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敲门

2018-05-14

安邸AD 2018年11期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设计

今年秋天登陆鸟巢的“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大展,10位中日建筑师与深入中国人心的“国民”品牌携手,带来10座1:1比例的新“房子”,展示了未来家的模样,除了新技术与想象力,你还会对未来产生一种信念:四海为家、潇涵独居或归隐田园都拥有无数可能性,未来,你可以把生活过或你真正喜欢的样子。

“鸟巢边有个展览,让我体验了一把火星生活以及远程浇水等未来‘黑科技”“这不是我认识的‘海尔了!”……从9月末开始,许多人的朋友圈频繁登场这场展览,众人皆乐意在社交网络上发表、评头论足一番,足以见得这场首次亮相鸟巢的“ChinaHouseVision探索家”展览的超高人气。之于我们这类聚焦“设计”的媒体,它是张永和、马岩松、柳亦春、李虎、青山周平、孙大勇、董灏、杨明洁等活跃在当今中国建筑与设计领域的代表者们各展拳脚的一次集体亮相:之于年龄、职业有异的普通观众,海尔、小米等“国民品牌”的参与便足够具备话题——尽管它看似一场展示“建筑”作品的展览,让所有人毫无门槛地参与、体验每个设计理念才是展览发起者、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初衷,“就像好的设计应是通俗易懂的,这场展览并非仅限于专业人士,而是要让每个人都能直截了当地理解每个创意。”

最终令我们大受启迪的是,这场展览呈现了一幅属于当下与未来的中国人生活版图:“北上广”日益增多的单身群体能在原研哉携手海尔旗下标准化家居定制平台“有住”带来的新型公寓式一居室寻得优雅、精致的高科技生活;不介意与陌生人共享一个“家”的年轻人或可在日本建筑师长谷川豪设计的“无印良品”员工宿舍找到回响,舒适的生活需求集合在狭长的几何形建筑里,单个“建筑块”适用于上海常见的4米楼层空间;将电视作为一家中心的老一辈人而言,CROSSBOUNDARIE踺筑事务所联合TCL让电视作为“墙”的一部分,可灵活在厨房、浴室里播放,也适于多任务工作的生活……参与“ChinaHouseVision探索家”的每个建筑师及团队与活跃在能源、移动通信、物流有关生活基础等各领域的企业协作共议,也让我们看见发生在中国人生活里的诸多变化及未来。

就像携手小米打造了“火星生活舱”的建筑师李虎所说,“我这个设计也适合像梭罗笔下《瓦尔登湖》里自给自足于山野的生活。”家的答案有无数种。这场展览展出的10件以1:1比例完成的建筑作品,而在展现诸多可能性的同时也在传递一种观念:无论租房、买房、独身生活或组建家庭、家是何种风格,不受世俗框架主导,未来,你可以把生活过成你真正喜欢的样子。

李虎×小米:火星生活舱

AD:在你眼里,这次设计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李虎:据说这是很受小朋友们欢迎的展馆之一(笑),或许因为它并非人们常规印象里的存在,大家倍感新鲜。这几天我翻了很多遍微博,发现每个人的点评、观察角度几乎都不一样,人人都能从中看出不同的门道,这件作品引起的丰富联想就是我眼中最大的亮点。

AD:你认为,未来的居住形式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李虎:在基本的品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很难谈未来。把窗子、马桶,甚至是门把手都认真地做好,将最基本的房间布局规划合理,是我们短期内最该关注的事情。与此同时,正如火星生活舱针对的是相对“小众”的群体,它的主人或许向往《瓦尔登湖》里那种简朴、自由的生活,如何去满足每个人细分、多元的需求是未来的另一种趋势。

张永和×海尔:砼器

AD:在你眼里,这次设计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张永和:我很喜欢这场展览以1:1的建筑作品去展现概念、未来的做法,这与建筑师通常用图纸或模型呈现是截然不同的。也是因此,它或许没有很高的完成度,撤展后,它们会在这块土地上消失,很像众入一齐打造了一个“乌托邦”——但是“昙花一现”中留给大众的体验与印象有着涟漪效应,于我自身也是如此。譬如对“混凝土”这种熟悉的材料有了新突破与尝试,以再生混凝土打造桌椅、浴缸;外立面则以多孔轻量混凝土薄壳打造,很大胆,也见到了国内相关材料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这些是设计背后我自己最大的收获吧,强烈体会到中国的建筑行业正发生一些欣喜改变。

AD:你认为,未来的居住形式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张永和:相对于快速更迭的技术、文化,人类的情感发展是“静态”的,爱与恨、恐惧与安全感等种种情感是不受技术文明发展所转移的。现在的我们有时候太被技术“牵着走”了,好像只要技术高新,生活就会变得更好,但不是这样的顺序。如何让技术更温和,与我们那些基础的情感与需求产生直接的关联,人们与技术、自然之间又该如何共处是应该被重视的。在这次与海尔的合作中,尝试让家电与家具成为一个整体,用低碳混凝土去打造这些器具也不是太常见的做法,也是试图告诉大家,新技术未必只能匹配冰冷的工业外壳,也可以是你喜欢的一些材料与形态,成为你家中看上去不那么突兀的一部分,是能让你感到舒适、愉悦的。

AD:很多人认为如今人们对“家”作为固定居所的意识越来越薄弱,你如何看?

张永和:其实“家”是流动的也没关系,只要主人自己觉得自在就好,重要的是不能在快节奏中“丢”了自己的生活。为什么我喜欢以前四合院的状态,因为那时候的人过得简单,大伙儿在院子里聊家常、逗逗鸟儿、看小孩玩游戏,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但都很快乐。这种状态在高楼邻里陌生的今天是稀有的。所以《砼器》里,中央的“口”字形成为连接自然的地方,可灵活移动的调光玻璃隔断能满足隐私单间与公共空间的变化,也是为了让在自家“封闭”生活的人们意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美好关系。

柳亦春×阿那亚:亼屮口

AD:在你眼里,这次设计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柳亦春:你看这座建筑乍眼之下很传统,它与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相似,名为“亼屮口”,即是因这三个字分别代表了建筑的屋顶、支柱和地基;但你绕着它走上一圈,会发现一幕幕现代生活正在上演。让传统的住屋满足未来丰富、可变的生活方式是这次设计的着眼点。我们用10个家具盒子来替代传统的“墙”这种建筑界面,再将居家生活所需的功能器具集合到这10个盒子中,这些盒子可以灵活打开,共包括厨房、寝具等数十种功能。譬如在屋内你正做饭,与对面正于户外喝茶的朋友共享同一个“盒子”,你们对望、彼此聊天,室內外相隔的关系被打破了,房屋的“墙”成为人与人交流的媒介。

AD:你认为,未来的居住形式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柳亦春:我认为不是设计去引导或突破未来的居住生活形式,而是设计应该提供解法,去满足或迎合人们生活中的变化。在未来,我们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开放,年轻人愈加希望与人交往、结识志同道合的人,组建自己的圈子……存量的老建筑这么多,我们或许不用大改建筑的结构与形制,但可以灵活看待其中的空间界面,在保持基础隐私性之余,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交流。

AD:很多人认为如今人对于“家”作为固定居所的意识越来越薄弱,你如何看?

柳亦春:快节奏的生活令人对家的意识越来越薄弱,这是现代生活所造成的结果,但这种变化并非说不好,它正成为一种常态,也将是未来年轻人更普遍的生活方式。我们这次的设计就是对这种现象——当大量现有住房还停留在老旧与传统的状态时如何满足新变化的回应。

青山周平×华日家居:新家族的家

AD:在你眼里,这次设计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青山周平:这次的设计是更面向年轻人的。对于生活在北上广等城市的年轻人来说,三室一厅、两室一厅等居住单元适于传统家庭式的生活,几个陌生人共同租用这样一个传统的居住单元,旧布局有时会促生彼此的尴尬。基于这种生活现状,我尝试将4个人的生活空间浓缩到4个平均只有5-6平方米、可灵活移动的“盒子”中,而承载这些盒子的外部空间则成为公用空间。通过对这种共享空间的营造,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也能保持各自独立的生活,又在丰富、可变的公共空间中产生无数种交集。

AD:你认为,未来的居住形式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青山周平:我认为首先是要突破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过去,一个人要与他背后庞大的家庭生活在一起,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或被迫选择独居。但人终究要与其他人交往,几个毫无瓜葛的人可能会组建成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家庭”,这是我们未来需要考虑和探索的方向。此外,家并不是一个孤立和封闭的环境,家庭生活也需要与城市生活相结合,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另一个方向。

AD:很多人认为如今人对于“家”作为固定居所的意识越来越薄弱,你如何看?

青山周平:在我看来是“家”的定义改变了。过去我们谈论“家”,可能只是在谈论房子;但现在,经常光顾的咖啡厅和图书馆也会被我们称为“家”,它们成为了“家”的一部分,伴随城市生活的去处日新月异,那些长久存在的、能讓我们获得归属感的空间都可能让我们寻找到家的感觉。所以家的意识并没有弱化,而是被分散到与我们生活有关的各种空间里。

孙大勇×MINI LIVING:望远家

AD:在你眼里,这次设计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孙大勇:或许很多人会对顶部朝向四面八方的视窗感到好奇,站在下方,人们观望视窗时会看到周围各个角度的场景——但视窗其实源于中国式四合院很典型的现象:伴随日子的变化,人们自发地在四合院中心或周边不断建着卫生间、厨房或收纳间……这些增建的房屋最终会被空置下来,但是在我看来,它们保留了人们生活的痕迹,它们也可以被改造、利用,由此诞生了这些屋顶上的盒子。

AD:你认为,未来的屠住形式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孙大勇:就像“望远家”的门是抽拉移动的、搁架与窗形成一体并能向外翻转,床也可能“暴露”在阳光之下,或你可以攀上楼梯、登上屋顶看看……我们希望融入一些童年的回忆在其中,夜晚它是可以安憩的家;白日它是可让所有人共享、荡秋千玩乐的地方。这些新设计其实都源自对人类生活方式、情感与记忆的思索,与其去说建筑形式的未来,不如想想,未来的我们是不是会更孤独、更需要陪伴;对此,设计师可以做些什么。

AD:你认为设计师与企业双方应如何加强合作,才能创造更大的社会效应?

孙大勇:这不是我个人及槃达建筑团队的项目,而是与MINILIVING的设计师共同协作完成的成果。如起居室、厨房两个区域都是MINILIVINGUrbanCabin城市小屋原本就有的设计,我很喜欢让用具在室内外灵活切换的概念,它深刻启发了我。MINI这家企业早已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城市交通与空间的推动者,并对设计拥有很先锋的眼光。如果越来越多实力不错的企业可以拥有类似的远见,重视设计的力量,我相信这会让整个社会大受裨益。

杨明洁×远景:绿舍

AD:在你眼里,这次设计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杨明洁: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我的设计视角或许与其他参展的建筑师有所不同。我并未想通过建筑带给人感动,而是希望用诚恳的态度和精炼的设计,将技术如何影响未来的生活可视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是让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善,而非对立。所以在《绿舍》这个简单的空间里,我思考的是人工智能与自然、虚拟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未来发展。

AD:你认为,未来的居住形式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杨明洁:居住形式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方式,技术的革新让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和高效。但是技术的发展不应该超越人性的尺度,人不该被机器所控制,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真实的触碰与交流也不该被弱化。所以我很关注技术发展与未来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我希望技术对于生活的改变不是一种突破性的,而是适度的。

AD:你认为设计师与企业双方应如何加强合作,才能创造更大的社会效应?

杨明洁:与企业的合作可以让设计师更加现实地去面对当前问题和思考解决方法。在我与能源企业共同协作的《绿舍》中,我们将能源与植物化身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介质。再通过远程遥控系统,让身处异地的家人也能因共同培育植物而建立情感联系,增加彼此的信任与依赖。尽管这并非一个真实存在的场景,但我很期待它在未来的实现,这种实现正需要企业的支持。

马岩松×汉能:庭园家

AD:在你眼里,这次设计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马岩松:这次并不是要打造一个符合实际使用的房子,而是果断地呈现了一种概念本身。究竟什么是人人都可以享受的“舒适”?我们祖先住过山顶再至中世纪的城堡,居住形态如此多,但是每个人都能公平地拥有一件东西:阳光。所以,我把阳光能够给予人的体验无限放大了。此外,因展览位于鸟巢这个“仪式感”颇重的地段,交通出行不太方便,我想重申设计中应注重的“人性”。

AD:你认为未来的居住形式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突破?

马岩松:在当下技术更迭的语境中,我不认为技术是可以用来展示的,技术在人与环境、空间的关系中应起“黏合剂”的作用,被藏起来。

AD:建筑师与企业如何加强合作,才能创造更大的社会效应?

马岩松:无论商业合作还是参与概念性的文化项目,建筑师都需要带点刺儿,才能保持自己的生命力。尤其对于下一代的年轻建筑师而言,一定谨记不要让自己向一些所谓的规则妥协,社会与舆论也应该对不同的声音保持尊重与鼓励的态度——无论企业还是建筑师,保持独立、清醒的价值观与意识很重要,因为这样社会才可以是多元的,才能去谈满足更多人,而非少数人的需求。

猜你喜欢

建筑师建筑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小小建筑师
有种设计叫而专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