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片木寸心容江海

2018-05-11商中尧

现代苏州 2018年9期
关键词:木楼黄杨苏式

文 商中尧

2018年4月1日,一座富有浓郁江南文化意蕴和诗情画意的建筑——“片木楼”在张家港市永联小镇诞生。这座“片木楼”总面积1300多平方米,拥有雕刻众创空间、路演厅、木雕艺术馆、大师工作室、20间雕刻工作室和木雕学堂,为素有“华夏第一钢村”的永联增添了柔软的艺术情调。

藏身在“片木楼”里的木雕艺术馆,令人大饱眼福。这里展示出来的一件件木雕作品栩栩如生、蕴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技艺,吸引了当地木雕爱好者和艺术家们纷纷前来观赏。

4月3日,在“片木楼”的底楼,一位戴着眼镜、精神矍铄的老人正专心致志地埋头在一块厚木板上一刀一刀往下雕刮着木屑,有节奏的刀刻声,伴着木香,让人顿生“物我两忘”的情思。老人的身后,两名年轻学徒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老人的手法,若有所思。

“片木楼”里的木雕艺术馆,令人大饱眼福

黄杨木雕《昭君出塞》

这位老人叫钱如祥,是“片木楼”的主人,也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红木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结缘雕花,开启艺术之门

今年61岁钱如祥,看上去正如他所从事的专业一样,脸上已经有了许多岁月“雕刻”的痕迹。

说起来,钱如祥的艺术人生开始得有些偶然。

钱如祥1957年出生在常熟市城郊公社大坝桥村,父亲钱惠南从事水上运输,母亲邹林媛则以种田为生,兄弟姐妹四人,钱如祥排行老三。

1973年夏天,村里来了一位当地颇有名望的雕花老师傅,叫薛子庭。一位热心村民看到薛师傅只身一个人出来干活,就向薛师傅力荐心灵手巧、聪明好学的钱如祥。那一年,钱如祥16岁,初中还没有毕业。当时,常熟农村没有工厂,除了种田,农村青年一般就跟人学门手艺,不是木工就是泥瓦工。相对于泥瓦工的日晒雨淋,木工算是比较好的行当了,雕花则比木工更有出息。聪明不聪明,出手见真章。在薛师傅的简单授意下,钱如祥在现场还真的依样画葫芦将一朵牡丹花的花瓣雕得像模像样,虽然有些粗糙。“确实是块雕花的好料子!”薛子庭欣然收下了这个年轻人。

从此,钱如祥便拜在了薛子庭门下,学雕花一学就是三年。眼观、耳听、放开手脚大胆做,凭借着自身的领悟能力,对于雕花,钱如祥很快就上手了。钱如祥说:“其实,学徒半年多之后,自己就开始跟师傅学着画样,自行操作实践。”从那年起,钱如祥便与木雕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年学徒期间,师徒二人情同父子。薛师傅将自己积累的苏帮木雕技艺和拿手绝活悉心倾囊相授,钱如祥也不负厚望,起早贪黑钻研雕刻业务。

“从木雕的基本功到作品的立意构图、线与面结合的细微技巧,师傅都手把手地教。”在薛师傅的悉心指点下,钱如祥掌握了雕刻的各种技法,通晓了传统木雕的奥秘。

极高的悟性加上勤学好问的秉性,使得钱如祥的雕刻技艺突飞猛进,雕花、雕物,甚至是雕刻人像,钱如祥都能够手到擒来。看着爱徒的技艺如此精进,薛师傅许多时候干脆就放手让钱如祥“单飞”。

薛师傅的这一放“飞”,从此成就了钱如祥精彩的艺术人生。

钟情苏作,练就精湛技艺

1976年,钱如祥学习期满出师。掌握了木雕技艺的钱如祥当年就被招工进了常熟真善美寄售商店,从事古典红木家具修复工作。

“在真善美寄售商店,我看到了很多不同时代精美的红木家具,也从中学到了不少苏作家具的知识。”钱如祥说,那时的古典红木家具,以明清时期的风格居多,老祖宗留下来的作品,有的简直可以说鬼斧神工。在真善美,也让我知道的什么叫“学无止境”。

送到寄售商店来的红木家具绝大多数是江南一些大户人家的“传家宝”。一些虽然破损了的老式红木家具,其花式花样品种繁多,要想修复如初,绝非一日之功。

钱如祥经过研究,他发现苏作家具的雕刻重视神似,通常不做大面积雕刻,而喜欢用小面积雕刻或镂雕。业内流传着一个雕刻口诀:“雕刻要气韵,层次要分明,光滑要和顺,棱角要出清。”这句口诀说明苏作家具的雕工,不仅要求圆滑流畅,棱角分明,更要传神达意,气韵生动。

钱如祥的写实类木雕作品造型准确、布局合理、形神兼备

红木插屏《飞夺泸定桥》

钱如祥,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红木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好学的钱如祥一边钻研,一边尝试着寻找同样材质的木料与之匹配,再根据整体雕刻风格加以修复,边工作边学习、日积月累,深受客户赞赏,其精湛的雕花技艺也开始名声远扬。

1980年,钱如祥离开了工作四年的寄售商店,凭着一身技艺只身闯市场。

当时,各地政府比较重视古典园林的修复和仿古典园林建筑,尤其是江浙沪地区,风气日盛。常熟的古建筑公司应运而生,古典园林的修复离不开雕梁画栋,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的钱如祥便有了用武之地,建筑雕刻业务纷至沓来,他的雕刻作品也开始走进古典园林。10年时间,钱如祥的古建筑雕刻作品遍布大江南北,钱如祥也因此名声鹊起。

十年磨一剑,各种木头在他手下开始拥有生命,无论是普通材质,还是黄杨木、紫檀木、黄花梨、金丝楠木等贵重材料,钱如祥烂熟于心,每块木料都能根据其形状、纹理、色泽因材施技,精心设计和雕琢,用情怀赋予作品生命和灵魂,传达着他对世界的感悟。

痴迷雕刻,化腐朽为神奇

从成立个人工作室开始,钱如祥就已经把木雕创作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 “我真正走上艺术创作之路,还是1995年从事木雕作品创作开始的。”钱如祥说,做一件工作,只要把它做到与众不同,做到极致,就有可能成为大师。

雕刻之于钱如祥,向壁枯坐,孤灯刻磨,一坐就是20年。钱如祥说,这种职业不仅要耐得寂寞,更需要吃苦耐劳和持之以恒的意志,用心灵和死的木头对话,面对木纹与雕痕、光滑与粗糙、凹面与凸面,用圆刀排列,平刀切削,刀的转折、顿挫、凹凸、起伏,要屏息静气,神思集中,一丝不苟,一刀刀刻下去,每一个纹路纤毫毕现;一寸寸磨短,神韵灵动。

雕刻刻什么? 钱如祥的回答是:刻形、刻神、刻情。

20年的痴心不改和孜孜以求让钱如祥收获满满:“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式红木雕刻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称号等接踵而来。

木雕,尤其是艺术木雕不仅是雕刻家心灵手巧的产物,还反映着作者审美观、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的独创性。

木雕艺术馆里的每一件作品,钱如祥都能说出一个故事。指着黄杨木雕作品《三英战吕布》,钱如祥向记者讲述了一个故事。10多年前,这件作品雕成之后,总感觉不是太满意,意境不到位。就随手放在了墙角,不想到一放就是10年。前年再看到这块废弃的作品时,突然灵感一现,脑子里想起《三国演义》里虎牢关外《三英战吕布》的故事,立马构图,并一反传统的刘关张将吕布围在中间的画面,根据木料的走势,刘关张各使兵器大战吕布,吕布只有招架之力,作逃跑状,画面主要突出桃园三兄弟的英勇形象。作品中,人物的面部特征、表情、动态都做了特别强调,显得形神兼备。使观赏者能够感觉到刘关张在作战中表现出来的力度,仿佛还能听到战场上的呼喊声、兵器的撞击声和杂乱的马蹄声……

为提升雕刻技艺,1996年,钱如祥特地拜上海牙雕大家徐万福为师,学习象牙细刻技艺。钱如祥的写实类木雕作品造型准确、布局合理、形神兼备,写意类作品常能化腐朽为神奇,找到令人惊喜的富于想像空间的美的闪光点。对历史文化的钟情和深入钻研,使他的作品在像、美的基础上,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现场听钱如祥讲得轻描淡写,近观他创作的作品则显得大气磅礴。红木插屏《飞夺泸定桥》是钱如祥在2009江苏“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中获得创新设计奖的作品。他在一块红木上(长58厘米×宽50厘米×厚14厘米)展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飞夺泸定桥的英勇壮举,用镂雕、深浮雕的手法雕刻出红军14位勇士在铁索桥上奋不顾身战斗的场景。展示在面前的红木画面上的红军战士站在铁索桥上的神情、动作、手中的武器栩栩如生。

弘扬木雕,创新传承模式

红木嵌黄杨《听琴图》是“片木楼”木雕艺术馆众多珍品之一,挂在艺术馆里格外惹人注目。紫红色的红木和明黄色的黄杨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冲击,一眼便被醒目的黄杨雕刻所吸引。结合《听琴图》的意境,钱如祥将整件作品的外观做成古琴样式。“作品中雕刻的是两个古人,一个在弹琴,一个在听琴,古琴的造型可以让观众一看便觉得十分高雅,更容易理解。”钱如祥说。

黄杨木本是罕见之物,黄杨木雕古朴文雅、精致圆润,适宜把玩陈设,深受收藏者喜爱。2012年6月,钱如祥的黄杨木雕技艺被列入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黄杨木雕材料日益稀有的同时,专业的技艺人员也流失严重,新人难以为继。

在“片木楼”,令人倍感兴趣的除了艺术馆里的每一件艺术珍品外,就是里面的雕刻众创空间、路演厅、雕刻工作室和木雕学堂了。“片木楼是我木雕人生的新的里程碑。”钱如祥告诉记者,做木雕一辈子,现在他最看重的是苏式木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令他欣慰的是,女儿钱春虞传承了父亲的雕刻技艺,大学毕业后与他一起肩负起弘扬苏式木雕技艺的重担。目前,钱春虞在常熟高新园中专红木雕刻班授课,钱如祥也计划去该校开设黄杨木雕刻、翻簧竹刻技艺讲座,对年轻人进行言传身教,让这门技艺能传承下去,焕发新的活力。

钱春虞告诉记者,得知父亲要到张家港市永联小镇筹建“片木楼”,她便建议父亲依托片木楼建雕刻众创空间,开辟雕刻工作室,利用创业孵化管理和互联网+形式,创新苏式、黄杨木雕技艺传承模式,将片木楼建成江南苏式雕刻艺术基地和苏式雕刻文创高地。她说,“父亲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我的设想一提出来,父亲欣然接受。”为最终能够接轨文创市场,片木楼定名为苏州永联金手指雕刻艺术有限公司。

目前,片木楼已经有7位年轻人入驻雕刻工作室,木雕学堂也将不定期面向附近地区木雕爱好者举行免费的苏式木雕技艺讲座。

2007年6月大学毕业后,钱春虞一边跟父亲继续学木雕技艺,一边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继续探索苏式木雕文创之路。2017年,钱春虞在紫光檀上采用苏州金银丝镶嵌技艺创作的《天圆地方》系列茶具荣获2017江苏省第四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银奖。2010年至今,她设计制作的一系列精致美观、镶嵌银丝的苏式木雕文创作品总数超过500件,投放市场后,深受爱好者青睐。

猜你喜欢

木楼黄杨苏式
苏式美酒——惠泉
打开一扇窗,读懂苏式生活
园林美——童眼里的苏式家具
小木楼
赠木楼故人
甘谷县大像山大佛窟木楼考
现代红木家具鉴赏—— 浅谈中国传统家具流派之苏式家具
黄杨木雕创作特点浅析
小木楼探险记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