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加强学生安全工作的思考

2018-05-14刘宾,张林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3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心理班级

刘宾,张林

[摘 要] 基于职业院校庞大的学生数量和较低的学生素质,职业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压力往往很大,学生安全事故频发。尝试从现有经验的出发,结合相关实际整合各种安全策略,从而提高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安全工作;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073-01

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中得以迅速发展,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节节攀升,随之而来的就是日趋复杂的学生管理局面,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思想单纯、安全意识淡薄,很容易成为安全事件的受害者,如何引导学生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所以对于如何做好职业院校学生的安全工作,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落实安全政策法规,扎好制度的大笼子

加强理论学习,利用辅导员例会、班主任培训会、班会等重要时机,集中学习安全政策法规,签订安全责任协议,及时传达并落实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将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安全是第一要务,这一点上绝对不能马虎大意,安全政策法规也绝不能够是一纸空文,要把安全学习常态化,扎好安全稳定工作的大笼子。学习和落实安全政策法规,不仅能让师生提高安全意识,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安全,还能自上而下地形成管理压力,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人人都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特殊学生的管理,重点学生重点关注

特殊学生主要指家庭不完整、家境贫困、心理问题的学生,由于特殊学生的经历往往异于常人,在不同程度上可能会受到师生的冷落、疏远,甚至歧视。做好这部分学生的管理,能使整个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在重点安全领域实现重点防范,因此这部分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既要耐心的开导教育,用爱心去打动他们,又要做到张弛有度,有赏有罚,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更好地融入集体中。

三、构建安全沟通的平台,凝聚安全管理力量

为保持安全信息渠道的畅通,应该着力于拓展思路,搭建交流平台,互通有无,做到及时发现隐患,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除了传统的班会以及班干部定期汇报外,还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一组现代化的交流平台,通过短信、QQ、微信等进行沟通,建立安全预警群并接受学生的匿名交流。通过这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联络方式,结合传统的交流形式,构建了一组沟通的平台,这样的组合平台在具有便捷性的同时,还实现了立体式多重覆盖,保证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渠道的畅通,保证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及时性。

四、抓好宿舍管理,布防人员密集区域

学生宿舍因为人员密集,学生生活时间长已成为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空间。学生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舍长这一重要角色,及时发现并解决宿舍内的安全隐患;同时经常深入学生宿舍,面对面地与学生进行安全稳定工作的教育,把学校的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贯彻到宿舍日常的管理上,渗透到宿舍文化的创建之中,并经常性地举办安全防范实战演习,把学生公寓建设成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浓郁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的教育基地。

五、抓好班级管理,落实安全责任

班级作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其管理具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良好的班风建设可以使每位学生受益匪浅,而班风建设不当就会使班级管理松散无序,安全隐患大大增加。因此抓好班级建设,是落实学生安全责任的第一线,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防范班级安全事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风建设。班级学风是一个班级在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学习风气,它是体现一个班级风气好坏、群体素质好坏的重要特征。浓厚的学风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有所追求,促使学生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避免学生因为无所事事而引发各类安全事故。因此学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班干部管理。班干部是老师与学生联系的纽带,他们的安全意识强,思想素质较好,管理能力突出,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最为关键的是他们与同学同吃、同住、同学习,更能够发现身边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汇报处理。所以,要注意培養学生干部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报告问题、解决问题。

(三)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制定严格的请销假手续,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特别是在法定节假日还有周末,涉及安全责任的时间节点绝对不容小视。假期常常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因为在放假期间学生玩心较重、流动较大,安全事故也相对频发。因此在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必须与家长确认学生是否回家、是否到家、何时返校、是否返校,并叮嘱家长及学生注意人身安全。这既是落实安全责任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重要举措。

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杜绝心理安全隐患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包括学校心理中心、院系、班级三级以及囊括心理委员、班主任、辅导员的立体教育网络,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全渗透。

(二)心理老师要经常约谈指定预警学生。对部分情况较为严重的学生,立刻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防范危机发生或激化。及时展开心理危机关注、跟踪和监控,联系家长或送专业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切实维护危机学生的生命安全。

(三)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将约谈筛选出的预警学生及学生中出现的明显心理异常人员纳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重点跟踪。

七、日常安全教育

安全无小事,抓好安全工作是维护学校正常秩序、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安全教育人人有责,全体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预防为主、教育为主,发现危险苗头及时教育改正;同时,充分利用早课、德育课,向学生强调食品安全、防溺水安全、火灾的预防与自救、防止意外伤害、交通安全、课外活动安全等,做到处处讲安全、时时讲安全。

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需要每一位教师认真负起责任来,扎实有效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社会夯实基础、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心理班级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班级“无课日”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心理小测试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