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态势语言的训练技巧

2018-05-14杨晓宵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3期
关键词:态势动作中职

杨晓宵

[摘 要] 形象、生动的态势语言能够让儿童故事的讲述鲜活起来。然而在现实中,缺乏表现力的态势语让中职学生的故事讲述效果大打折扣。为树立学生讲故事的自信心,提升学生态势语言技能,在教学中,应通过情境模拟、动作创编和完整表演三个途径,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进行态势语言技能训练。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教育;态势语言训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173-01

态势语言是指借助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态等来帮助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辅助性言语表达方式。在儿童故事讲述中,它能够强化和补充口头语言的信息,起到“无声胜有声”的巧妙效果,使故事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得到升华,甚至发挥口头语言无法代替的作用。然而,中职学前教育的学生由于缺乏经验与胆量,在进行儿童故事讲述的时候,面对角色通常不知该“如何演”,往往面无表情、肢体僵硬、动作随意,无法用态势语言配合讲述来正确地表达和处理故事的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在学前教育故事讲述态势语言训练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模拟生活情境,体验表演乐趣

(一)模拟生活情境

模拟生活情境,就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把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生活情节搬进课堂进行训练。这种就地取材的方式,打破了以往课堂上拘泥于课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十分新鲜和好奇。

在教学初期,我创设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进行训练,这样能够降低动作表演的难度,淡化训练的刻意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创设了“猜猜我是谁”这样一个情境来进行训练,要求全班学生分组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互换身份与角色,并用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把模拟对象的形态、特点表现出来;其他组的学生要求根据效果猜猜表演者模拟的是哪位同学。

(二)拓宽生活情境

拓宽生活情境,既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态势语训练的乐趣,消除了表演时的拘泥与做作,也能够让他们较准确地通过动作和语言的配合来表现不同的角色特征。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让学生分别扮演推销员和顾客,尝试如何通过言语和动作,完成“不可能的任务”,用高价把“假发卖给和尚”、把“小灵通卖给校长”、把“冷风机卖给哈尔滨的居民”等;也可根据幼儿园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普通的老师”和“强势的家长”“缺乏经验的老师”和“容易惹麻烦的幼儿”“新进的年轻老师”和“干练的园长”等角色,并按要求处理一些所发生的情况。

二、创编动作形态,深化表演细节

创编动作形态,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不同的情节发展以及故事的基调,独立设计出各种富有层次和变化的动作。

(一)积累动作素材

积累态势语言的素材,能够避免学生在创编的时候出现空洞、单调、无意义的肢体语言,让自己所设计的动作更加丰富、具体、生动。在训练初期,我让学生观看动画短片来提高对态势语的认识。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旨在让学生多注意相同细节的不同处理方式。

(二)独立设计动作

独立设计动作有利于检验学生对素材的“内化”程度,也有利于学生独立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学生可分组根据动画短片的情节和配音,采用模拟与创编相结合的方式为动画片的内容进行态势语的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揣摩动作要领,对比动画片中的态势语和自己所设计的动作之间的区别。

(三)组织创编游戏

游戏的开展能够让学生保持对创编的热情,让他们在“玩中学”“玩中演”。在训练时,教师可设计简单、好玩的游戏规则让学生大胆进行表现。如可分小组进行比赛,每组派代表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教师所给出的“发出长啸的狼”“偷香蕉的猴子”等词语来设计态势语,并让其他成员猜猜所表演的是什么内容。

三、完整表演故事,升华表演水平

完整表演故事,就是让学生综合地运用态势语和言语的内容进行较长篇幅的儿童故事的讲述。它是对前期分段练习的一个检验和反馈,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相互促进。

(一)集体分角色表演

集体分角色表演是一种灵活地运用言语技巧和体态语技巧的训练形式,为各种类型的故事讲述打下扎实的表演功力。如在进行《胆小先生》这篇故事的讲述时,全班学生分为“胆小先生”和“老鼠”这两个角色,并佩戴简单的头饰进行表演。在表演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处理方式有所差别,可以进行比较和学习。老师要强调态势语的运用要与言语的内容相一致、与内心情感的表

达相一致,夸张而又協调、个性而又自然,切不可故弄玄虚、装腔作势。

(二)组织进园实习

儿童故事的讲述仅仅局限在教室里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走出去”,把课堂延伸到校外,让真正的小读者来检验我们的水平。在幼儿园,学生可与儿童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并尝试故事讲述,了解小读者的需求。在这样一个真实的幼儿园情境中与儿童一起游戏,学生对儿童年龄特征的把握更加准确,“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并让自己的表演和讲述更富有“儿童化”的活力和特点。

参考文献:

[1]陈姬.中职幼师口语课教师示范的“表演”问题研究[D].广州大学,2011.

[2]吴雪青.幼儿教师口语[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7-38.

猜你喜欢

态势动作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个动作
2019年12月与11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画动作
浅谈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