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尧和院士的科研成果

2018-05-14吴秀青

科学导报 2018年53期
关键词:学界院士世纪

吴秀青

20世纪80年代,周尧和发明的“调压成型精铸法”实现了轻合金超薄壁复杂构件的高质量铸造成形,攻克了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该成果1990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1991年获航空金奖。

20世纪80年代,周尧和还主持了一项“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大型铸钢件凝固控制”,項目组成功解决了葛洲坝大型水轮机叶片及30万千瓦发电机组高压外缸铸件的质量问题。该成果获得了1986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世纪90年代初,周尧和又开辟了“生态材料学”研究的新领域,并迅速转化为诸多大型冶金企业的先进生产力,为更加注重环保、节能的现代工业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

在中国凝固学界,周尧和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是中国的凝固热理论、凝固形态学和深过冷快速凝固和凝固过程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依托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他培养出一大批灿若星辰的拔尖创新人才。他的弟子们如今已经成为凝固学界的顶梁柱,支撑起中国凝固理论研究的大厦,并在世界各地的一流学术团队中展示才华。

周尧和6次任我国代表团团长参加国际铸造会议,并于1988年当选为国际铸造学会执行委员,1993年任主席,为中国铸造业的国际交流做出重要贡献。先后任“凝固技术”(西工大)、“非平衡合金与快速凝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金属强度”(西安交大)及“金属基复合材料”(上海交大)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我国材料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大半个世纪以来,周尧和带领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完成了多项重要理论课题及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创造了中国铸造界的多个第一:当选铸造领域的第一个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国际铸造学会主席的第一个中国人、中国首次参加国际铸造会议的中国官方论文作者、领导建立了铸造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铸造学科博士、培养出铸造学科中第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猜你喜欢

学界院士世纪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My School Life
世纪中国梦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