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加杰将写意化作写实

2018-05-10

东方电影 2018年5期
关键词:舞美西厢记张力

2002年,刚刚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毕业的郑加杰,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犹豫过后,他听从了自己的心意,进入上海京剧院工作,成为一名舞美设计师。京剧《武则天》、新编历史京剧《成败萧何》、京剧小戏《小吏之死》《惑》、大型武丑京剧《佛手橘》……十多年间,郑加杰凭借着对于美感的领悟能力,为众多京剧担任舞美设计,亲眼看过这些京剧的观众,想必会对舞台整体呈现出的写意与曼妙印象格外深刻。舞台美术之于一部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创作对象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奠定了整场演出的风格。“舞美是寂静的戏剧”,说的可不就是如此。

为3D戏曲电影担任舞美设计师,对于郑加杰来说,是一次挑战。在传统戏曲的舞台上,一桌一椅不是单纯意义的实体摆设,而是一种虚拟、写意的美学手段。郑加杰在有限的元素下,通过简单的拆分、组合,演变出不同的时空,将戏曲写意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搬上银幕之后,如此写意的舞美设计可能与电影本身的追求有所不协调。“在电影美术方面,根据导演的要求,我们需要按照舞台的空间调度来把一个写实的电影美术空间表达出来,这个写实的空间能够透过银幕传递张力。这种写实本身可能源于我们生活中的写实空间,但是,它是根据戏剧表现的需要提炼出来的。”

写意?还是写实?这两个概念抽象的词汇是不会有标准答案的,而对于“如何平衡写意与写实”这道千人千解的难题,郑加杰不得不探索他自己的答案。“把《景阳钟》和《西厢记》变成电影,我个人觉得是一次探索,不能说我们一定能把这两部电影做得很成功,毕竟在我们戏曲界,尝试拍电影的并不多,大家都在探索。我也有我的目标,我觉得自己有必要让戏曲电影的表演空间变得更丰满,能够让观众觉得,演员们好像就是在现实空间里表演一样。电影银幕和舞台不同,观众能够在舞台上看到一些虚化的东西,而在电影里他们需要看到写实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戏剧的张力。这种关于视觉审美的探索,对于戏曲的传播是有一定帮助的。”

郑加杰想实现的虚实结合,用一句诗来形容格外恰当“犹抱琵琶半遮面”。他试图通过室内景来强调纵深感,并以窗格、屏风等进行部分间隔,营造出了“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通透感。而室外景则强调虚实衔接,增加了前、中、后实景的比例,并注重多媒体天幕与实景部分的比例关系,无论虚实景,都使其在3D画面中呈现出应有的位置与质感,更好地展现3D影像的细腻画质和丰富层次感。当月夜下的小庭布满一地花瓣,崔莺莺望着迷影重重的白墙,眼里含着一汪清泉,《西厢记》剧本里“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的唱词自然唱进了人们的心里。郑加杰期许做到的,正是如此。

TALK 对话郑加杰

Q:《西厢记》和《景阳钟》的舞美设计有什么不同?

A: 我们在定位《西厢记》的时候,是追求一种完美的空间体现,所谓的完美是因为这部片子本身就是两个人的爱情故事,非常唯美浪漫。所以,我们在设计的时候想把唐代那种真实的生活空间表达出来。一方面,我们参考大量的史料;另一方面,在营造空间的时候,我们参考了唐代的一些建筑的样式。然后,我们在细节上下了比较大的工夫,这个细节可以表现为某一个道具,比如一个桌案或者其他什么,都是参考了一些唐代流传下来的资料,争取让整体能够呈现并且具备唐代的韵味。这让《西厢记》与《景阳钟》有很大的区别,因为通过《景阳钟》我们想要表达的就是戏曲的张力,注重更多的是它的一些空间的提炼。它不像《西厢记》,我们要把《西厢记》做得更加完美,整个空间更加真实、更加丰满。

Q: 能和我们聊聊《景阳钟》具体的舞美设计吗?

A: 《景阳钟》在舞台上有一个比较写意的空间,但是现在要搬上银幕,导演就会给我们提出一些要求。在舞台上时,我们通过演员自身的表演来表达空间的存在,而电影里我们塑造空间时是想让观众感受到演员的情绪张力。拿《景阳钟》的最后一场戏为例,我们参考了现实中煤山的一些主要特点,然后根据戏曲的表现要求,做了一些提炼的处理,包括制作有着真实质感的石头和树等。电影里,崇祯皇帝从这些石头中慢慢走过,一步一步绕上去,等到他到达山顶之后,他可以俯视整个宫殿,他边上还有一棵孤独的枯树。这样完全是从现实空间把它提炼成了一个戏剧表演的空间,符合电影的需求,是写实的,同时它又是写意的,还有戏曲的元素在里面。所以演员到了山上,在这样一个虚实结合的空间里,他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就在煤山上,这个时候他内心的张力就开始展现出来。

Q: 您提到了戏剧张力,那您认为在电影里如何通过舞台美术来增加戏剧张力?

A: 戏剧张力不能很直接地通过舞台美术来展现,这种张力更多的是演员内心的一种爆发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很多的暗示性的东西,来让观众产生一种共鸣或者说一种内心的浮动。比如说《景阳钟》最后一场戏发生在煤山,我在山上设计了一棵孤独的枯树,它枝头上的叶子基本都掉光了。你可能感觉不到一棵枯树有什么作用,但它这个物质本体已经具备了一种张力在里面,而演员的戏剧表演与它结合时,就会呈现出一种张力,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Q: 您个人更喜欢《景阳钟》还是《西厢记》呢?

A: 如果我是一个普通观众,最吸引我的是昆剧《景阳钟》背后的那段历史。可能我现在比较喜欢昆剧,未来也可能会喜欢别的剧种,但不变的是我会被戏曲本身的内涵所吸引。有人可能是喜欢剧种本身的形式,也有人是对戏曲电影觉得好奇,那对我而言,我更关心的就是《景阳钟》背后历史的价值。

Q: 您觉得3D戏曲电影在舞美方面有什么亮点?

A: 它不是那种形式调度上的创新,我觉得更大的亮点是制作上的新颖。因为以往在舞台上表演时,体量没那么大,但到了拍摄电影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在美术方面,拍电影需要我们制作出一个能让观众觉得自己身临其境的空间,是我们过去在舞台上无论如何都做不出的效果。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花的工夫就比较大一些。

Q: 在参与拍摄的过程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A: 那段时间,我每天从拍摄开始到结束都一直盯着现场,这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舞美本身与导演、摄像、演员之间的一种调和。在拍摄的时候,需要现场进行很多调整,这种工作体验和我过去在舞台上的工作体验是不一样的。因为拍摄电影的每时每刻,每一个镜头都有调整,所以我们之间会不停地发生意见上的碰撞,导演、摄像、舞美有时候可能都觉得自己的想法更好。但是最终,我们都能互相切磋,达成一致。在现场的这种调度和融合让我印象很深刻。

猜你喜欢

舞美西厢记张力
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张力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巧测水膜张力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为什么《西厢记》天下夺魁
“红娘”称呼的由来
方寸之间
俄国戏剧舞美特点初探
“首届舞美大师论坛——感受视听空间的表现力”在京举办
《西厢记》赏读之一: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