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特征研究

2018-05-09陈国宏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4期
关键词:区域物流浙江省

陈国宏

摘要:文章以浙江省69个县域为空间观测单元,选取浙江省2007~2012年物流业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研究方法,通过计算区位商指数,研究浙江省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和空间集聚特征。发现:1.浙江省区域物流空间集聚特征比较明显,各个区域物流业集聚程度存在差异,物流业高度集聚区主要是杭州市和宁波市;2.全局Morans I指数分析发现,浙江省各县域物流业存在比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在文章的最后对所分析的内容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区域物流;空间自相关;集聚

现代物流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产业的核心业务之一,被喻为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和加快经济发展的“加速器”,随着产业的转型以及新型经济发展的呈现,物流业是否能够健康的发展受到众多城市的重视,浙江省作为物流业相对发达的省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如《浙江省“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等,对浙江省物流业的研究也显得尤为必要。

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方法从物流产业空间布局、物流产业集聚等层面对物流的空间组织展开研究。葛金田、沈鹏飞等(2012)通过区位熵的方法对济南市的物流产业进行了分析,得出济南市物流集聚度极低,并针对此状况提出相应建议。沈玉芳、王能洲等(2011)通过区位熵以及空间基尼系数等方法对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物流的演化形式进行探究,发现了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组织现状和空间格局演化特征。谭妮莎(2007)通过把上海市物流产业集聚区作为例子,探究了物流产业集聚区在节约所需成本等方面的效应; 张桂娟(2008)从宏观方面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特点,并对其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说明; 马丽(2008)根据物流集聚区的特征,从环境等几个方面探究了物流集聚区的影响原因。

通过上面的文献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对学者对物流产业的研究大多集中集聚等几方面,很少有人从空间视角出发来对物流业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计算区位商指数,借助GIS分析平台,引入空间自相关的分析方法,分析浙江省区域物流空间上的依赖性,进而分析浙江省区域物流的时空演变态势。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货运量作为指标对浙江省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其演变特征进行分析,选取2007~2012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数据,以浙江省69个县域为研究单元,所采用的数据均来源于2008~2013年度《浙江省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

1. 区位商

区位商。计算公式如下:

(LQij=■)(1)

式(1)中:LQij表示区位商;Eij表示产业j在研究区域i内的就业人数;Ei表示研究区域i内的总就业人数;Ekj为产业j在省份k内的总就业人数;Ek为省份k内的总就业人数。区位商系数越大,该区域的产业集聚程度越高。

2. 全局空间自相关

全局空间自相关。其计算公式如下:

I=■(2)

式(2)中:xi、xj为区域i和j中的货运量;x为区域货运量均值;Wij表示权重矩阵;n表示浙江省的县域个数。I的范围是[-1,1],其中[0,1]表示两个研究区域的关系是正相关,[-1,0]表示两个研究区域的关系是负相关。

3. 局部空间自相关

为了能更好的研究局部区域的空间聚集情况,特选取局部Morans I指数。其计算方法如下:

Ii=■=Z■■W■Z■(3)

式(3)中:Zi和Zj为标准化的货运量形式,xi、xj为区域i和j中的货运量;x为区域货运量均值;Wij表示权重矩阵;n表示浙江省的县域个数。Ii若为正数就表示所研究的区域趋近空间聚集;若Ii为负就表示所研究的局部单元相为分散。

二、浙江省区域物流空间演化特征

(一)浙江省区域物流的空间特征

对该时间段选取三个时间点进行分析:在2007年间,位于较高水平区的有长兴县、安吉县、湖州市、诸暨市、义乌市、金华市、永康市、衢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乐清市、温州市,位于高水平区 的有杭州市、宁波市,其他区域属于较低水平区和低水平区,在2010年间,位于较高水平区的有长兴县、湖州市、舟山市、台州市,位于高水平区的有杭州市、宁波市,其他区域均为低水平区或者较低水平区,在2012年间位于较高水平区的有舟山市和台州市,位于高水平区的有杭州市和宁波市,其他均在较低水平区或者低水平区。可以发现这六年来,浙江省各地区物流业空间分布不均匀,杭州市、宁波市这两个地区的物流产业集聚特征明显,其他地区没有显著特征。

(二)浙江省区域物流業发展趋势

根据公式(2),用相关软件计算出浙江省区域物流业的全局Morans I指数,并画出柱状图,结果如图1。

图1显示了2007~2012年浙江省69个县域物流业的全局Morans I指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其指数都为正值,表明浙江省区域物流呈现空间正相关且形成集聚,2007~2012年间,Morans I指数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呈现出波动性,这说明浙江省的区域物流呈现出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并出现了集聚的特征。

(三)浙江省区域物流发展差异的空间演变特征

为了更好的探究浙江省区域物流发展的局部空间特征,利用上述公式(3),运用软件得到2007年、2012年的集聚图,如图2。LISA反映了研究区域的属性以及和周边区域的关系。本文用Not Significant、Low-Low(LL)、Low-High(LH)、High-Low(HL)、High-High(HH)代表不显著、低值负相关、低值正相关、高值负相关、高值正相关五个区域。

由图2可以发现,两个时段浙江省区域物流多数县域位于Not Significant、LL两个区域,表明浙江省各个县域物流业发展存在空间集聚现象,2007年,位于LL类型的县域多于位于HH类型的县域,位于HH类型的有安吉县和舟山市,位于LL类型的有天台县、庆元县、龙泉县、景宁县、云和县、松阳县、丽水市、苍南县,位于LH类型的有德清县、桐乡市、海宁县、富阳市,2012年位于HH类型的有安吉县、桐乡市、舟山市,位于LL类型的有新昌县、天台县、丽水市、松阳县、云和县、龙泉县、景宁县、庆元县、文成县、泰顺县、平阳县、苍南县,位于LH类型的有德清县、海宁县。属于HH类型的县域由2007年的两个增加到2012年的3个,然而属于LL类型的县域在这6年间大多数没有发生改变,这些地区大多属于浙江省南部。2007~2012年间,HH和LL区域变化不大,表现了浙江省县域单元空间分布的稳定性。

三、浙江省县域物流业发展的成因分析

通过对浙江省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进行多角度的探析,从影响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影响着采购、销售等相关环节。本研究分别搜集了2007~2012年浙江省经济总值及货运量。經分析发现,浙江省物流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有着正相关关系,随着浙江省货运量的增加,其全省经济总值也随着增长。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公路是实现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支撑体系。参考曹芳东、黄震方等人的研究观点,特以浙江省县域公路里程数为研究数据,将研究区域分为低水平、较低水平、较高水平以及高水平四类区域。可以看出浙东北地区公路里程数位于高水平区的数量要多于浙西南地区公路里程数位于高水平区的数量。通过对比货运量可以发现,在公路集聚程度高的县域其货运量往往相对较多,其物流业往往比较发达。

(三)产业园区布局对物流业的影响

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物流业的影响外,物流产业园作为物流集聚的核心,对县域物流产业的发展也带来较大影响。

(四) 物流产业政策对浙江省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进一步深入研究表明,物流产业发展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的区域,都呈现出对物流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在物流产业政策方面的扶植特征。比如义乌市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个直管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走在省内各县市的前列。尤其是国务院2010年将义乌市设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后,国家贸易发展水平有较大的提升,呈现在物流产业方面,义乌市在各个县级市中物流产业的集聚程度较高。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以浙江省69个县域为研究单元,从空间、时间和其相互之间的关联性等方面对浙江省2007~2012年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和其集聚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下面几个结论。

(一) 整体水平

2007年以来,浙江省69个县域的物流业均有大幅度增长,但是各个地区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2007~2012年的区位商系数表明,在过去的几年里,浙江省大部分县域的物流业都呈现出稳定的增长。

(二)时空特征

研究表明,浙江省各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呈现不平衡发展的态势。在空间集聚方面,主要呈现出以副省级城市为核心的特征;在时间演进方面,呈现出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的特征。

(三)相互影响

全局Morans I指数表明浙江省各县域的物流产业存在比较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通过局部自相关的分析可以发现,浙江省的区域物流业的集聚态势有比较明显的增强,但各个区域的物流业发展差异比较大,杭州市和宁波市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水平明显比其他地区要高,经过几年的发展,浙江省区域物流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四)影响因素

研究表明,浙江省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物流基础设施的变化、县域对物流业的重视程度以及浙江省物流产业园区的布局设计,对浙江省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以及时间演进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此外,交通线路、国际贸易发展水平以及物流相关产业的空间布局也对浙江省物流产业的集聚有影响。

五、对策建议

(一)政府加大力度支持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业是“第三利润的源泉”,为保证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必须要将物流业提升到显著的位置,对物流产业进行扶植。

(二)完善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

物流设施的建设是物流业发展的一道保障,加强浙江省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提高物流相关设施的利用率,对物流的业务进行拓展,物流的发展除了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外,还现有有软件方面的服务,依托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开发整合物流信息的平台,以此来推动浙江省物流业的发展。

(三)发展浙江省的优势产业来发展物流业

用浙江省的特色产业来发展物流业,比如港口物流,港口是物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有可能成为整个物流体系的增值点的,可以说,港口和物流是相辅相成的,另外,每个地区都要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以此来刺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四)增强各个区域的物流联动性

上面的研究可以发现,浙江省各个县域之间的联动性不紧密,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物流网络,来平衡各个县域的物流业发展,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杭州市和宁波市物流业的发展比较快速,是物流业高度集聚区,可以以此作为中心点,以点来带动整个浙江省区域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姝,费威.物流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大连大学学报,2010(02).

[2]葛金田,沈鹏飞等.基于区位商法的济南市物流产业集聚度分析[N].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211).

[3]沈玉芳,王能洲,马仁锋等.长三角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1(04).

[4]谭妮莎.物流产业集群的优势及对策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7(01).

[5]张桂娟.物流产业集群的优势与可持续发展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7).

[6]马丽.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7]张三峰.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城市集聚度测算及其特征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0(03).

[8]张新峰.空间自相关的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9.

[9]曹芳东,黄震方,等.城市旅游竞争潜力时空格局演化及其结构合理性评价——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2(08).

[10]高秀丽,孟飞荣.广东省区域物流空间布局及演化特征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3(04).

(作者单位:信阳农林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区域物流浙江省
四张榜单“揭秘”电子信息百强浙企
欢天喜地过大年
“深入浅出”,以题载法
西安公路运输与区域物流分析
区域物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刍议
区域经济环境下区域物流发展机理研究
区域农产品物流交通量分布预测系统的设计
产业集群视角下高职物流教育与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研究
北京市区域物流配送运输调度成本控制研究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