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析

2018-05-14张文艳

山西农经 2018年19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现代化

张文艳

摘 要: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农村建设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加快农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进程。因此十分有必要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加快乡村建设和发展总体进程。

关键词: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现代化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9-000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部署,山西省也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过程中重要工作指示,开展各项“三农”工作和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入,特色农业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农村改革红利实现了持续性释放,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治理和乡村文明建设进步情况相对较为明显,农村地区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和谐稳定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山西省还将贯彻党中央的领导和部署,在乡村振兴方面作出相应的努力,推动山西省农业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1 山西省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现状

为了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山西省政府部门作出了相应的实践和探索,对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现阶段山西省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已经实现了不断开发和创新,农业建设成果相对较为明显。以山西省吕梁市为例,在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实践探索,现阶段,在构建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已经完成10.7万hm2红枣的种植,在沿黄河4个县逐步构建了长320 km、宽20 km的红枣种植林,并且吕梁市的核桃种植面积已经突破20万hm2。同时,吕梁地区政府部门积极举办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在促进农业对外开放的基础上,使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在山西省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造成了相应的阻碍,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农业发展不够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西省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阻碍。主要表现在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仍然偏低,农业生产过程中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民增收渠道虽然得到了适当拓展,但是仍然存在渠道不宽的问题,农村地区的资源资产需要进一步盘活,乡村生态环境也需要适当修复。从脱贫攻坚角度分析,山西省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需要对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积极推进山西省的转型发展,切实加快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进程。

2 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

2.1 突出特色优势品牌,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只有坚持推进绿色农业和高品质农业建设,才能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和农业转型改革的重点,促进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和生产体系,确保山西省特色农业建设取得全新的发展成果。其一,要探索现代特色产业体系的构建,有效促进杂粮、畜牧、中药材、酿造业等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以“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为中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确保特色农产品体系的构建能够取得全新的发展成效。其二,要构建全产业链,促进功能农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功能农业发展规划,并且成立专门的研究中心,在提高科研水平的基础上,促进我国功能农业形成知名品牌。其三,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发展家庭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对农村农业经济的转型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全面推进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可以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應用,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体系的构建,争取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健全农业农村信息化网络体系,确保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建设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2.2 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乡村文明的建设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只有在提高物质文明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全新的发展成果,才能确保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乡村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切实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显著的建设和发展成果。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首先要高度重视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并且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更为科学系统的农村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农业文化建设综合效果的提高。其次,加强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打造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对乡村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提高乡村文化附加值,确保乡村文化建设能够具备优良的载体,在新时期背景下取得全新的发展成果。其三,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组织推进移风易俗行动,对各地区村规民约进行适当地完善,确保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能够降低封建陋习的影响,为乡村地区的综合建设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全面推进农村基础建设,完善农村治理体系

有效的治理能够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因此新时期背景下,应该坚持将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从多角度对乡村建设进行分析,在优化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上,确保乡村社会建设能够显现出相应的生机和活力。第一,要认识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从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领导,进而通过选拔优秀的领导班子对各项工作体系进行完善,争取能够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全面保障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用的发挥[1]。第二,要贯彻落实村民自治实践,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发挥出新乡贤的重要作用,促进乡村治理工作的改革创新,确保能够全面提高乡村振兴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第三,要关注法治乡村的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法律宣传和教育工作,并且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构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协调推进乡村法治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确保乡村振兴能够取得全新的发展成果。第四,要落实平安乡村建设,适当完善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对农村地区的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进行严厉打击,并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的打击力度,争取构建完善的安全防控网络体系,为农村地区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2.4 促进精准扶贫攻坚,提高群众获得感

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引导社会大众摆脱贫困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将扶贫攻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上,促进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为显著的发展成果。①要集中力量促进深度扶贫工作的开展,培育新型农民,使农村地区扶贫攻坚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能够得到有效处理。②要加强分类指导,促进精准扶贫措施的落实,按照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扶贫方案,争取能够实现农民群众增产增收,实现对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激发。③要完善脱贫攻坚的责任监督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监督下保障各项工作的优化开展,切实提高扶贫攻坚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

3 结束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应该从多角度对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全面把握各地区基本情况的前提下,从多角度入手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构建,并促进各项战略措施的落实,争取能够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步伐,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郭晓鸣,张克俊,虞洪,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J].农村经济,2018(1):11-20.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乡村振兴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我的女巫朋友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