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牧户视角下的新疆草原补奖机制实施效果·问题及对策

2018-05-14张晶张云玲买寅生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28期
关键词:和静县牧民畜牧业

张晶 张云玲 买寅生

摘要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效益评价实地调研,对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以来取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详细论述。结果显示:尽管奖补政策实施以来在生态恢复、牧区经济发展、牧民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草原奖补政策效益监管体系,包括政策监管、资金监管、效益监管,使其成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配套体系;还要建立并完善智力补偿、政策补偿及项目补偿等配套体系,确保使牧民持续地从中受益。

关键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效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8)28-0065-03

Implementation Effect,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Xinjiang Grassland Rewardcompensation Mecha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rdsmen—Taking Hejing County as an Example

ZHANG Jing1,ZHANG Yunling1,MAI Yinsheng2 et al(1.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Grassland Station,Urumqi, Xinjiang, 830000;2.Hejing County Grassland Station, Hejing, Xinjiang 841300)

AbstractBased on the field research on the policy benefit evaluation of the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ward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obtained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Xinjiang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wardcompensation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in detai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ha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erm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astoral areas and lifestyle changes of herdsmen,however, it was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supervision system for grassland award compensation policies, including policy supervision, fund supervision and efficiency supervision, so as to make it a supporting system for the policy of the subsidy and reward mechanism for 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intellectual compensation, policy compensation and projects. Compensation and other supporting systems ensure that herdsmen will continue to benefit from it.

Key wordsGrassl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rewardcompensation mechanism;Policy effect;Problem;Countermeasure

和靜县位于天山南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西北部,面积辽阔,水土和牧草资源丰富,巴音布鲁克草原更是以其草地面积广阔、类型多样,牧草资源丰富,草质优良而闻名全国,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业天然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对新疆特别是南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供应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1]。自2011年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至今,共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58 543.85万元,惠及5 400户、1.966万人口,草原生态大环境进一步恢复、草原畜牧业产业向集约化发展、牧区牧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尽管政策实施效果显著,但草原生态环境仍然存在整体恢复、局部恶化的现象。笔者以新疆和静县为研究对象,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对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方案、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和静县位于新疆中天山南麓,分别与5个地州的17个县(市)相邻,全县东西长425 km,南北宽150 km,行政区域面积396.86万hm2,草地面积为235.71万hm2,占和静县总土地面积的67.38%,其中,天然草原承包可利用面积为19.11万hm2,共14个草地类、50个草地型[2]。全县共12个乡(镇),山区7个牧业乡(镇)草地面积占全县的92%,承载着全县约95%的牲畜;农区5个乡(镇)草地净面积占全县的7.52%,承载着全县5%的牲畜,涉及牧民达5 424 户21 396人。另外,全县还有5大河流,以开都河流量最大,对该县以及流经的其他6个县的农牧业生产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4部分牧民畜牧业代际传递意愿强烈在政策引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牧民的年龄结构组成、受教育程度、劳动力转移方向、住房条件等[5-7]。但目前,和静县牧区从事畜牧业的中老年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仍然较强。主要原因是这部分年龄大的牧民非牧就业能力相对较弱、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草原畜牧业的依赖感强,思想观念相对守旧,并且让子女走出去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意识不强。他们大部分还是愿意以游牧的方式从事草原畜牧业。

4对策

4.1完善监督和管护体系,提高补奖政策实效政府有必要完善草原奖补政策效益监管体系,包括政策监管、资金监管、效益监管。组织多部门联合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将禁牧与治理、放牧与舍饲、资金兑付与超载牲畜核减、绩效评价与资金发放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切实保护和巩固政策实施;要结合农村牧区精准扶贫和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正确引导牧民将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以及合理的生活支出等方面,防止出现“等靠要”的现象发生;要逐步建立“管护员+牧民”的草原管护体系,以村为单位建立2~5个牧民巡查小组,协助草原管护员定期巡查,使牧民在巡查和自查中树立自觉保护草原的意识。

4.2制定更加合理的补偿标准,指导资金使用的长期规划建议根据禁牧、草畜平衡区域草地生产力、载畜能力、生态重要性等对补奖补偿标准进行重新核算;在给予牧民生态保护资金补偿的同时,建立并完善智力补偿、政策补偿及项目补偿等配套体系。在生产技术指导、经营管理咨询、优惠政策倾斜、特定生态工程建设等方面给予牧民更多的支持[8]。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加大对牧民特别是定居牧民的文化、科技及就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提高牧民科技应用水平;鼓励牧民利用奖补资金大力推行和普及良种、良舍、良料、良医和良法的科学饲养模式,逐步转变传统的简单、粗放、低效的畜牧业生产模式,建立并逐步完善多元、规模、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体系。使牧民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逐步寻找新的致富途径,最终达到有效遏制环境持续恶化和逐步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双赢的目的[9]。

4.3深化开展政策引导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教育增强就业技能建议政府继续实施如牧民定居工程、生态移民工程、15年义务教育、学前免费教育等项目持续推动牧区城镇化,通过増加就业、促进创业、鼓励就学,使一部分牧民从牧区转移出来。抢抓旅游发展机遇,利用好草原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大力保护、抢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积极引导牧民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加工销售、民族特色牧家乐、马匹租赁等二三产业;充分挖掘草原特色优势的绿色、有机畜产品,依托专业合作社带动,以合作、联营、产业互助、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实现搭帮互助;对有能力和意愿从事畜牧业以外工作的牧民,积极鼓励其雇工放牧并创业或外出就业;从教育环节入手,抓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逐步提高牧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和综合素质,使更多的牧民及其下一代有意愿和能力进城创业、就业。

参考文献

[1]

买寅生,董磊,阿勒腾古丽·买买提.和静县草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J].兽医导刊,2015(10):33.

[2] 新疆和静县人民政府.和静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方案(2016—2020年)[A].2017.

[3] 胡振通,孔德帅,靳乐山.谁是中小牧户?中小牧户的界定与产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4):93-100.

[4] 娜日苏.牧民视角下的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实施的效果影响分析: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3.

[5] 胡振通.中国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基于内蒙古甘肃两省(区)的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6.

[6] 孔德帅,胡振通,靳乐山.牧民草原畜牧業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16(1):75-85.

[7] 尹晓青.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及改进建议:以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为例[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7,33(3):39-45.

[8] 高婷婷.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9.

[9] 李笑春,曹叶军,刘天明,等.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核心问题探析: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生态补偿为例[J].中国草地学报,2011,33(6):1-7.

猜你喜欢

和静县牧民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商人买马
红枣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沙棘育种与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