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解学生,让教师获得成功地教育

2018-05-10刘妍

关键词:漫画书立场老师

刘妍

摘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最令老师苦恼的问题便是学生不按照老师的意愿行事。通过近几年的思考与实践,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 “不听话”是因为老师并没有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思考问题,导致老师不理解学生,从而产生对立现象的发生。因此,想要使我们的教育更加高效,我们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理解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关键字:影响;立场;理解

工作中,时常听到老师们不止一次的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教育呢?” 仔细想想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教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要他们达到某种高度,不然就将他们定义为表现不够好,不够聪明。“你们给我……”“你听着……”“我希望……”这是很多教师与孩子交流时常用的语句。殊不知,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沉重的负担,更是一种心理上的伤害。其实,作为教师,我们有必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我们有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做到这些,我们怎么能读懂孩子的内心呢?又拿什么来教育孩子呢?

要知道,想让孩子与教师之间保持有效沟通,首先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才能理解他的内心感受。

一、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才算是真正懂孩子

教师要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万万不可看到学生出现问题就立刻批评、指责、简单地下结论处理出现的问题。这样处理问题的方法绝不可能得到孩子的认同,教育也会变得无效。长此以往,学生们和我们渐行渐远,对于今后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其不好的负面影响。相反,如果发生问题时,能够冷静地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这种情况为什么会发生,然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这样就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前几天,我们班的两个优秀的男孩打了起来,打得很凶。当我知道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都已经被同学们拉开,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哭了。来到我跟前除了数落对方的不是外,就没有其他的话了。从他们忽断忽续的叙述中我基本了解了事情的始末。我先留下了其中的一个男孩,准备逐个沟通。

留下的男孩是个不爱张扬的孩子,也有一定的忍耐性,但今天,他却反复重复着一句话:“我实在忍无可忍了!”“我知道你今天的感受,老师来说,你看行吗?”没等他回应,我接着说,“发作业的时候他把咱们组所有的作业都给了小组里的另一个男生,在你看来,他是故意不给你看的,对吗?”“他的听写纸掉在了地上,因为你正巧从哪里路过,因为走的着急没有收住脚踩上了他的听写纸,所以他冤枉是你故意踩的,而你不是那个意思,对吗?”“当他凶巴巴的质问你的时候,你委屈极了,也觉得忍无可忍了,对吗?”“而事后你也很后悔今天的举动。”听着一个个深入他内心的猜测,他不住的点着头,在这过程中,他的情绪也逐渐平静了下来。

我站在他的立场上,说出了他内心真实的感受,让孩子在心理上逐渐认同了我的看法。所以,接下来我为他分析对方的性格,判定对方并不是故意的,指出他在整件事中也是存在一些问题时,他欣然接受了。这肯定远比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加上长篇大论要管用得多,更深入他的内心。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责备孩子,说他们做得如何不好,只是一味地以成年人的想法来要求孩子按我们的标准完成任务。当我们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对待孩子的时候,往往看到的只是孩子的缺点和弱项,总觉得孩子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行,而且越看越不顺眼,就越反感,就越想强行去纠正孩子的行为。其实,如果教师能适当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的话,结果可能就会大不相同了。

二、想要培养出真正的优秀学生,就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

“这个学生真是太不懂事了,明摆着的道理,就是不听,难不成老师还要害他?”“一个道理就算你说一千道一万,学生就是不听,不遵守,真是伤透了脑筋!” 这肯定是大部分教师的内心独白。

有这些想法的教师肯定是负责任的教师,他们为学生操心、受累,他们反复强调、耐心地规劝孩子、告诫孩子,甚至教导孩子,然而收获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学生们依旧我行我素,甚至部分学生竟然“反其道而行之”。为什么老师的“好心”却没有得来“好报”呢?为什么学生这么不愿意听老师的话呢?我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并不了解学生,而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

“这个有什么好玩儿的,快点儿背课文!”

“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識!”

“今天的家庭作业非常重要,你们一定要认真完成!”

部分学生不听话,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真正的去了解学生,就给学生设计好了成长计划,并且按照教师自己的三观来教育学生、要求学生。他们自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是对孩子负责任。殊不知这样做严重违背了儿童成长规律,背离了人类自然成长天性。不管是什么人,没有人愿意天天被别人控制着,更不会有人心甘情愿接受别人在不了解自己的前提下强加给自己任何意志,学生作为心智尚未成熟的群体更是如此。凡是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做起来就会兴趣满满、并且可以保证持之以恒。

应试教育的确能培养出遵规守纪的孩子。但这个“遵规守纪”是用抹杀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换来的,这样来说,其中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他们习惯了成功,却经不起一丝一毫的打击,他们没有主观性,凡是任凭父母、老师决定。这样不会思考、没有主见,一旦离开父母、离开老师便无法适应的学生,如何在社会上撑起一片天呢?

对学生而言,老师和父母是他们成长路上的扶持者,而不是主宰者。每一个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人格和我们一样,都需要被理解、被尊重。所以我们不要设法去控制学生,我们能做的只是在他们迷茫、无助时适当的提醒、启发,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帮助,这样才真正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做正确的事。

“最好的管理方式就是不去管理。”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我们所谓的不管并不是任由学生自由散漫的成长,而是对孩子进行人性化管理,并对学生进行科学化地指导,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给孩子一定的成长空间,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在学习、日常生活中尽情张扬自己的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孩子不但开心、乐观,还能养成独立、有主见的性格。

三、少一些命令,多一些选择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总会碰到一些学生不顾老师和家长的反对而沉迷于某一无意义的事情中。虽然父母和老師反复制止,学生却反其道而行之,越禁止越一意孤行,对此之外的任何事情都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如果我们在制止前思考一下我们的学生为何对此如此痴迷,分析出原因后对他们表示理解和赞同,进而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方案供学生选择,可能就会比死板的禁止得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班里的小A是一个“小画家”,他酷爱绘画,并且画的有模有样。但是他的绘画时间是很不合适的,即使是进行新知识传授的语文、数学课,他都不愿停下手中的画笔,去聆听老师的细心讲解。因此,他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老师三番五次的对他进行批评,但并没有收获太大的成效。而且据家长反应,小A在家里写家庭作业时,也会时不时的翻出漫画书,学着书中的图片临摹。他的父母看到之后非常着急,曾多次指责他这“不务正业”的行为,但这并没有影响小A对绘画的痴迷。父母为了阻止他购买漫画书,不再给他零花钱,这一行为起初稍有成效,他们很是欣喜,然而不久之后,小A为了购买自己心仪已久的漫画书,而偷偷地拿走了父母的放在抽屉里的现金······

在我们看来,父母的“命令”不但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反而让孩子产生了更坏的行为。所以,在与父母沟通之后,我们发现了问题所在。对于孩子的兴趣、无论是什么,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打压,而是顺势而下,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在一次下课后,我找到了小A,和蔼地对他说:“老师知道你特别喜欢画画,并且老师也和你的父母商量过了,如果你的学习成绩有所进步、并且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同意你利用课余时间看漫画书,你的家长还会利用假期给你报绘画班,帮助你画的更漂亮!”就是这简单地转变,从命令变成选择,小A的成绩突飞猛进,作业完成的也非常的好,课上不再低头偷偷画画,而且他的绘画作品经常获奖。我们和家长很高兴,小A也感到非常的幸福。

理解学生是引导学生的基础。在处理问题时,教师应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理解学生。另外,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在批评指责前,更应多为学生着想,耐心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只有真正的理解学生,把抽象的长篇大论变成对他们具体的帮助与指导,我们的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李政涛.教育常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唐玉辉.江苏教育[J].江苏:江苏教育报刊总社,2009.

猜你喜欢

漫画书立场老师
扬善
测谎仪
还书
草地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