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的喀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2018-05-14王园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喀什地区开发区一带一路

王园

摘 要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喀什地区区位特点及经济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对喀什地区开发区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全面有效地分析了喀什地区用地利用效率,不断改变的土地利用状况与相对的管理效绩,推论喀什地区未来土地集约可行的利用方向。并对近9年来的喀什土地集约度分值进行分析,根据数值对喀什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指出问题,提出建议:加强喀什地区开发区建设,提升开发区用地集约能力;优化开发区布局使用层次,提高开发区用地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集约空间。

关键词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喀什地区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7.011

古往今来,发展为社稷之本,而作为发展中的“先行者”,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域——开发区,在促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中彰显着集聚作用、辐射作用与示范作用,成为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前行的助推器。在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中,现阶段存在重扩延轻挖潜、升规模降效率弊端,如何能有效解决成为困扰开发区发展的首要问题。

喀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是连接我国与亚欧各国贸易通道的结合点,其战略地位无可替代。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位于棋眼位置的喀什战略定位事关该地区今后的发展。国土资源有效化管理面临诸多的新困惑与新矛盾,表现在城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加紧了对土地需求之间的矛盾[1],尤其是逐日严峻的耕地保护的局势同城镇化建设所需土地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城市的开发区,开发区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增长的核心,在推进城市各方面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3],同时,也会对周边地区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提升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本文在喀什地区用地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数据模型及合理可靠的评价方法,对喀什地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了解喀什地区集约利用的程度及今后的方向。

1 概况

喀什地区位于祖国西陲,地处南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国家“一带一路”让喀什成为先行区,全面带动以喀什为首的西部经济在机遇下蓬勃发展。2010年,喀什经济开发区辟为国家第六个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内陆第一个特区。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喀什地区实现生产总值约为780.12亿元,同比上涨16.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6.75亿元,比上年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240.80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增加值312.57亿元,增长15.0%。

2 土地利用现状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不断增加,园地、林地、草地在不断减少。到2016年底,全区总人口451.47万人,人均土地面积2.468 hm2,人均耕地面积约0.156 hm2,人均建设用地0.0465 hm2。从以上数据可知,喀什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较充足,但由于地形地貌的局限,加之水资源分散、季节分配不均衡,造成耕地资源匮乏。其他类型土地面积较大,表明土地开发整理有着巨大的潜力。

由表1可知,2016年喀什地区总面积为1 114.18万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70.40万公顷,占地区总面积的6.3%;园地面积为11.48万公顷,占1.03%;林地面积为50.93万公顷,占4.57%;草地为130.37万公顷,占11.7%;城乡及工矿用地为20.99万公顷,占1.88%;交通用地为6.82万公顷,占0.61%;水域用地为81.26万公顷,占7.29%;其他土地为741.93万公顷,占66.59%。

3 喀什地区土地集约节约评价研究

3.1 评价方法

喀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中,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相结合。在土地集约评价过程中,采用特尔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进行指标标准化,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3.2 各指标权重确定

评价指标的权重依据评价指标对评价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程度来确定。结合喀什地区的实际特点,组织了新疆农业大学、喀什市国土资源局7位专家,使用特尔菲法来进行指标权重值的计算。公式为:

(1)式中: wi为第i个目标、子目标的权重,n为参与打分的专家总数,Eij为专家j对于第i个目标、子目标的打分。所得权重值见表2。

3.3 指标理想值确定

理想值确定将目标值法、经验借鉴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相結合,综合考虑喀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行业政策,借鉴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经验,估测出各项指标的理想值(见表3)。主要步骤包括:

1)利用目标值法初步估测指标理想值。在遵循节约集约、合法合规用地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国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初步估测指标理想值。

2)借鉴其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经验,对指标理想值进行修正。

3)邀请专家对理想值进行评估和完善。邀请相关专家,结合喀什地区的经济社会、土地利用状况,对理想值进行评估,并对不合理的理想值进行修正。

3.4 指标标准化

评价指标标准化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

1)指标标准化方法。指标体系中选取的各项指标均与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呈正向相关关系,指标值越大,反映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越高。因此,评价指标标准化采用理想值比例推算法,以指标实现度分值进行度量,公式为:

(2)式中:S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实现度分值,X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现状值,T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理想值。

2)指标实现度分值确定原则。评价指标实现度分值应在0~100,当大于100时,该项指标的实现度分值记为100。

3.5 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计算

将所选的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计算。

3.5.1 子目标分值计算

喀什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各子目标分值计算公式为:

(3)式中:Fij为i目标j子目标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S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的实现度分值;Wijk为i目标j子目标k指标相对j子目标的权重值;n为指标个数。

3.5.2 目标分值计算

喀什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目标分值计算公式为:

(4)式中:Fi为i目标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Fij为i目标j子目标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Wij为i目标j子目标相对i目标的权重值;n为子目标个数。

3.5.3 集约度综合分值计算

喀什地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计算公式为:

(5)式中:F为土地利用集约度综合分值;Fi为i目标的集约度分值;Wi为i目标相对总目标的权重值;n为目标个数。

喀什地区2016年土地利用集约度分值计算结果见表4。

4 评价结果分析

4.1 土地利用状况

喀什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目标的分值为20.47,用地结构状况分值明显比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强度高,表明喀什地区在用地结构状况方面表现出较好的集约利用态势。由于喀什地区本身地理位置及国家政策等原因,经济发展缓慢,粗放用地,相比内地发达城市处于较低水平,但相对于自治区内其他开发区,土地利用程度略高。

4.2 用地效益

喀什地区用地效益目标的分值为25.15,从用地效益方面来看,喀什地区工业区集约利用状况处于较低水平。喀什地区着手从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工业用地产出强度等方面考察,重点引进了大量品牌型、主导型、龙头型工程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4.3 管理绩效

喀什地区管理绩效目标的分值为70.00,其中土地有偿使用实现率达到了80%。喀什地区在土地利用及监管方面比其他地区相较严格,到期项目用地妥善安置,对于工矿仓储用地严格执行有偿使用。

从2008—2016年喀什地区开发集约度综合分值(见表5)可以发现,虽然喀什地区土地集约度综合分值与内地相比还有差距,但土地集约利用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喀什地区土地集约利用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喀什地区土地的集约利用,将为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发展经济提供有力保障。

5 对策建议

5.1 加强喀什地区开发区建设,提升开发区用地集约能力

喀什地区是我国一个新的经济特区,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下,开发区建设的加强尤为重要,应不断加强对喀什地区开发区的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的投资项目,加紧扩大和完善现有的开发区,对于过时的开发区项目要进行整治或者重组。

喀什地区的开发区要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积极发挥出本地特色,为本地区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提升开发区用地集约能力,对于那些盲目开发土地、扩建开发区的行为要予以重视,让开发区的土地不能浪费,让每一寸土地都要有经济效益[4]。只有真正落实我国有关保护土地的政策,开发区用地的集约度才会得到稳步提高[5]。

5.2 优化开发区布局使用层次,提高开发区用地利用效率

喀什地区开发区用地的优化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国家政策统筹发展的指引下,要不断地提高喀什地区开发区用地的布局结构,按照相关规定建设开发区,在指定的地方建设开发区。根据专家的建议合理建设开发区,在交通枢纽处及国际贸易出口处加强开发区的布局。

5.3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集约空间

随着喀什地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确立开发区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发展少占地企业,实现产业的梯度转移。并且利用喀什地区本身的农业特点,提升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不仅限于生产原料,还可以引进加工业,加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慎刚,张锐.中外土地集约利用理论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1):90-93.

[2] 邵晓梅,刘庆,张衍毓.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85-95.

[3] 朱胜勇.开发区土地利用问题浅析[J].价格月刊,2004(5):19.

[4] 吴旭芬,廖元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问题的探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48-49,63.

[5] 卢新海.改进和完善开发区土地资源管理体制[J].中国房地产,2004(8):39-41.

(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喀什地区开发区一带一路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