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

2018-05-14高子行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高子行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建筑行业在市场的不断变化中仍占据重要地位,针对目前身处的自然环境,国家对建筑行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提出相应的环保鼓励措施,并提出在施工过程中应实现绿色环保节能等高要求。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发现城市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装配式建筑。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众多因素导致其施工质量问题出现,施工工期难以完成。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想要在建筑行业持续稳步发展就必须对其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本文主要对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进行简单的探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识别与控制

科技技术的进步,建筑企业在建造施工过程中也在寻求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施工成本在减少的同时施工工期也能有效缩短。近年来,建筑工程企业随着市场中装配式构配件的不断出现将建筑施工推入新的起点,装配式建筑施工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由于各种装配式构建的质量相对提高的同时与现浇混凝土技术相比在施工中具有绝大多数的优势,但是目前装配式建筑处于施工过程的初始阶段,在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影响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房屋建筑企业需要对影响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识别研究,为装配式建筑更好地运用到施工作业中奠定基础。

1、装配式建筑的优缺点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建筑施工技术作业时经常采用现浇混凝土,现浇混凝土主要是运用各种材料构件现场搭建模板,养护。而装配式建筑则是提前在工厂将构件预制完成,在施工场地直接安装的建筑。建筑施工中施工工艺的不同也会导致其结果不同,施工作业时无论采用何种施工方法都会存在优缺点,施工技术在不改变大范围的前提下,利大于弊的同时就可以合理地选用。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及质量问题都有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优缺点值得探究[1]。

1.1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第一,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相关构件都是从工厂内建造完成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工厂产业化生产,工厂中建造出的构件都是成品,运输到施工现场后直接可以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节省时间、方便、能按照预期的施工工期完成项目,在建筑领域无可比拟。

第二,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受施工材料的严重影响,材料的好坏决定质量的好坏,装配式建筑所用的构件来自于大型标准化工厂,材料质量与现浇混凝土建筑相比可以得到保障[2]。

第三,一般项目施工前提需要寻找合适的堆放材料场地,装配式建筑施工时需要的材料比较少,且在现场直接就可以周转,材料不用堆积,建筑企业也不需租赁材料场地,省去一部分费用。

第四,房屋建筑在现场作业时混凝土、沙石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现场作业量少,作业时基本都是用现成的构件施工,因此施工场地的环境问题也在逐步改善。

第五,构件在生产过程中节省材料,避免造成浪费

第六,装配式建筑使用完整构件组合施工,与现场建造施工模板相比可以减少施工人员配备,劳动力减少的同时用工成本也随之下降。

1.2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缺点

第一,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施工质量验收设计时要求的相关规范设施明显落后,装配式建筑所应用的渠道特别少,并且对建筑总高度和层高要求比较大。

第二,装配式构件由于是工厂机械化生产,施工中所需材料的尺寸存在局限性。

第三,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时需要将所需构件材料从生产地运输到施工场地,如遇两者相对距离较远,就会造成运输成本上升[3]。

2、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构件问题

2.1平板构件制作问题

建筑施工作业中通畅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在其操作过程中构件安装过程中,平板构件的制作在质量上会出现相应的故障。例如施工作業中最常见的就是转角板折断现象,转角板之所以折断的原因和其自身构件质量问题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和自身材质有关,平板构件质量不达标,在安装时有时也会因为操作人员没有按照施工规范施工而导致转角板破坏,构件损坏后无法继续使用,不但会造成工期延迟,也会导致物料损耗,无法达到节约能源。除转角板以外,叠合板在运输及吊装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故障,自身质量不达标,经不起运输及中途作业,构件不完整必然会出现问题,完整性效果很难突出[4]。

2.2装配式构件组合问题

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离不开水泥、砂浆的填充,当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同样如此,各种构件在组合过程中由于灌浆不饱满会造成灌浆孔堵塞,无法正常连接,施工过程中灌浆饱满度把握不合理就会出现问题。通常来说,检验灌浆施工是否完成具体看灌注浆体能否从混凝土板上孔流出,如果能顺利流出,那么就表示灌浆施工完成,但是实际作业中并没有想象的简单,灌浆饱满度很难把握,工厂生产组件的操作及注浆孔的清洁工作不满足标准要求,经常会出现灌浆孔堵塞,套筒错位,建筑构件套筒在连接时就会发生错位,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出现完全偏移,就只能重新返工,重新制作构件,材料浪费的同时施工进度也受一定的影响。

2.3管线构件埋设问题

施工过程中建筑构件预埋管道经常会出现被堵塞或者脱落,相应的位置发生偏移,施工人员现场穿线无法正常施工,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无非是构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生产,导致预埋管道连接不标准,造成管线堵塞,并且在振捣的过程中没有将管线构件固定好就进行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移。此外,施工现场作业时管线构件位置组装时没有将转角与弧度问题考虑进去,水管管线在构件出厂前都已经埋设完毕,所以施工人员作业时由于管线埋设问题很难穿线[5]。

3、标准化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供应渠道不同,导致物料浪费

市场中各种配件形形色色,大多数工厂都可以供应相似的配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使用构件,各种构配件的数量和种类极其繁多,这就导致施工企业需要寻找高质量的供货厂家,合理地对施工材料进行管理。装配式建筑需要采用的构件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拼接建筑结构构件,施工企业对拼接构件的质量要求特别高。目前我国市场生产构件现状层次不齐,各个厂家的质量也难以保证,这就导致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3.2人员与机械操作不统一

良好的设施设备是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受人员和机械直接影响,针对人员及机械变化因素,施工企业针对此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措施。施工企业想要避免由于施工人员或机械问题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对其施工人员严格管理,持证上岗。施工方在施工作业前提会发现合同中有相关条约因为可控因素造成的质量原因损失由施工企业独自承担时需要谨慎签订。为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施工。当然构件质量问题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中按照规范操作的前提下也应对构件关键部位工作加强管理

3.3各部门相互协调,完善管理制度

市场的不断变化,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式建筑相比,施工技术及工艺有了新的突破性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将质量问题推入新的技术层面,施工企业在高要求的前提下不仅仅需要对装配式构件的质量要足够加强,也需要加强与生产企业相互沟通。当然施工管理中各单位之间的技术交底、图纸会审等工作也需不断地进行有效沟通。整体的施工作业离不开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因此,在施工作业时需要将各部门沟通协调管理问题放到首位,保证其施工工期及质量不受影响[6]。

4、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法完善,实现标准化管理

4.1施工相关环节加强完善

施工企业中出现的大多数施工问题来源于施工材料的质量及施工人员相关配备不合理,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的某些施工环节,也会因为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导致施工问题出现。比如,工厂在对物料加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加工,虽然物料质量无问题,但是也会导致所生产出的构件成为无用品。施工企业想要保证施工质量及工期就必须加强对施工各个环节合理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完善现场施工步骤,提高工人施工责任心。施工每个环节责任到人,工厂在构件生产过程中实行专人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严格控制好材料质量,构件出厂后在运输途中专人对接,保证物料在运输过程中不因为路线问题耽误时间[7]。

4.2灌浆作业施工完善,实现环保节能

灌浆作业施工质量分为灌浆部位预处理和密封质量、构件连接部位等处理,灌浆作业的主要目的是查看灌浆饱满度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4.2.1灌浆作业前预处理及密封质量控制,首先需要对预制剪力墙的墙板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填塞密封材料需要保证进浆口畅通不能堵塞,在填充过程中遇到尺寸较大的墙体构件,可以采用密封砂浆分仓灌浆,以用来提高灌浆质量。

4.2.2针对构件连接部位的质量控制,首先应在预制墙板安装前检查墙板内连接孔道是否通畅的同时并将墙板构件施工缝进行清理,保证灌浆内没有垃圾及异物,灌浆分为密封和分仓,在作业时应保证灌浆压力构件四周密封可靠的同时确保灌浆材料完整连接通腔和接头,灌浆的饱满程度直接影响结构的施工质量,因此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灌浆总量及灌浆压力来判断灌浆是否饱满,使施工质量达到要求。

4.3优化预埋构件固定方法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操作过程中經常会出现预制的相关构件在固定时错位,预埋构件固定的作用是为在施工过程中有效地将与之相关的构件通过焊接处理固定在理想的位置,使整体展现出的效果切合实际,施工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明显的错位,就需要对构件预埋固定的方法实施优化,达到理想的效果。

4.4梳理构配件材料供应,加强管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材料都是从生产构件的工厂中直接运输到施工场地,构件的质量的好坏施工企业无法控制,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对装配式建筑所需构件梳理,对出厂后的构件通过相关检验措施对质量进行检验,加强对其管理,从中发现出厂后构件质量不过关问题及时与厂家联系,更换其构件设备,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施工前期与生产厂家签订供应合同时应将出产后遇到质量问题后怎样解决问题的相关措施明确写入合同中,避免出现问题后无从下手因为构件质量问题导致工期延长等问题,使施工企业承担不必要的损失。

4.5完善施工前期工作,标准化生产施工

房屋建筑企业在招投标项目完成后,会针对其投标项目的场地、周围环境及设施设备进行全面记录,根据相关要求绘制施工图纸,制定施工方案,对其装配式建筑工艺形成完善质量规划。由于市场上劳动力紧缺等各种原因会导致项目无法预期完成,工期延长。为保证工期顺利完成,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只注重劳动力,而非技术能力。因此,在施工作业前期阶段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进行相关教育的同时并对相关施工规范要求加强培训力度。除此以外,装配式建筑施工前提,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审核施工图纸,找出施工图纸中存在的利弊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将装配式建筑施工图纸全面掌握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8]。

4.6加强对施工人员及机械管理

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在装配式施工作业中想要确保施工质量及工期顺利完成就必须有技术过硬的施工技术人员和高质量的施工机械作为前提条件。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时根据其特点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及机械进行管理,增强管理力度。建筑单位进场前需要针对项目特点制定相关施工方案,建立项目部,认真做好前期施工技术规范培训工作。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全面提升需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将施工作业中各个分项工程责任落实到人,施工机械设备实行专人管理,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将责任落实到实处。使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稳步提升。

结语:

针对市场的不间断变化,建筑行业想要在市场中紧跟时代的脚步就需要不断地在摸索中前进,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形式,不但将施工质量及效率有效提升的同时也需将环保节能、国家的相关鼓励实施政策考虑进去,建立标准化的工作模式,新的施工模式将成为现代化建筑的良好开端,但是装配式建筑想要将自身优势有效发展就需要将自身的质量问题全面解决,针对实际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关措施,使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走向新的建筑技术巅峰。

参考文献:

[1]邹桂荣.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门窗,2017(4):164-164.

[2]李志阔.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9).

[3]吴军,黄观阳,秦烁晓.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2):175-175.

[4]张宝.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12).

[5]董月琴.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5):89-90.

[6]孙博,谭闯,辛星.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研究[J].企业文化旬刊,2017(11).

[7]刘岚迪.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的识别与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8(9).

[8]魏晓斌.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7(25).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浅议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对策
建筑工业化之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思考
浅议绿色羊舍的建设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简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践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