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多三少”打造和谐家校关系

2018-05-14陈立武

新班主任 2018年5期
关键词:家校班主任家长

陈立武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让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班主任需掌握教育和沟通艺术,做到“三多三少”。

少报忧,多报喜

孩子发展进步、成人成才是所有家长共同的心愿。但不少家长并不懂得怎样爱孩子,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或简单粗暴、严厉苛刻,或溺爱放纵、百般护短,或失去信心、不管不问。问题学生的家长收到的学校反馈信息多是孩子的问题、毛病,得到的正面肯定信息不多,难免悲观郁闷,配合学校意愿不强。班主任应调整教育策略,充分理解学生成长中的复杂性、多变性、可塑性,允许学生犯错误;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长处和细微改变,学会接纳和欣赏,体味孩子的可爱,给予尽可能多的正向激励,让孩子在赞誉声中逐渐成长。

班主任要懂得家长心理,定期或经常向家长报送喜讯,如学习成绩提高了、意志变坚定了、与人相处和谐了等,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进步。眼见为实,让家长看见孩子的变化。比如我们每年举行技能大赛、文艺演出、专业汇报前,凡是参加的学生,我们都安排专席,邀请其家长参加,请家长代表上台颁奖,让家长目睹孩子的成长进步,感受孩子的精彩,提振教育信心。家长在参与中感到了自豪和荣耀,在快乐、满足中改变对孩子和学校的看法,进而主动配合老师,积极协助学校。一些原本很少过问孩子的家长也有了改变,逐渐关心起孩子来。

少急性“宣召”,多理性面谈

人都趋利避害,要面子和尊重。家长不希望总是接到“告状”电话,不愿被老师“宣召”约谈,害怕被责怪、奚落,遭遇“出气筒”式难堪。学生身上的一些小问题、小毛病,即使时有发生,班主任也无需约见家长。如果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经常召见家长,无疑会让家长心情烦躁,渐失耐心,孩子也会产生逆反心理——抵触教师,厌烦家长。

学生有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必须向家长通报,让家长知情时,应尽可能少使用电话,可以预约家长来校面谈,或登门家访。因为电话交谈没有面对面交流显得认真、诚恳、专注,不利于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有时还可以尝试使用“筆谈式”沟通,因为写在纸面的东西会字斟句酌,冷静理智,承载着更多的理性思考,容易被家长接受。

少批评指责,多分析研讨

孩子身上的不良行为通常由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造成,我们不能简单归因家庭,对家长批评指责,颐指气使。提出孩子的问题,需要讲究表达方式。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委婉道出不足,亦即“七分优点三分不足”。同时,要真诚表明对孩子的关切和期望,让家长感到老师不是来声讨和找麻烦的,而是诚心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

班主任和家长可以开展“探讨式”“交流式”合作,有计划地召开学情汇报会、家校交流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也知道孩子在家的情况;向家长介绍好的教育经验,与家长一起查找各自教育的缺陷不足;分析一些问题的成因,寻找解决办法;引导家长自我反省,树立榜样,宽严适当,学会欣赏。对孩子的细微进步,家校共同激励,给予赞赏表扬;孩子出现问题,家校共同分析,进行教育劝导。通过家校合作共育,提高孩子的是非分辨力和自我控制力,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全人格,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城市职业学院教育系)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家校班主任家长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我的班主任①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家长错了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