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产学融合分层递进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①

2018-05-14刘冰,聂磊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3期
关键词:园林工程园林绿化校企

刘冰,聂磊

[摘 要] 以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具体分析对象,以“产学融合、分层递进”为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方向,通过在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多层分段的人才培养方法创新与改革、“课证岗赛融合”的课程体系开发、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等诸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为培养出具备良好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极探索有价值的经验。

[关 键 词] 技术技能人才;园林工程;产学融合;分层递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064-02

园林绿化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美丽中国和中国梦的重要路径。城市化建设催生园林绿化大市场,园林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但同时也暴露了园林工程技术人员的不足,尤其是第一线有经验、有素养的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的弊端。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和全国首家生态园林城市,深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一直作为全国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引领者,园林绿化企业的发展,既需要能独当一面、引领产业前沿的高端人才,也需要一大批能干會干肯干的具备工匠精神的基层专业人才。尤其是如何培养出能满足深圳园林绿化行业需求的本地一线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既是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发展的难得机遇,也对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路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行业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产学融合、分层递进”为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分析其将会对高职学校课程教学产生的影响,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师采取积极行动,迎接先进移动终端设备不断出现和网络教育资源日益丰富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变革机遇与挑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培养人才目标明确,主要从事园林工程施工与资料管理、造价与招投标、工程制图以及园林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总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通过把握园林绿化行业的基本人才需求与最近发展趋势确立专业内涵定位,瞄准园林绿化产业发展前沿和产业主流技术,立足服务深圳本地和珠三角地区行业发展,以市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多途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专业采取“产学融合、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融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强化“工学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层”是指根据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形式,递进培养出从良好到优秀直至卓越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确定“一专多能、求实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园林绿化行业迫切需要,专业注重培养具有深厚专业基础与专业背景的复合型园林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优势突出。

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确立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通过把握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确立专业内涵定位,瞄准园林绿化产业发展前沿和产业主流技术,立足服务深圳本地和珠三角地区,以市场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多途径培养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不断加强产融结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强化“工学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完善的校企社政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机制,紧密面向深圳及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行业龙头企业著名专家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就业导向、能力本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思想,围绕深圳和珠三角地区园林产业“十三五”期间对不同层次、类型的园林绿化人才的需求,根据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服务需求、主要面临的技术难题以及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共同确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质量标准,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作开发教材,合作建设课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互派师资授课及培训等,以实现行业无缝对接,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产学融合职业教育体系。

(二)开展多层分段的人才培养方法创新与改革

积极调研企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做、用”教学模式改革;建立“多层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多层”是指根据学生特点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形式,培养出从良好到优秀直至卓越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分段”是指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分为:校内生产性课程基础学习→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内轮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等不同阶段。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专业课程。开展课证融合模式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紧密结合,实现通过课程的考试即可获得相应的证书的学习模式。引入深圳市园林绿化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特色课程;将绿化工、绘图员、施工员等岗位技术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重点开展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开发校本特色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反映最新技术成果和真实生产工艺或业务流程的精品课程。通过分层多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宽基础、强技能”的知识结构,引入现代学徒制理念,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度,夯实职业技能基础,更好地实施核心课程技能化,突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加强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突出工匠精神培育,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三)“课证岗赛融合”的课程体系开发

形成与园林工程技术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的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将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有效融合的课程体系。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专业将绿化工、花卉工、园林景观设计师、施工员、资料员、预算员、CAD制图员、测量员、质量员等14个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内容与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工作任务紧密结合,实现通过课程的考试即可获得相应的证书的学习模式。引入深圳市园林绿化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共同开发专业特色课程;将绿化工、绘图员、施工员等岗位技术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重点开展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开发校本特色教材,在课程设置上,围绕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方向,与行业企业合作建设一批反映最新技术成果和真实生产工艺或业务流程的精品课程。建设“课证岗赛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岗位工作要求、职业证书考题与职业竞赛内容的直接对接。学生在园林产业链的不同方向上均能掌握核心专业技能,同时又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就业选择,侧重于其中一个方向发展,实现“一专多能”。

猜你喜欢

园林工程园林绿化校企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新时期城市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研究
浅议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