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
——“三个经济”:陕西新经济形态

2018-05-10王化欣

当代陕西 2018年2期
关键词:门户枢纽陕西

◎文/王化欣(本刊记者)

“三个经济”,是陕西形成全面开放格局的突破口,是富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

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是在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正式提出,而且是作为全省发展的五个着眼点之一提出的。

全会在布署高质量发展时指出,着眼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要求“用好陕西综合交通重要枢纽和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优势,以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突破口,着力打造新高地、拓展新空间,使对外开放成为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优势”。

这一部署,也写入省委《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奋力谱写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决定》,要求把“三个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

最近,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调研加快发展“三个经济”的具体措施,全省各地正在抓紧谋划“三个经济”发展。西安市委全委会决定,依托航空、高铁、陆港、高速公路、网络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紧抓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流量的入口、交换口、集散口,构筑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枢纽;渭南市决定把发展“三个经济”作为今年全市工作的重点;咸阳市委全会指出,发展“三个经济”,将与咸阳的区位、资源、产业、文化等优势形成叠加效应。

“三个经济”是怎样提出的

——胡和平去年首先提出,省委全会正式定成全省部署

“三个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的公开提出,最早现于一篇政务活动报道。去年8月29日,时任省长的胡和平面对省政府第九届国际高级经济顾问们谈到,陕西将“加快推动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

9月9日,胡和平在天津市考察调研空港经济、自贸区建设时再提“三个经济”,他说,陕西将借鉴天津经验,做大做强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

天津归来不久,“三个经济”频频出现在胡和平调研当中。去年9月20日他要求咸阳“按照大交通、大枢纽、大物流、大服务的思路,持续壮大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9月26日在西安市、西咸新区调研期间来到海航长安航空基地,强调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积极打造“中国孟菲斯”。

胡和平担任省委书记后,“三个经济”逐步进入省委省政府决策层面。去年12月以来,无论在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全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听取19个省级部门工作汇报并研究建设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5条高速公路项目集中开工动员会,还是在研究经济工作的省委常委会上,胡和平的讲话无一例外地强调了“三个经济”。

在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胡和平在全会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以建设国际运输走廊、国际航空枢纽为目标,加快发展枢纽交通、综合交通,尽快形成航空高端带动、铁路与公路等无缝衔接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至此,“三个经济”正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经济体系以及加快陕西全面开放的重要部署。

据媒体报道,我国目前提出发展枢纽经济的地方为数不少,但主要省会城市,如郑州、武汉、南京、成都、重庆等,省级层面推动枢纽经济的唯独陕西,而提出发展门户经济、流动经济的也唯独陕西。

何为“三个经济”

——陕西全面开放的突破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

何为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

《当代陕西》搜索的结果,“枢纽经济”大意是“充分利用交通枢纽或地理枢纽,吸引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五大要素流在本地区集散,实现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壮大、赢得多种经济辐射的经济模式”,而关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尚无解释。也就是说,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从概念到实践,都是陕西首创。

按照省委全会和省委《决定》的表述,发展“三个经济”基本框架为:

——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加快国际航空枢纽和“米”字形高铁网建设,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供应链。

——大力发展门户经济,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快国际运输走廊和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金融“五大中心”,不断增强向西开放、向东集散、辐射全国的能力。

——大力发展流动经济,办好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农高会等展会,用好物流中心、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综合保税区等平台,增强国际高端资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既畅通其流又汇聚融合,为全省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透露了全省发展“三个经济”的一些具体细节,如:加快发展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尽快形成航空高端带动、高铁与地铁等交通无缝衔接的现代化交通体系,增强丝绸之路经济带乃至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强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吸引领事馆、签证中心、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国内外客商聚集等。

发展“三个经济”有何支撑

——陕西独特的历史地位,特有的交通、商贸、物流优势

事实上,陕西自古以来便是东西方交通的枢纽、对外开放的门户,生产要素的流动站点。现在的陕西处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特别是省会西安,是全国12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全国八大铁路枢纽之一、八大航空枢纽之一。

近年来,陕西以建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为目标,充分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和向西开放前沿优势,高标准建设自贸区,完成165项试点任务;中哈、中俄、中韩等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客运航线达到57条,货运航线由8条增至13条,形成国内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国际直达欧美的全货机物流网络布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运超过4000万人次,“长安号”中欧班列双向货运实现常态化;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64家、增长50%以上……

在打造沟通全球、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物流体系的同时,2017年7月,国内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浪潮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西北运营中心及“一带一路”中心落户西安,海航物流和京东物流落子陕西,阿里巴巴、普洛斯、传化、顺丰、圆通、中通、韵达等物流企业也蜂拥而至,纷纷在陕组建区域总部和物流配送中心。一条以西安为轴、布点全省、辐射全国的现代物流新经济走廊正在形成。

浪潮集团陕西分公司总经理曹江阳说,浪潮将在陕西建立大数据产业“西部云高地”,把陕西打造成面向西北的一个区域性大数据中心,把西安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枢纽、数据枢纽、计算枢纽。

这些陕西特有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地位和优势,正是陕西发展“三个经济”的坚实根基,这也是提出“三个经济”的基本依据。

“有了大枢纽、成为大门户、实现大流动,就能获得大发展。”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认为:陕西的优势在于,一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二是科技和教育大省,三是对外开放的门户。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体现了陕西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的核心地位、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门户枢纽陕西
关隘:要道门户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陕西音乐如何演奏?
济南、青岛物流枢纽成功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门户经济构造开放高地——“三个经济”特别报道之三
枢纽经济拓展发展空间——“三个经济”特别报道之一
枢纽经济连通发展动脉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陕西青年作家采风团走进陕西杨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