相对较少,但也有一定规模。如钱起《过张成侍御宅》中诗句“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意思是主人用紫茶代替酒招待我,以演奏古琴名曲《渌水》挽留嘉宾。可以理解为两位友人边饮茶,边赏琴曲,以“紫茶”和“渌水”均为好茶名曲形容两位友人的关系。再如“隔时尝茶坐,当山抱瑟吟”“泉美茶香异,堂深磬韵迟”“茶美睡心爽,琴清尘虑醒”“雪弦寂寂听,茗碗纤纤捧”等几句诗句,均体现了茶与不同音乐形态处于共存关系的一种状态,即茶中有乐,乐伴于茶。

(三)提领关系

标题中即表明是茶诗的古诗词也有一定数量,如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镜会亭欢晏因寄此诗》,“遥闻境会茶山夜,朱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诗词题目开宗明义是写茶晏,首句提到钟乐歌舞,第三句描写品评好茶,这类诗词中茶形象起到了提领全诗的作用,与诗句中出现的音乐形象形成总分关系。

四、结语

古诗词中存在茶文化与音乐形态相结合的大量实例,在音乐形态上形成多种不同乐器的存在方式,营造不同的演奏方式、音色声响与音乐场景;同时,在这些诗词中,茶与音乐形态形成多种不同的关联关系。

参考文献

[1]钱时霖,姚国坤,高菊儿.历代茶诗集成·唐代卷[J].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6(01).

作者简介:张展,讲师,古筝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就职于安康学院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6年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古诗词中的茶文化与音乐审美意境研究”(项目编号:16JK1005)。

猜你喜欢

茶文化
茶文化教学对幼儿审美的影响
虚实融合的对外汉语传统茶文化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探讨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贵州茶文化旅游开发困境及创新路径研究
互联网思维引导下茶文化传播形式的探索
浅谈茶文化如何在高校宣传推广
校园茶艺飘香
贵阳市400余名机关干部参加茶文化活动
茶都茗史翰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