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教研备课平台的教师个人空间建设研究

2018-05-14谢新林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个人空间教师

谢新林

【摘要】伴随着新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我国的教育领域与科技领域涌现出了一些新的教育模式,它将学习与网络进行了巧妙融合,这种模式称为网络学习空间。本文着重就网络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进行分析,并就教师的网络个人空间建设的意义与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实行教师的网络个人空间建设,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巨大的作用,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希望可以对教师的高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教师;网络教研备课平台;个人空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师个人空间建设的意义与作用

(一)对教学方式产生变革的作用

对于互联网来说,其具有开放、便捷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进行个人空间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知行合一的特点对个人的教学反思进行发布,对于其他人可以通过浏览并对这一教学反思进行系统的评价,从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实现对自身的教学方法的完善,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教学动态。教师个人空间的建设对教学进行了变革,使课堂变成了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限制的学习地点,也对教师的个人理念进行了革新,教师与学生可以就课堂以外的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最终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 提高。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個人空间对于教师来说就是良师益友,能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个性化进行包容,使得教师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教师可以在个人空间进行个性发挥,展示个人的教学风采,还可以将自己对于教学的感受与其他志同道合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促进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人空间的建设为教师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发挥,使自身取得进步、收获成功。

(三)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进行结合

通过个人空间,教师可以享受来自信息化为教学工作带来的便利,通过网络的个人空间,实现无时间与空间界限的便利学习与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通过个人的空间建立能够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对学生来说,这种教师个人空间的建立使他们更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效率。将教育与信息化进行巧妙结合,二者是一对互为作用力,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二、基于网络教研备课平台的教师个人空间建设的实践

(一)平台开发环境与技术进行选择

江西省的网络教研平台早已经建立,它的目标是在全国实现最优的教研平台。通过该平台以及江西省网络教育资源的多方扶持,从而将信息技术对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为教师开展高效的网络教研提供支持,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从而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系统采用了成熟的平台技术,系统设计采用了“平台+应用”的思想进行建构,从而使得系统具有高效性与灵活性。例如在教师的教研环节,可以设立评比板块,展示教师的教研成果,从而激发教师对于网络空间建设的积极性。

(二)平台框架结构的设计

对于教学来说,重要的环节在于交流。对于网络教研来说,更是如此,在信息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下,教师对于自身的教研成果能够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显得十分迫切。在此背景下,要想实现教师个人空间的高效性,可以采用MVA三层架构的模式来进行。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将数据库进行任意移动,还能够增加访问率,能够使受众面大幅度提升。

三、对平台的核心功能及结构介绍

(一)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功能

教研组对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网络教研活动的基础。教研活动能够将教师与学生进行紧密结合,加强两者的联系,从而为教研活动扫清障碍。在教研组中,教师可以进行备课,并与其他教师在线讨论等。

(二)超越时空限制进行备课活动

集体备课是教师个人空间建设专业性的体现,它能够将教师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对传统的备课模式进行创新,使备课的主体呈现多元化。不仅仅局限于本校教师,将备课的范围进行了扩大,集合了更多的力量,使备课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在进行功能的设计时,可以采用再现编辑模式,使教师都能够参与教案的修改与制定。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结合本班情况对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些操作都在网络上进行,并将最终的教研结果保留在平台上,最终制成数据库,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实际教学系统服务。

四、结语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教师的个人空间建设将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它对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和网络教学的不断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教师在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来,结合江西的网络教师个人空间建设的实际进行探究,网络个人空间的建造对教师的教育能力与全面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教师个人空间的研究,对它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理解之后更坚定了实施这一网络空间建设的决心。对此,本人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使二者达到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将个人空间对教师与学生带来的积极效果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世曾.基于网络教研备课平台的教师个人空间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2]郭连兵,贾绍君.运用个人空间网络开展教师网络研修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论坛专刊),2009(7).

[3]赵旵.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功能框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个人空间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让每一口空气都变得清甜无比
随身携带的避风港:个人空间
请远离我的个人空间!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师赞
论移动媒体媒介使用空间的特征
英国:老夫妻流行分开度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