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视角 新观点

2018-05-14

求知 2018年8期
关键词:着力服务业马克思主义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教授和该院博士后李江静在7月4日《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近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取得很大成效,但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永远在路上,需要在教师练好内功、改进教育方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等方面着力,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以科学的方法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理论武器,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正在做的事情联系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加深切体会和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力量。因此,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鼓励青年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蔡拓在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表示,处理当代国际事务要有全球视野、全球观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拓宽各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渠道,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首先,要创新治理理念。应顺应人类文明发展大势,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团结互信的强大力量,筑牢和平安全的共同基础,打造共同发展繁荣的强劲引擎,拉紧人文交流合作的共同纽带,共同拓展国际合作的伙伴网络。其次,要调整治理规则。各国相互依存加深要求注重治理的整体性,从双边、局部、区域治理走向建立健全全球治理机制。再次,要强调共同参与。除了国家的参与,还应积极发挥国际组织、企业社团、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的作用,把各方面的力量统筹起来、形成合力,建立平等协商机制,通过平等对话实现共同治理。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王淑芹在7月6日《光明日报》撰文强调,一个国家的实力与世界地位,不仅取决于该国经济、军事、科技等物质性的硬实力,而且也取决于该国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成员认同与践行,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的一体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的重要方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的一体化建设,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是法治中国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的需要;是我国良法善治的需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涛7月5日在《经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对于服务业发展而言,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握好“三大变革”的着力点,更多运用改革、开放、创新的方式,促进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首先,以质量改进、品牌培育、标准引领为着力点,加快形成服务业发展的质量优势。其次,以深化产业分工、新兴技术应用、促进开放竞争为着力点,提高服务业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最后,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人力资本为着力点,加速服务业新旧动能轉换。

天津社会科学院产业所、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徐全军在《天津日报》发表文章认为,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建设产业新体系的重要意义和途径,着力加快做好各项工作。目前,全球进行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这是我国建设产业新体系最重要的战略机遇。要着力以科技革命优化升级传统产业。要着力以科技革命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者,人的综合素质将推动或制约产业新体系的运转。要着力建设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协同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要着力建设适合产业新体系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要着力建设与产业新体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流动、激励、使用的机制和体系。产业发展趋势是产业融合,表现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服务业内部各行业融合。要着力推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融合发展,加快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尽快打造“中国服务+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模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7月5日在《中国环境报》发表论文认为,要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探寻符合乡村实际的路径,立足于各地优势和特色,找准工作抓手和突破口,以点带面,把握好工作节奏,稳步推进。应依托城市,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由于很多农村经济、技术和人才匮乏,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不平衡,因此,可依托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提升内部的造血能力,获得外部的经济和技术支持。通过依托城镇的生产、生活和生态需求,有助于稳步提升乡村振兴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乡村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本加快增值、实现城镇和乡村协同共进。为此,应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大格局中推进乡村振兴,激发乡村的生态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活力,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只有这样,乡村生产才能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才能持久富裕,农村环境才能有效改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力推进。

责任编辑:褚小钢

猜你喜欢

着力服务业马克思主义
茶花
2016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检察机关服务“两聚一高”发展要着力解决的四个问题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创新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