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8-05-10杨月红

新一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杨月红

摘 要:如今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引入教育教学已成为当代课程教学革新的主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方便直观的创设各类数学场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形成空间概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时出现的问题,并为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于小学数学提出了促进意见。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现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正逐步影响着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工作、交通、医疗以及教育。目前各个国家都在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能够在数学课程的设计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那么信息技术将为数学教学的好帮手,使学生能够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使用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教学重点把握不清,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使用。根据走访发现有超过90%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就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故而在教学中,教师大多将精力和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信息技术的呈现上,这等于是把教学载体作为了教学主体,降低了对于教学内容表达的重视程度。这种做法可谓是本末倒置,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欠佳。教师虽能制作课件,但不精美,且耗时较多,制作水平有待提高。课件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学校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由于教师对教学设备的操作不熟练,学校配备的各类信息技术设备使用率较低。更糟糕的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经常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教学设备故障,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抽象学科,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而在小学基础教育中,数学课程被划分为知识领域、学习目标、数学素养三大部分。在知识领域包含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共四个部分的内容;学习目标包含有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方面,共四个部分的内容;数学素养包含有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共六个部分的内容。总体来讲,课程可以划分为(1-3年级)和(3-6年)两个学段,内容总体按螺旋式组织。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分数、年月日等常见的量、几何体的认识、面积单位、图形的位置、字母表示数等知识点上。

三、促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

(一)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一,科学的使用信息技术。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可酌情决定是否使用信息技术。其次,根据学生及老师自身的实时状况,可随时确定使用信息技术或者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最后,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理选用信息技术。

第二,自主开发教学素材。根据本校学生的情况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各教研室集体组织开发适合本学校教学特点的教学素材,包括课件、视频等,并将教学素材上传学校教学资源库保存。同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根据教学要求及教学效果更新素材。

(二)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

第一,纠正教师新课程改革以及对信息技术进课堂的认知偏差。组织教师学习最前沿的教学理论和其他学校取得的教学成果,使教师充分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正确理论。这样,教师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信息技术进课堂的方式,才能使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工具。

第二,教师课后反思并定期组织教研室听评课活动。通过对自己以及同事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的观察、分析,发现其中的不足和缺陷。同时,对教学素材进行更新和迭代,从而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第一,儿童思维在小学阶段是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的思维形式过渡的时期。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思维还离不开具体的实物形象。所以,具体而直观的实物,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而到了高年级,尽管他们能够区分出概念的本质和表象,学会独立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也依然离不开感性经验的帮助。所以,教师教学中理应根据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实例直观的展现教材内容。

第二,小学生心性未定,在学习中全凭喜好。兴趣越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高。眾所周知,儿童会对新奇的、自己无法解释的事情十分感兴趣。对于这些事情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无需老师和家长的强制要求。所以,创设出让学生认为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发他们的兴趣,能够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当他们了解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之后,成功的喜悦会引导他们继续探索和学习其他的新知识。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需重视学科特征

第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始于生产生活,同时又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视频、音频等各种多媒体教学素材,创造生活情境、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关,用所学的数学方法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二,注重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建构基础的逻辑体系,也是基于学生的心理特征,徐徐地让学生理解数学这一基础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掌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的衔接,各环节以及知识点衔接的间隙应当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以方便学生理解和内化所学知识。

四、总结

本文详细论述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代振业.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9):139-140.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