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措施分析

2018-05-14张杨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机械管理维修建筑工程

张杨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崛起,所使用的机械化设备更加的复杂,在对机械化设备进行使用时,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使得机械设备难以有效的发挥其功能。因此,需要对机械化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正常的发挥其功能,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要求,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对施工单位、投资单位等多方的参与者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维修

1、建筑工程机械化设备管理现状分析

1.1缺乏专业化管理人员,施工单位对机械化设备管理意识淡薄

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周期长、参与的人员众多、设备使用和调动率高等,并且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机械化设备的管理工作缺乏充分的重视,为了节约成本,施工单位往往通过裁员或者压缩人员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工作,使得施工单位缺乏专业化的机械设备管理人才。目前,建筑工程单位的机械化设备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并且缺乏专人来进行管理工作,兼职人员对管理工作缺乏经验,使得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异常的混乱,毫无头绪; 现有的管理人员缺乏承担责任的勇气,使得管理工作难以正常的进行下去; 建筑施工单位缺乏有效的机械化设备管理机制和管理人员,使得机械化设备管理工作一片空白,无人对设备的采购、使用、调转、维修等工作进行管理,造成了工作的混乱; 企业单位对自身的机械化设备数量模糊,并且缺乏专人来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

1.2机械设备一般的使用与机械的维护保养内容严重脱节

建筑施工单位大多实行一人一机的机械化设备管理制度,主要的目的是确保机械化设备的正常使用,并且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但是,在进行具体的实施时,一般使用固定的机械化设备管理机制,有效的将人员和机械设备进行结合,大大提高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实现利益最大化。机械化设备在进行维修和保养时,都是依靠专业的维修厂来进行,但是,由于设备的过度使用,使得机械化设备无法及时的进行维修和保养,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由于没有安排专业的机械管理人员来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无法对机械化设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使得设备过早的报废。

2、加强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建立健全完善的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任何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就是需要一整套相对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和制约,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也不例外。要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单位的内部机械管理水平,必须加强建立一个相对健全的日常管理机制,通过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修,采用成立小组为单位的队伍,对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并要求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事。另外,建筑工程应当建立一个科学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档案,通过采集和保存各个不同机械的使用技术资料并以文件的形式存档,以供后期机械设备的学习做基础。

2.2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提高机械管理水平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断革新发展,建筑行业也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实际情况积极创新机械设备,利用计算机技术加以对机械设备管理的高效管理,一方面可以加大机械设备管理的效率,提高经济管理效益;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机械管理相结合,结合二者的发展优势,相辅相成,促进机械管理的信息化和制度化,从而促进机械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建筑工程单位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的共享性和发达性对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和实地调研,利用大数据对市场上机械设备的租赁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网上机械设备资源管理库,在各个项目中增加详细的设备管理制度。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对建筑工程的机械设备进行管理,使得机械管理有序可依,有度可行;另一方面又能提升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信息化的管理制度,为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3、建筑工程机械的维修与养护策略

3.1提高对维修与养护工作的重视

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施工单位,都应该认识到机械设备维修与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要从观念上和行动上体现出对养护维修工作的重视。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与养护工作,不仅可以延长机械设备寿命,节约施工成本,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因此,企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采取实际行动,提高整体人员对维修与养护工作的认识,比如加强维修与养护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加大维修与养护工作的资金投入,为机械设备的维修与养护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3.2加强对维修与养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在机械设备维修与养护工作过程中,合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尤为重要,通过监督和管理可以提高维修与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对此就需要企业加强对维修与养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比如可以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明确每一个工作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通过实施责任制,促进维修与养护工作相关责任能够精确到个人。另外,还要对机械维修与养护工作进行全面全过程的监督,从机械设备报批开始,一直到维修养护工作完成,这全过程都需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监督维修養护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在完成维修养护工作后,还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测试,合格之后才能允许机械设备投入使用。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保证机械设备维修与养护质量,防止维修养护工作中出现偷工减料、态度不端正等情况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管理与维修是尤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有提高了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才能为建筑工程的有序、有效施工提供支持,进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周乐.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城市建筑,2013(08).

[2]钟勇.公路施工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2(8).

[3]清浅.建筑施工机械的保养与维修[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3(6):164-165.

猜你喜欢

机械管理维修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电力建设施工现场大型起重机械管理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维修简介
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完善
水稻插秧机维修保养的技巧探究
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探究
论城市建设工程中机械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