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核桃林传统与现代经营转型期的问题及举措

2018-05-14俞春来蒋念亮夏俊勇张乃华汪绪坤徐红燕余国信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山核桃举措问题

俞春来 蒋念亮 夏俊勇 张乃华 汪绪坤 徐红燕 余国信

摘要从淳安山核桃林传统经营出发,分析在传统经营走向现代经营这个特定转型期的问题及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积极开展统防统治、大力扶持生态栽培是现代经营的重要举措,而合作化、公司化是山核桃林现代经营的关键,特别是在劳动人口紧缺的淳安,合作化、公司化经营模式才是解决转型期种种矛盾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山核桃;经营转型期;问题;举措

中图分类号 S7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1-0091-02

淳安县属于浙江西北山区县,是浙江省森林面积最大、森林蓄积最多的县,同时也是该省欠发达县之一。2016年全县森林面积33.33万hm2,森林蓄积2269.61万m3,户籍人口46.07万人,农村人均收入16110元。林业经济资源分布一直保持着南竹北果的格局,其中山核桃是北部乡镇林农的主要经济支柱。全县山核桃2.10万hm2,2016年总产量达600万kg,面积约占全国25%。但是,传统的经营模式制约了山核桃基地的发展和壮大,阻碍了农民增收致富。笔者从淳安县山核桃林传统经营出发,分析传统与现代经营转型期的主要问题及举措,以促进山核桃林发展。

1传统经营期基地林的发展过程

1.1基地造林起始期 淳安山核桃基地造林始于1986年,此前,人工造林面积较少,以天然林为主,全县山核桃面积达1333.3hm2;1999年全县山核桃面积达6666.7hm2,14年间净增5333.4hm2。此阶段的造林是淳北山区消灭荒山的主要形式,造林基地要求劈山炼山,并进行全垦整地,整地深为20cm以上,林业局对此进行检查,基地起量面积0.2hm2;种植密度:1986年要求1500株/hm2,1996年开始要求900株/hm2,造林质量以保证成活率为主,验收时苗木保存率在85%以上为合格。县林业局补助标准为600元/hm2,分3年发放,第1年补375元/hm2,第2年补150元/hm2,第3年补75元/hm2,并要求每年7—8月垦抚1遍,验收合格后发放补助款。

1.2基地造林快速发展期 2000-2009年为山核桃基地造林快速发展期。此阶段的特点:一是生态环境得到重视,全面挖山整地开始禁止,基地要求分不同坡度进行整地,坡度25°以上的进行块状整地,块状标准1m×1m;坡度15°~25°的进行带状整地,带宽1m以上;坡度15°以下的要求全垦整地,同时造林开始向低密度转化,初始密度要求300~375株/hm2,但实际造林时,大多数基地仍超过600株/hm2。二是连片大面积基地大量涌现,基地起量面积0.7hm2,2009年全县山核桃面积达16666.7hm2,10年间增加10000.0hm2,基地补助为1500~3000元/hm2。三是生态栽培开始推进,并出台一系列的补助政策。

1.3基地造林稳定期 2010-2016年为山核桃基地稳步发展期,7年净增4333.3hm2,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特别是近年来,大面积基地造林几乎为零。这个阶段的特点:一是前期不科学的经营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山核桃干腐病大面积发生,新型病虫不断出现,如2014年,在淳安威坪发现了1种新病种——花籽病;2015年,在临安河桥镇又发现了1种为害山核桃的新害虫——黄须球小蠹,增加了山核桃经营防治的难度。二是随着投产林面积的增加,安全采摘问题成了不可避免的话题。

2传统与现代经营转型期的主要问题

2.1林分单一,密度过大 在山核桃基地造林起始期,造林密度一般为750~1050株/hm2,一些天然林密度更大,这些天然林枝下高一般都在3m以上,分枝少而枝角小,冠幅小,产量低。新造基地密度过大,造成林分提前郁闭,如今林农也觉得“两难”,想移植难成活,想间伐舍不得。过于强调连片造林,树种单一,纯林化程度高,破坏了生物多样性环境,给病虫害多发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2.2不科学的经营活动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 山核桃基地建设以来,产区乡镇就开展了低产林改造、山核桃结果大小年改造,“两改”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垦抚和施肥。长期垦抚,过于精耕细作,林下植被稀少,造成土壤水土流失;而相当部分林农垦抚的替代措施是施用除草剂,多处结果表明,长期施用除草剂使山核桃林下植被锐减,地表裸露,林地肥力下降,出现土壤板结“红化”,最终造成山核桃生长不良,甚至枯死;长期重施化肥导致山核桃木质化程度降低,土壤酸化加速,引发山核桃病虫发生,直至枯死;长期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农药残留,污染环境,同时也使“绿色有机食品”名不符实,直接影响山核桃价格和林农增收。这种不科学的经营活动严重影响了山核桃可持续发展,据报道,70%以上的山核桃林出现了水土流失现象,水土流失严重的林分占总面积的35%以上。

2.3科技成果推广缓慢 在传统的经营方式中,林农以传统思维经营着山核桃林,对新的方式方法难以接受。如拉枝矮化经营,嫁接苗造林虽然已有良好的进展,但离推广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良种造林、自然落果采摘技術目前也仅刚刚起步;生态栽培和生态经营推广力度较大,但还受到许多技术和政策方面的限制,如林下套种什么品种效益最高、林农效益体现有何保障等,还需进一步探索。

2.4病虫害防治不科学造成防治效果不佳 开展基地造林30余年来,病虫害防治一直是林农最为关注的话题,它直接影响到山核桃树的结果与否和产量高低。虽然部分山核桃大户对病虫害防治很重视,但比较盲目。特别是山核桃花蕾咀,如不及时防治,将直接影响当年产量,甚至可能造成颗粒无收;干腐病是山核桃树最普遍、典型的一种病,全县山核桃林发病率高达70%,此病传播途径多,且各家各户采用不同的药剂和时间防治,其效果不一样。

猜你喜欢

山核桃举措问题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美洲山核桃中微量元素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