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学”之音在语文课堂奏响

2018-05-14万丽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3期
关键词:乐学录音表格

万丽

[摘 要] 阐述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活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抓牢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注重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建构学生职业素质,从一篇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活动教学;听话技巧;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9-0159-01

《差不多先生传》是胡适先生创作的一篇传记题材寓言,讽刺了当时中国社会那些处事不认真的人。这篇典范之作以浅显的文字清楚明了地剖析了国人的劣根性,从处事不认真到处世认真,许许多多的人就在“差不多”的圈套里度过一生。我在教学这篇文章的时候,别出心裁,以活动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不但完成了文章的赏析也对学生进行了听话训练,更是对学生进行了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

一、游戏导入教学

我以一个小游戏——“激情节拍”把学生引入了授课中。游戏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还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游戏很简单,是“一二三”“一二三四五六七”简单的拍掌节奏,要求学生在我叫“停”前不能停。然而,我在回环往复中随意间断不喊口令不拍掌时,有的学生也随即不拍掌了。这种情形的出现表明老师示范,学生跟做应该没问题。然而在间断节拍时,可能会由于没有听到老师喊口令的声音以及拍掌的声音,学生要靠自己听记能力与身体协调能力来完成任务,难免会出些小状况,此时,我顺势引出“聽”这个字来说明在听话过程中,不仅只用耳朵听,也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记。繁体字“聽”醒目地“诠释”了这一过程:左边“耳”,右中间“目”,右下一“心”。

二、活动展开教学

我让班级学生围坐成六个方阵,每个方阵有自己的队名、队长。在活动中以竞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以“超强记忆我最强”的活动把教学带入高潮。首先,要求学生不准打开教材,只能听音频材料:听文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听观点与材料的顺序以及材料的重要细节。

1.任务布置。听完音频后各小组合作填写表格任务《差不多先生档案》,任务时间控制在5分钟,依照任务完成次序第一名加50分,第二名40分……依次类推。学生一听有比赛,立马兴奋不已,迫不及待要动笔。

2.任务检查。填写完成后,小组间进行互评。各小组间交叉检查,各组认真找其他小组的“错”,然后由各组推荐代表把找到的错误大声说出来,并记录成绩。通过合作完成表格,相互间纠错,小组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任务完成的同时,学生对差不多先生这个人物形象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把握了整篇文章的主旨。

3.任务评析。表格任务完成情况的不同会凸显出学生在听录音时的不同表现。通过各小组分享任务完成情况,发现任务完成较顺利的原因是有的学生不仅用耳朵、用心认真听,还记了笔记。顺势,我又展示了一些学生的笔记,告诉学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真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好习惯。

4.小结。这个活动,表格是教学目标的深化,“眼、耳、手、心”四结合的倾听技巧是依托文本,挖掘趣味,让语文课不再枯燥,让学生看到语文的本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更让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出“用心做事,不做差不多;用心倾听,世界更美好”的真谛。

三、快乐构建教学

我的这次活动课以老师引导学生“听录音—小组完成任务—评析任务完成情况”等环节进行。学生听录音时的安静与认真,做任务时的紧张与合作,评任务时的尖锐与激烈……无不构成一幅幅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生动精彩画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本次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自主、合作、探究、快乐学习。在富有趣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中听录音,用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一份)为载体,使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有对文本内容的感悟,更有来自活动中的体验。让课堂出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快乐学习的场景,显示出师生间的和谐之乐、善教之乐和学习之乐。

活动带动课堂,实践引出真知。理论与实践,快乐與学习,领悟与运用,学习与生活,这种种的统一,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真谛在我的课堂上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猜你喜欢

乐学录音表格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Funny Phonics
组成语
funny phonics
Listen and Choose
Listen and Color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履历表格这样填
声音
表格图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