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探究

2018-05-14章红蕾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10期
关键词:校企物流区域

章红蕾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智慧物流、产教融合等的发展,不少学者对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模式不断研究,各大高职院校也不断与时俱进地改善和探索物流专业建设方法。结合東、中、西部物流行业经济发展情况,对各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先进的物流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探究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方式。

[关 键 词] 区域经济发展;供需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0-0174-02

近年来,随着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完善,旨在提升各区域物流业发展水平,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东、中、西部物流基础设施发展状况有所差异,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各有不同,对经济的增长推动作用也不尽相同。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在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应结合区域物流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物流业发展趋势,采取合适的培养模式。

一、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发展对比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由于其物流地理条件、物流行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等存在差异性的原因,物流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和物流信息设施状况也有所不同。

(一)交通基础设施状况

东部地区处于经济发达地区,铁路网的主干线基本上都分布在东部地区,铁路网主干线及其支线构成了东部地区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运输网;水路方面,东部发达地区大多地处沿海地区,又有天然的内河航道,是我国水路最密集和运输力最大的地区;公路方面,东部地区公路承载了全国一半的货流量和客流量;航空方面,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较大的机场大都集中在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铁路在全国占据重要的位置,有着“承东启西”的作用;水路方面,中部地区主要是内河道,内河航道里程超过全国三分之一;公路方面,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承接着我国公路运输中37%的货运量和32%的客运量;中部地区航空交通运输方面欠发达,但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部分快递公司也考虑在中部地区建立运输机场。

西部地区由于其地理环境等因素限制,铁路交通网分布疏密;水路方面承载的货运量和客运量也偏少;公路运输网分布比较稀疏,但在铁路、水路不便的西部,公路交通在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地理因素等原因,在陆路、水运不足方面,需要航空运输进行弥补。

(二)运输工具

东部地区的运输工具发展水平位于全国前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的运输工具发展水平较低,但与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运输工具的利用率有待提高。西部地区的运输工具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

(三)物流信息

随着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齐全是衡量物流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东部地区邮电业务、电话和互联网发展情况超过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状况与东部经济发展相符合;中部地区邮电业务总量、电话和互联网的用户总量落后于东部,大部分地区物流信息设施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部分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西部地区的物流信息设施近几年来有一定的发展,但还是落后于东中部地区,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跟不上物流业和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物流行业和经济的发展。

物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发展物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对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发展而言,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在国内生产总值仍占很高的比例,根据2017年发改委统计数据,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4.6%左右,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占GDP的8%~9%左右。对于中国制造商而言,物流成本可高达生产成本的30%~40%。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物流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率不尽如人意,部分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另一方面,企业却为招不到合适的技能型物流人才而苦恼。造成这个现状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一些高职教育院校脱离企业生产实际,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无法满足企业岗位需求,加之职业教育过程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乏,最终造成供需结构不匹配的问题出现,影响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本文将结合东、中、西部的物流现状,以部分院校物流专业建设为例,对东、中、西部专业建设进行对比分析。

二、东、中、西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情况

(一)东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众多跨国企业和知名企业的总部都设置在东部地区,物流行业的发展相对其他地区发展水平较高。部分电商企业建立的智能化物流园基本也都在东部地区进行试点运行,自动化、智慧化程度较高。物流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对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下面将具体介绍东部地区的深圳技术学院物流学院和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建设情况。

为保障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深圳技术学院物流学院结合企业对实习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评价分析,进行深入的教育改革,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得出社会公德、团队协作力、业务操作能力等表现良好,而创新能力不足,出勤方面有待加强管理,需要通过锻炼加强身体素质。

考虑物流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探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协同行业、企业组织、中职和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3+2”模式的中职高职专科贯通,以“四年制高职”为模式的中职与高职本科贯通,以“企业大学”为模式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3+2”模式缩短人才培养周期,“四年制高职”模式完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为社会输出面向复杂性技术岗位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大学”深化了校企合作模式,有效支持产业升级转型。

总体来说,东部地区高职院校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创新专业建设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满足企业当前发展需求、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中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

中部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虽不及东部地区,但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的独特地理优势,近年来大部分物流企业甚至大型制造企业都在中部地区建立物流运营中心,中部地区物流发展潜力巨大。中部地区的物流职业教育院校虽然众多,但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还停留在基础的理论教育中,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轨,总体发展不平衡。因此中部地区职业教育要提高供给质量,强化供给意识,紧随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和完善专业建设模式。下文将具体介绍湖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北物流职教集团在物流专业建设方面的努力。

湖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开设较晚,但是该校全方位对接长株潭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关注行业、企业和社会的需求,除了向行业、企业、社会输入技能型人才,还关注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研和技术服务,为行业、企业、社会创造新价值。通过建立数字化资源库,优化资源共享,完善现代物流专业群构建,发挥专业群聚集效应,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形成校企双主体、行业协会参与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通过科研和技术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湖北物流職教集团是由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牵头,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和湖北省物流协会共同主导,相关本科院校、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资源参与的契约性联合体。湖北物流职教集团针对校企教师资源共享瓶颈、校际间的“院墙瓶颈”等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实现校企教师、校校教学资源共享,实现以资源共享为基础,使校企之间、校校之间的合作制度化,资源共享模式也让更多院校节省了物流教学设备投入成本,解决了部分院校无实训基地的难题。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职业院校需要发挥自身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三)西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

西部地区由于其地理环境等条件限制,物流市场不如东、中部地区活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西部地区整体的物流产业发展尚未形成一定规模,且物流设施设备技术落后,物流经营理念落后。西部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也普遍存在就业率不高、专业课程与区域人才需求难对接、学校培养目标与区域发展相背离的问题。为改善此类情况,部分院校也在探索改善之法。下文将具体介绍丽江师专物流专业建设情况。

丽江师专物流专业在分析区域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和自评自身物流专业建设不足的基础上,积极加强校、政、企合作,努力促进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共赢发展。为解决学校专业就业率低的问题,借助当前农村电商迅速发展的东风,创新物流创业培养体系,通过物流创业教育,让学生了解农村物流市场发展潜力,农村电商和快递创业加盟等程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条较好的发展途径;为提升学校专业水平,通过各种有效的人才管理方式,吸引高素质物流专业教育者,打造校企结合的高素质综合型师资团队,推动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依托校企合作的平台,构建创新型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西部很多地区作为“一带一路”上重要的枢纽,为加强与沿线地区的合作,必须改善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物流费用较高、管理难度大的问题,而这需要物流综合人才来完成“东联西出”的经济政策。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特色进行发展,建设有特色的物流专业培养模式。

三、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下面将结合上文中东、中、西部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的实例,对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确

各大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区域经济中物流行业特色和自身优势细分物流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集群,培养出不同类型的物流专业人才,如基层物流管理人才、高技能物流操作人才、物流创新创业人才等。注重职业道德的树立和培养,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依托多方平台提升教学手段

各大高职院校可以依托职教集团、行业、企业、政府等与之开展合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基于企业评价标准改革物流职业教育,累积企业物流经验,把握物流人才需求现状与趋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重视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重视校企合作模式,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将校企合作模式由初级的物理合作提升到生物嫁接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发展成政、校、行、企等全方位合作的生态共荣校企合作模式。

(四)突出个性化教学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更要突出个性化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

四、结语

物流职业教育需要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物流的发展,同时也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为社会输入新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这过程中,高职院校要结合区域发展的需求,对接产业群,通过政、校、行、企等多方位一体的参与,不断探索改善专业建设模式,建造完善的物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链条。

参考文献:

[1]邓德艾.供给侧改革视角下高职专业群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以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齐鑫物流教育,2017(8):189-192.

[2]杨晓楼.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教师资源共享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7):268-269.

猜你喜欢

校企物流区域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区域发展篇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