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康复专业基础课程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8-05-14秦金东石颖李向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秦金东 石颖 李向东

摘 要:运动生理学是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但教学内容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根据运动生理学的学科特点,同时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改革实效等方面进行改革及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运动生理学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80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a)-0145-02

运动康复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的应用技术型专业。本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和健康科学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基本方法,还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和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够在医院康复科、各类康复医疗机构等从事康复治疗及健康服务与管理工作。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笔者学校运动康复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專业基础课,其是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在指导运动训练及大众健身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其也是一门研究在运动过程中,人体的组织细胞、各器官在运动过程中的机能变化和相互配合、协同工作的能力和机理的课程,同时观察运动对人体的形态和机能产生适应性变化的影响。系统地学习运动解剖学、细胞学等理论,同时与运动医学相结合,是体育学科和医学领域相交叉的新兴产物,其特点是:具备多学科交叉性[2]。目前,随着高校培养方案的调整,《运动生理学》教学课时逐渐减少。这种情况下,运动生理学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显得尤为关键。重要的是,如何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运动生理学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事情。为了符合该校运动康复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修订了2017版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大纲,对运动生理学理论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1 教学现状

1.1 教学内容繁冗、程序化

《运动生理学》的特点是知识点多,涵盖面广,理论性强。另一方面,理论教学的内容过于宽泛,不够深入,学生在学习时普遍会感觉知识较抽象,且枯燥乏味,比较难以理解。目前,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常常重视理论,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同学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1.2 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掌握知识的渠道主要通过教师的课堂授课,其特点是知识完整且系统性强。但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依然是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往往在课堂的前半部分注意力集中,在后半部分容易瞌睡,缺乏主动性,不和教师互动,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过分依赖课件、教学效果不理想[3]。故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培养目标,对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非常不利,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迫在眉睫。

2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教学内容改革: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运动生理学》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删减、提炼、调整,打破教材中的章、节界限,把同类问题合并,精简理论课的教学内容[4]。即所学的理论知识要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不再通篇都讲,注重重点、难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删减和提炼。同时要联系实践,通过举例子、联系实际,使得各知识点相互联系、相互融会贯通。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适当介绍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科研动态、科研思路等前沿知识和现代最新科学技术,使理论教学内容既要与时俱进,更要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2.2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当前,大部分院校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更多的是强调三基教育,满堂灌,而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5]。为了打破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拿手机照、气氛单一沉闷的现状,不仅要开拓学生学习的思路,还要保留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积极调整思路,改变策略:在理论授课中针对不同知识点采取多种丰富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包括问题启发式、案例启发式等。如在讲“运动性疲劳”这一知识点时,由过去固有的“填鸭式”授课方法,改为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自由组合分组,提出相关内容问题,让同学们提前预习。在课上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教师引导得出正确结论。还会组织学生们继续探讨,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还采取“互换角色”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课上以老师的角色上讲台去讲课,并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自己回答。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对上课内容的关注度,同时也使课堂气氛轻松,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改革实效

通过对运动生理学课程以上一系列的改革,使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没有学生逃课、旷课。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课前预习,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教学效果良好。一改过去同学们上课思想开小差、玩手机的现象。重要的是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我们还需在增加教学时数、根据需要安排教学内容、继续加强针对性教学等方面继续努力。

总之,改革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需要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来满足培养适应现代运动康复发展要求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2]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 刘霞.研究性教学在《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体育世界,2013(1):91-92.

[4] 高丽,郑陆,王明燕,等.运动生理学课堂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9(57):95-96.

[5] 张晓丽,潘静,司维柯,等.对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3,19(29):3005-3006.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例谈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设计问题链 变告诉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