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林县油桐尺蛾的防治

2018-05-14温然予

好日子(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温然予

摘 要:主要阐述了油桐尺蛾作为油桐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情况,生物学特性,分布与寄主及其生活史,并从营林措施、化学防治、安装杀虫灯及林间施药技术等方面对危害油桐尺蛾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油桐尺蛾危害情况;生物学特性;防治措施及情况

1 油桐尺蛾危害

1.1危害面积

2011年5月中旬,西林县足别乡和那劳镇的两个村11个自然屯发生油桐尺蛾害虫危害严重,受害面积15500亩,其中:严重受害1150亩、中度2080亩、轻度12270亩。

1.2危害情况

根据进一步调查,发现害虫已全部进入化蛹期,平均每株油桐树有120个虫蛹,其中,受害最大的地方达到平均每株300至450只蛹,危害中度的地方平均每株100至150只蛹,受害较轻的地方平均每株35至50只蛹。虫蛹数量非常多,10~25天后将羽化成虫,交尾产卵,每雌产卵数百至2000余粒,卵孵化后成为幼虫继续为害。因此油桐尺蛾重新成灾的可能性还很大!

2 生物学特性

油桐尺蛾属鳞翅目尺蛾科,又名油桐尺蠖、大尺蠖,俗名拱背虫、柴棍虫、量尺虫等。油桐尺蛾是完全变态昆虫,完成一个世代需要经过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阶段。

2.1成虫雌成虫体长22-25mm,翅展52-55mm。体、翅灰白,翅上密布灰黑色斑点,触角雌蛾丝状,雄蛾双栉毛状。尺前缘到后缘有3条黄褐色波纹状以近外援1条最明显,雄蛾中间1条不明显。足黄白色,腹面黄色,腹部末端有一丛黄褐色毛。

2.2卵椭圆形,直径0.7-0.8mm,青绿色,将孵化时呈黑色;常数百粒至千余粒聚集成堆,上面覆盖有黄褐色绒毛,卵块圆形或椭圆形。

2.3幼虫幼虫一般6龄,少数5龄或7龄;老熟幼虫体长65-70mm,出孵幼虫体长2-4mm,呈灰褐色;2齡为淡绿色,3龄为青绿色或黄绿色,体分节明显,4龄以后幼虫体色则随环境不同而异,有青绿、深绿、青褐、灰褐、麻绿等色;幼虫头部密布棕色颗粒 6 状小斑点,头部中央凹陷,略呈“M”,形,两侧凸起成角状,前胸背面具有两个小突起斑,气门紫红色,腹面灰绿色,腹部第8节背面微突。

2.4蛹圆锥形,长22-27mm,初为绿褐色,后转为黑褐色;头顶有两个黑色小突起,似角状;中胸背面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突起,腹部末端长刺状;雌蛹比雄蛹肥大。

3 分布与寄主

3.1分布

油桐尺蛾主要分布在我县足别乡平木村、那劳镇那兵村,1年发生2-3代,而且普遍存在虫龄重叠现象。相对来说,在本地夏天不很热、冬天不很冷,植被丰富,生态条件优越,平时很少使用农药;加上害虫寄主众多,油桐林区害虫虫源逐年积累,导致这次害虫周期性大发生。

由于我县所建立的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这样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因此,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流行,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3.2寄主

寄主范围广,西林、田林两县交界害虫的食料丰富,如油桐、桉树、油茶、板栗、大叶栎、荷木等,该害虫对这些经济林、用材林均可造成灾害。在我县的两个乡镇主要严重危害油桐及栎类,是杂食性害虫,常间歇性猖狂发生成灾,主要以幼虫啃食为害叶片,能将整株树的叶片啃光,仅剩秃枝,目前以油桐及大叶栎为主要寄主。

4 年生活史

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多在黄昏后羽化出土,有假死性和趋光性,雄蛾的趋光性强,昼伏夜出,飞翔力较强,成虫寿命3-10d;卵成堆产于叶背、树皮裂缝、枝丫、枯枝落叶或杂草丛中;出孵幼虫活跃,能很快向树冠上部爬行,吐丝下垂,借风力飘散转株为害,1-3龄幼虫取食嫩叶成缺块,4龄后食量剧增能将叶片和嫩梢吃尽,老熟幼虫在树冠周围的土中化蛹。以蛹在树干周围表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于2月下旬至3月下旬羽化,4-5月幼虫开始危害油桐林,5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现成虫;第一代成虫6月中、下旬羽化产卵,7月中旬幼虫又开始危害,以后各代幼虫的出现大致在8月下旬、10月下旬和12月下旬。

油桐尺蛾在西林县的油桐林地内1年发生2-3代,当前害虫处于第3龄至第6龄幼虫阶段,正值向为害高峰期发展。而近年来该害虫在广西其他地区主要是在每年8~11月为害桉树等林木。

5 油桐尺蛾的防治措施

贯彻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防治措施主要有:

5.1加强虫情监测调查、测报

为防治提供可靠依据,以县森防检疫站为中心,建立县、乡镇、村三级虫情调查网。由于我县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县森防检疫站技术人员少,充分发挥乡镇及村干部的作用,充分发动农民群众自报,尽量全面掌握虫情。

5.2做好下半年虫情发展趋势的中短期预报,为合理采取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据调查,目前油桐成灾面积还不到总面积的10%,而且油桐尺蛾还有大量的寄主植物,因此估计虫灾面积还会扩散蔓延。

5.3划分害虫发生类型区

根据害虫的历年及当前发生情况、海拔、林分结构、植被类型及油桐林经营现状等因素,将全县的油桐林进行害虫发生类型区划分,即常发区、偶发区和无灾区,从而分类施策,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常发区为重点进行专项治理。

5.4充分发挥天敌的作用

应进行天敌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保护林中杂灌木,以丰富生物群落,增加天敌的数量。在油桐树叶片已经吃光或即将吃光的林分内不能使用农药,以免杀伤天敌。

5.5营林措施

在发生油桐尺蛾的林地内采取挖蛹、刮除卵块、捕打及诱杀成虫、深翻林土等方法来控制。人工摘除卵块、挖蛹、捕打成虫是害虫防治最直接和最原始的方法,虽然其效果明显,但是对于大面积的树林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千年油桐的树体高大,人工很难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秋冬季节结合施肥,深翻林土20cm以上,收集被害树下的落叶、杂草。进行积肥或烧毁也是害虫综合防治方面重要的一环,但是这种方法只能灭杀很少一部分害虫,只能作为害虫防治的一种辅助方法;营林措施是可持续控制森林害虫的基础。据调查发现,油桐危害面积最大,合理营造不同抗虫品种混交林,适时抚育来改善,可以改善油桐以及天敌的生存条件,提高油桐林自身控制有害生物的潜力。

5.6翻土杀蛹

在树干基部周围一米直径、5~7厘米深度的范围内,清除杂草、翻土杀蛹。但因面积大、范围广、工作量大,短期内很难完成。

5.7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可作为一种在林中控制油桐尺蛾危害的应急措施。油桐尺蛾发生在3年生以上的油桐林,发现有虫危害时幼虫已是2-3龄以上到成灾时期,在幼虫老熟前把虫口密度降到最低;喷撒苏阿维菌及白僵菌生物农药效果显著。

5.8安装杀虫灯

灯诱杀法作为油桐尺蛾综合防治中的一种辅助方法。利用油桐尺蛾成虫的趋光特性,采用黑光灯诱杀害虫,在成虫盛发期选择无风、无月亮和闷热的夜晚,于林间挂黑光灯进行诱杀成虫,可以有效地降低其虫口密度。同时也起到监测害虫发生发展动态的作用。

6 防治效果

6.1喷撒药物

2011年5月31日,区、市林业森林病虫专家及领导一行6人到我县实地检查指导虫害防治工作,并分两批无偿送给我县药品“苏阿维菌”3吨、喷撒药物机器11台。截止6月底,共从区、市及各县调进防治药物“苏阿维菌”7.5吨,“森绿” 2吨,喷撒药物机器使用14台。

6.2安装诱杀虫灯

总共安装44台杀虫灯,其中太阳能杀虫灯24台,交流电式杀虫灯20台。利用成虫活动的高峰期夜间的8点至11点,在这一时间段内,开灯诱杀。防治效果良好,虫害得到有效捕杀,达到防治目的。

防治工作一個月,共派去林业工作人员100人次,受害油桐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来是光秃的枝条,现在已经长出了新叶;油桐和其它阔叶树上均未发现油桐尺蛾幼虫,林地上除少量受白僵菌感染的幼虫尸体外,没有发现幼虫尸体(被蚂蚁吃掉或者被微生物分解了)。油桐尺蛾的防治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灾情得到有利的控制。

最近四年油桐尺蛾发生情况:①2011年发生15500亩,其中:严重受害1150亩、中度2080亩、轻度12270亩,成灾率0.36‰;②2012年发生1990亩,其中:轻度1690亩,中度300亩,成灾率0%;③2013年发生轻度面积300亩,成灾率0‰。④2014年发生轻度面积300亩,成灾率0‰;⑤2015年上半年发生轻度175亩,成灾率0‰。据以上数字显示,我县对油桐尺蛾虫害的防治措施有效合理,灾害得到有利的控制,发生程度逐年明显下降,森林资源健康生长得到保障。

7 结束语

油桐林中油桐尺蛾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行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预测预报、防治一环扣一环,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抓好监测工作是控制油桐尺蛾食叶害虫的关键,可通过观察树叶被害情况和应用灯诱集杀成虫数量来监测。同时,对已发生油桐尺蛾危害的油桐、杂木林,首选生物农药防治,因为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大、对林间各种天敌的杀伤力大、害虫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应慎重选用。而生物农药使用方便,药效期长,对人畜及害虫天敌安全无毒害外,还对其它害虫具有较强的持续控制作用。

猜你喜欢

生物学特性
一株野生侧耳属菌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