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教育的数控技术教学分析

2018-05-10梁凯文

新一代 2018年3期
关键词:数控技术职业教育教学

梁凯文

摘 要:要: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给中国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作出了清晰的定位,也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新时代来了。数控技术作为职业院校机械类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其对于学生的实践性要求较高,并且属于新型的技术。文章就此对基于职业教育的数控技术教学进行了研究,内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控技术;教学

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比较强,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基于某种职业进行的技能培训。数控技术的专业性较强,再加上更新换代较快,使得职业院校对于这门教学方法的指定仍然处于研究的阶段,而对于数控技术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探索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完全掌握这门技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教学水平,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一、背景

数控技术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相适应,要求学生必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还要掌握必须的文化科学知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车工工艺学、铣工工艺学、数控加工工艺学、数控车、数空铣、数控编程等技术,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在一线从事各项数控加工、机床维修维修、数控编程和汽车等机电产品的装配、质量检查等项活动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即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普通机械正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数控机械所代替。目前国外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已达到85%以上,而我国的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不足20%,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我国在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數控技术人员从业面非常广,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电火花及线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以至于导致模具设计、CAD/CAM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招聘频率高的职位之一。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国家紧缺型人才专业,其主要培养掌握数控技术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从事数控加工以及数控设备编程、修护和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及机电专业理论课和气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可编程控制器、机床电器控制、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典型数控系统、数控机床故障分析与维修、微机组装与维修等课程。毕业生就业面宽,工作适应性强,可在机床、汽车、机电、冶金、建筑、轻纺等各种机械制造行业从事数控加工及数控设备编程、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现代制造业对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特别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数控技术应用人才----高级蓝领(灰领),提出了十分迫切且数量巨大的要求,这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现阶段数控技术教学工作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一)数控技术教学课堂效果不理想

当下,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数控技术人才效果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教师在实际讲课的过程中,没有关注学生们的理解程度,仍旧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从而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学习兴趣;第二,数控技术的理论知识较强,并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述以课堂教学为主,使得学生们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高,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

(二)数控技术教学实践和创新不强

当下数控技术学科的教学中还存在实践性差、没有创新性等的缺点,例如,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数控技术的理论课程教学课时要远远大于实践课程教学课时;虽然有的学校开展了实践教学课程,但是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照本宣科,没有进行实践创新,也就跟不上现在社会技术的变革,学生们也没有实践的机会,并且也就没有了对实践创新的重视,这样对于数控技术以后的发展来说埋下了隐患。

(三)教学内容的不合理

数控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同时该项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最近几年中,我国的职业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虽然有所改变,但是其仍旧存在着专业教材比较陈旧,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的现象。另外实验设备的数控系统没有与其配套的教材,编程格式也与其他的教材不一致,给课程带来不好的效果。同时,在大多数的学校中,由于实训的条件限制,主要还是以理论课程的教授为主,其中教材实践性能很是差,而这样学生们所学的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在数控技术的编程教学中,由于数控技术涉及面较广,其在工艺、制造、自动化控制以及综合设计中都有涉猎,因此知识量比较大,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教学计划,就使得学生不能够完全消化理解知识,造成教学效果较差的情况。

三、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的建议和办法

(一)优化教学内容与结构

数控技术学科包含的内容有很多,其中数控车床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这门课程对于实践性的要求较高,也是数控技术人才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因此,职业教育在设置教学内容时,要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了解到这门技术的重点。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也在与时俱进,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及时更换新的知识,摒弃旧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而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新知识的更新,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比如,数控机床中在控制介质方面,传统的穿孔带技术过于落后,具有滞后性,应该对其内容进行删节,引起新的操作技术。此外,职业院校还应该提高教学的整体性,使不同的教学内容连接更加紧密,对难点知识的讲解,可以对知识进行拆解,使学生充分的掌握技术,也可以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地理解记忆知识。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重要体现,学校为此可以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从而将学生能够积极的进行创新活动。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并组织各种创新大赛,让学生参与进来;另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创新。

(三)在数控实训理论课中实施“产品化模式”教学

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对于数控技术来说,让学生在实训中如何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某职业院校按照生产企业的标准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并制成展板放置于实训车间。把“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作为首要任务。其具体的课程内容如下:

第一,在课前15分钟进行班前会安全教育。根据要求由数控教研组编写了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安排针对性较强的安全教育课,使学生对所接触的机床操作安全问题有基本的认识。

第二,在专业基础课中(机械制图、公差、金属材料等)所涉及到的内容一一进行说明,比方在零件加工实训课时,首先分析零件图样,确定工件定位与夹紧方案,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分析零件材料选择刀具,数控加工对刀具不仅要求精度高、刚性好、耐用度高,而且要求安装、调整、断屑及排屑性能好,根据工艺要求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在生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最后在程序编制过程中,编程人员必须充分掌握构成零件轮廓的几何要素参数及各几何要素间的关系。因为在自动编程时要对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手工编程时要计算出每個节点的坐标,无论哪一点不明确或不确定,编程都无法进行。但由于零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不周或忽略一些参数,常常出现参数不全或不清楚,如圆弧与直线、圆弧与圆弧之间不明确是相切还是相交或相离,造成加工失败,使零件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一系列的生产经验在“产品化模式”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个人学习变团队学习,知识学习变能力提升。

四、结束语

当下,一些职业院校的教育方法与育人模式不能很快适应社会新变化,从就业市场就可以看出来,一些企业高薪也招聘不到自己满意的技能人才。而中国产业转型、制造业走向高端的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新环境、新挑战。为此,就需要职业院校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数控技术教学方案,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实用性的数控技术方面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殿绪,崔宇.基于职业教育的数控技术教学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153.

[2]王晓峰.职业教育的数控技术教学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5,25(25):177.

[3]张向前.“微课”在中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培训,2016(06):104.

[4]韩艳华,梁文财.浅谈职业教育数控技术教学教法的更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9):160.

[5]庄磊.论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3(19):195-196.

猜你喜欢

数控技术职业教育教学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数控技术在矿山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数控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