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国资委:用好“问责”利器

2018-05-10

当代陕西 2018年2期
关键词:国资委执纪问责

◎文/徐 禾(本刊见习记者)

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将纪律和规矩始终挺在前面,监督触角不断扩大,执纪力度不断增强,问责效果不断显现。

强化问责,是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2017年以来,省国资委通过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将纪律和规矩始终挺在前面,监督触角不断扩大,执纪力度不断增强,问责效果不断显现,有力推动了全省国有企业政治生态进一步净化,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

专项巡察查“病根”

国有企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和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治理对象,是反腐倡廉、正风肃纪的主战场。

把“底子”翻出来,看看毛病到底出在哪儿,哪儿出现问题就在哪儿着力!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2017年4月至6月,省国资委先后两轮派出八个巡察组,对陕西电子信息集团、陕西汽车控股集团等16家企业开展了专项巡察。

党委牵头研究企业改革事项较少,大部分基层单位用党政联席会代替党委会,也没有制定党委会议事规则;基层纪检力量薄弱,个别基层单位纪委班子配备不齐;大部分基层单位的行政负责人同时担任党支部书记,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不规范,基层单位选拔任用干部没有廉政鉴定,个别基层单位提拔任用干部没有执行“凡提必核”的规定;个别基层单位存在生产经营和党风廉政建设“一手硬、一手软”问题;没有落实党管干部原则,干部选拔任用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巡察组共归纳了4大类240多项。

党委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是16家企业的首要问题。从严治党要落到实处,关键在于拧紧责任发条。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制度上要更加严格,决策上要更加规范。省国资委以建章立制、夯实责任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上全面严起。

首先,要求各企业将党建内容写进公司章程,并规定时限。2017年下半年,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所有新组建公司,凡是公司章程中没有党建工作要求的,一律不予审批。

其次,从国企领导班子抓起,健全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全面推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党员总经理兼任党委副书记,1至2名经理层党员进入党委班子。明确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强调党委成员在职责范围内都负有领导责任。

同时,集中清理企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职较多和党委班子成员与经理层班子成员高度重叠等问题,配齐配强企业专职党委副书记。健全企业纪检监察机构,配强班子,充实人员,明确要求纪委书记不兼职,让企业纪委回归本职、干好主业,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惩防体系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针对党委会议事规则空缺问题,省国资委要求各企业健全党组织议事决策机制,制定党委议事规则,厘清党委和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内容、规则和程序,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的要求。并将企业召开专题党委会情况列入年度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内容。

落实“四同步”“四对接”工作要求。在公司重组和新组建中,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建工作同步开展,做到体制、机制、制度和工作对接,确保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得到体现和加强。

各级党委均按要求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各级纪检部门都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清单》。2017年6月,省国资委监管国企全部完成章程修订,各集团所属子公司也顺利完成了党建入章程工作,确保了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

一单在手,责任在心。层层传导责任压力,使党的领导融入到公司治理各环节,使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了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为“两个责任”落实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从严问责常态化

落实“两个责任”,重在失责必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说到底是责任问题,抓责任落实就抓住了“牛鼻子”,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017年,省国资委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格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要求,规范问题线索处置,有效推动省国资委系统执纪审查工作的深入开展。

重视巡视巡察,发挥利剑作用。制定《驻省国资委纪检组贯彻落实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实施方案》,对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回头看”移交的22件问题线索建立专门台账,及时完成了问题线索办理并进行跟踪督办。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涉及省国资委系统的四次322件巡视问题线索台账进行了“回头看”,对移交问题线索的办理情况进行认真审核,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强化巡视移交问题线索落地落实。

全面集中整治,限时整改销号。2017年9月,省国资委召开监管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集中反馈会议,让36户监管企业党政一把手集中红脸出汗。这是省国资委党委首次使用监事会监督检查、财务决算审核和省国资委党委巡察中发现的问题一并通报的“三合一”监督方式,行使监督职责。按照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反馈会议上通报的问题,省国资委要求委机关相关处室针对每户企业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实行整改销号机制,加大对问题整改监督检查力度。要求各监管企业党委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主动认领问题,制订整改方案,逐条进行整改,及时上报整改情况报告。

强化监督检查,深化成果运用。企业党建工作实施百分制考核。结合全省追赶超越季度点评工作,对企业党建工作每季度进行督导检查,将检查结果按一定比例计入年度考核总分,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对在平时和季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要求立行立改。同时,常态化打好专项检查、明察暗访、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检查“组合拳”,组织专人重点对反映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市场环境规范以及国有企业增资扩股、购买白酒等问题线索处置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深入17家监管企业,检查贯彻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廉洁自律准则、党员干部日常遵守纪律情况,先后给企业下发整改通知13份,及时对44名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企业领导干部进行了追责。

重在日常,用有效管用的硬措施,推动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和加强。问在平时,追在点上,落在实处,在全省国有企业中迅速形成了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震慑效应,极大地增强了国企党员干部对制度的敬畏之心。

驰而不息纠“四风”

问责,净化了国企的党内政治生态;驰而不息的正风反腐,则为国企带来清风正气。

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结合工作实际,省国资委制定了《问题线索处置管理实施规定》《谈话函询实施规定》,细化完善执纪审查工作程序及问题线索处置。据统计,2017年,省国资委系统新建纪检监察制度823项,修改完善纪检监察制度550项。驻国资委纪检组共收到信访举报1056件,初核412件,立案82件,移交司法3人,党纪处分58人,政纪处分101人,党政纪双重处分29人。

加强对“四种形态”运用的探索和研究。据统计,全年省国资委系统运用“第一种形态”1662人、“第二种形态”157人、“第三种形态”26人、“第四种形态”5人。

“凡提必考”,2017年全年,省国资委共对拟提拔的28名委机关领导干部及41名监管企业领导干部出具了廉政意见回复,对申报“五一”劳动荣誉的7家监管企业和14名企业领导人员进行了廉政审核。委系统1493名新任领导干部参加了任前廉政法规考试。

111月月月888日日日下下下午午午,,,雁雁雁塔塔塔区区区召召召开开开222000111777年年年党党党风风风廉廉廉政政政建建建设设设和和和反反反腐腐腐败败败工工工作作作通通通报报报会会会,,,主主主要要要从从从层层层层层层传传传导导导压压压力力力、、、紧紧紧盯盯盯“““四四四风风风”””问问问题题题、、、坚坚坚持持持挺挺挺纪纪纪在在在前前前、、、助助助力力力追追追赶赶赶超超超越越、、深深化化警警示示教教育育、、打打造造纪纪检检铁铁军军等等六六个个方方面面通通报报了了22001177年年全全区区党党风风廉廉政政建建设设和和反反腐腐败败工工作作情情况况以以及及下下一一步步工工作作安安排排。。 孙孙道道伟伟//摄摄

节日风清气正,是干部群众可知可感的变化。在元旦、春节、国庆、中秋等重要节日前,国资委系统各级纪检监察机构运用多种形式发信号,划出“高压线”,打好“预防针”,共组织960多个检查组2700多名纪检干部,通过明察暗访、发放问卷、个别谈话、查阅账目等形式,检查3300个单位或部门,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5人,其中党纪政纪处分11人,组织处理14人。驻国资委纪检组对4起典型问题在委系统进行了通报曝光。

驻委纪检组把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教育引导广大企业党员干部树立正确家风家规理念,不断加强家风家规建设,在管理好家人同时,也让家人加强对党员干部行权履职的监督,在委系统内逐步形成了反腐斗争越深入,党员干部作风建设越扎实;廉洁文化建设越浓厚,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越显著;监督视角越深入,企业发展越高效的良好局面,为全省国企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国资委执纪问责
问责不缺位也不越位
监督执纪故事三则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问题筛子“链”着问责筛子
资中县:“三招”化解乡镇执纪难
三台县:“三大行动”从严执纪
推出近7年,多数央企未执行:国资委“退房令”沦为空文?
筠连县:联动问责整治基层干部顽疾
国资委摸底央企债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