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油画在东西文化的融汇中绽放与挑战

2018-05-14王妍

好日子(下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融汇中西文化油画

摘 要:油画是多元文化中的一种存在形式。油画移植中国后,在中西两种文化融汇过程中繁荣兴盛,而民族化的过程却使油画面临跌宕起伏的尴尬。在多样性与统一性共存的文化原理的关照下,多元与融合共生理应成为油画民族化创新的新理路。本文主要论述了油画在东西文化的融汇中绽放与挑战,以期为今后油画的创作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油画;中西文化;融汇;挑战

1、油画在东西文化的融汇中绽放

油画自尼德兰人发明之后迅速在世界各地传播。当尼德兰人运用油画材料,创立了一种属于“描”的体系的精雕细刻的油画时,先后被意大利人、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美国人、日本人等接受,在全世界走向近代化的国家中迅速传播。他们大多在油画基本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民族文化特点和审美情趣,对油画进行了临仿、加工和创造,并形成了具有本国民族特点的油画。油画在中国的扎根,归根于艺术家对油画的引入、学习、传播与创造。这一系列过程的发生则又源自两个时期的两次“西画东渐”。西画东渐的过程亦是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油画就是存续在这种异文化相遇的文化情境中。

美术史上两个时期的西画东渐,是两种异文化碰撞与交融的文化现象。它促进了油画在中国的儒化与涵化。第一次是明清时期的西画东渐,以“欧西绘画之流入中土”为主要特征,尤其是19世纪对英国油画的吸收。这便促成了中国南方的外销油画的兴盛,并以西方外来经贸商船和传教士为传播主体。此时,油画的商业性较浓厚。第二次是20世纪的西画东渐,以“洋画运动”为主要特征,即对欧洲油画的镜鉴。其过程夹杂了中国油画应选择写实与欧洲现代画派的何种路径的争论,以吴作人、司徒乔、董希文等为代表,他们在油画民族化的过程中作了巨大努力。

“中国油画”经历了多次关于油画民族化的曲折历程。第一次油画民族化以题材的中国化为特征,主要是在绘画形式上,中國外销油画区别于西方油画,前者取材于中国山川景色和本土人物与事,带有浓郁的中国风和传统文化色彩。这种东方神秘文化色彩的油画广受西方喜爱,因此返销欧洲。此时的油画只是在形式上借助了中国文化元素,并未在技术上进行“动刀”,因此关于油画民族化的讨论还未被正式提出,反而使中国油画在世界上有了一席之地。“油画民族化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展开。一些专业人士公开发表文章批判中国油画多为模仿西方而少有创造。他们建议,油画无论在题材选择上,还是绘画风格与技术上应该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关注中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探索具有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的油画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油画民族化已经被公然“宣扬”。例如,董希文被认为是创造中国油画民族风格的杰出画家,他的名作《开国大典》的减弱光影的技巧,以及《哈萨克牧羊女》的用线条、平面、装饰性的绘画技巧等都是民族化的体现。这种民族化的“创造”同时也受到了中国西方油画派的尖锐批评。后来的罗工柳,将中西两种绘画观念、文脉结构融合在一起,致力于油画民族化。改革开放以来,油画民族化问题重新被激烈讨论,《美术观察》《文艺研究》等刊物先后发表了系列关于油画民族化的文章,分别从艺术的本质、形式以及比较的视野展开论证或质疑。

2、油画民族化后遭遇多元文化时代的挑战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处在一个相互矛盾与相互依存的统一的整体性过程中。约翰· 奈斯比特认为,这样的过程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全球化与一体化,主要是经济、科技甚至某些物质文化的发展趋向于全球一体化;一是多民族与多元文化主义,主要是作为民族及其文化的哲学、宗教、伦理、文 学、艺 术等走向多元化。全球化与文化多元本质上是关涉多样性与统一性的问题。油画作为文化艺术形态,也需要正视这一现实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油画的走向。

油画源自欧洲,传之于美洲、亚洲,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并经各国“本土化”以后,成为彰显不同“国别性”和“民族性”特点的油画。油画被认知和接受的地理空间在不断延伸,而随着“民族化”和“本土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其文化空间和艺术空间则在不断缩减。不同国别、不同民族间的油画有了色彩上的、技巧上的、理念上的、派别上的等诸方面的区分。为此,人们难免会质疑,油画到底有无“民族化”或“本土化”一说,油画到底是世界的还是某个民族或族群的。表面上看,这是政治性和民族性因素对艺术的“干预”,而从世界发展的趋向角度来看,这是世界文化多元发展与本土文化发展的理性诉求。

艺术虽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边界,也不会因政治形态背叛艺术本身的自由,但必然受到某一民族的、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影响,通过区域时空文化特点的形式呈现出来。不过也有人认为,“政治经济上的全球化是现代发达西方资本主义掌控全球的策略,已受到巨大的抵制,自身也出现许多无法克服的难题。文化上的全球化,尤其是表现价值观念与创造性的艺术,更不会全球化”。

在油画民族化的过程中,坚持油画民族化的一派基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对油画多元化的诉求,希望发展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点的艺术形式,同时包容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对油画的理解、丰富和创新。而对油画民族化提出质疑和反对声音的人,则是对油画标准的统一性的绝对坚守。他们担心“民族化”“本土化”“中国化”后的“油画”已经变成另一种画,其标准或已发生改变,因而有必要坚持西方油画最初的风格形式和文脉结构。

事实上,艺术一直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从人类发展史来看,人类经历着多元起源,到当今世界由一极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难发现人类的经济政治活动、社会组织形式、文化生活方式等无不蕴含着“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衍生逻辑。而在艺术领域,“艺术早已进入多元化时代”,所谓油画“多元化不仅指绘画技法,更重要的是指观念的多元化”。需要指出的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是油画“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统一的,即油画被允许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领域等异文化环境中存续、创新,但同时各种“化”后的油画必须首先是油画,即必须首先维护油画性质不变的内在规定性。

参考文献

[1]李化吉.油画民族化与创新[J].文艺研究,1981,(2).

[2]何奎.油画形式语言探索[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王妍(1994-),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为油画。

猜你喜欢

融汇中西文化油画
“三融”生花:信息课堂中人文属性的沉浸绽放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文化认同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如何融汇母语文化之我见
实录:美术基础课中的承传与融汇
油画去哪了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nflicts and Blending in Guasha
中西文化大对比之“交际语言”的差异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